海水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有人說海水是綠色的,也有人說海水是藍色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不同感覺呢?
事實上海水的顏色與很多因素有關。我們之所以認為海水的顏色是藍的,原因大體與天空所呈現出藍色的道理是一樣的。由於陽光照射在海麵上,其中射入海中的陽光被水分子和海洋中的微粒反射後變成散射狀態,映入到人眼中的散射光是以藍色為主,所以海水看上去就是藍色的。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認為海水的顏色是綠色的呢?其原因是海水中浮著的粒子,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白,於是整體看上去就呈綠色。著名的愛琴海的顏色就近似於綠色。
當然,也有其它因素。比如,海底的生物種類也與海水的顏色有關。海底的矽藻要是多的話,海水顏色就呈橄欖綠;而所謂的赤潮則是因為大量浮遊生物發生異常變化所造成的。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你喝過海水嗎?如果你在海裏遊過泳,一不小心被海水嗆了一口,肯定覺得海水的味道是又鹹又苦,實在難以下咽。
是的,海水是鹹的。那麼海水中的鹽分是從哪裏來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種說法。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一般認為這種鹽分在海最初形成時就有了,隻不過最初海水所含的鹽分很少而現在經過漫長的歲月,陸地上岩石土壤中的鹽分被雨水衝洗溶解後流入到河流,最終彙入到海洋裏。久而久之,鹽分越積越多,於是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最初形成的地球周圍,混雜著從地球內部噴出的水蒸氣,其中就有含鹽酸成分的氣體,當地球冷卻下來後,就形成了鹽酸海,於是就產生了含有這些成分的鹽。
至於哪種說法正確,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空氣為什麼能包圍著地球?
地球對它周圍物質的引力,也就是重力。在重力與離心力互相作用的這個空間,我們稱之為重力圈。
我們知道,火箭如達不到11.2千米/秒以上的速度,就休想脫離地球的重力圈。那麼算起來,大氣的厚度是地球半徑的6倍,也就是說地球能抓住遠至4萬公裏處的大氣。
大氣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0.00129克,因此,一個大氣壓的大氣層厚度就應是7990米。然而,在100公裏高度的流星與空氣摩擦產生耀眼的光芒,我們都能看到,說明100公裏處大氣的成分和地麵空氣成分是一樣的。
極光即使在1000公裏的高度也能顯現,這是因為大氣分子中的原子發生變化形成的。
所以,在周圍100~1000公裏有空氣包圍著地球,還不如說地球把空氣抓住了。
彩虹為什麼是半園形的?
在雷陣雨過後的傍晚,東方天際往往會出現彩虹,五顏六色十分好看,這一自然景觀的原理是什麼?
落日的餘輝射過雨後的小水珠,空氣中的小水珠把陽光折射開來。從紫色到赤色,逐一排開,煞是壯觀。由於陽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七種光線的波長不一樣,折射角也就不相同,紫色光波長最短,折射角最小;紅色光波長最長折身角最大。在我們看來,七種顏色格外分明,地平線以下的虹是看不見的,所以隻能看到半圓或大半個圓的彩虹。
空氣中水滴的大小決定了虹的色彩鮮豔程度。空氣裏的水滴越大,虹越鮮豔;水滴越小,虹色越淡。虹的寬度,大約是在地麵上看到的太陽進徑的5倍。
化石是什麼?
古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經過漫長的歲月和各種地質作用,在地層裏得以保存下來。是因為它們已變成了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