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交個朋友(1 / 1)

經過這次手術,重病組幾人也在對孟婉逐漸改變看法

龍思達對其他人說著:“我覺得著孟主任的手術技術是真挺不錯的。”

江逾白(主治醫師,32歲)也附和到:“確實你看她處理那塊血栓的時候,幹淨利落。”

裴曜辰(主治醫師,37歲):“話說她多少歲了,感覺好年輕,這技術有感覺沒個幾十年工齡都做不出來。”

龍思達:“誒,她不會跟嶽亦辰一樣也是醫學世家吧。”

這是孟婉走進來:“我不是醫學世家,我父母都是警察,其次,我雖然年輕但也是靠自己的能力走到這個位置的,你們不要太八卦。”

林琛:“孟主任,畢竟你才來嘛,我們都不了解你,以後也不方便跟你搭台啊。”

孟婉:“39歲,現在是工作時間,我這裏有一個我的老患者,現在要做手術,我給你講一下基本情況。”

孟婉接著說:“在楊可18個月大時,被診斷出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稱為顱骨幹骺端發育不良,這會導致顱骨增厚。 盡管如此,她還是有一個活躍的童年時期:打壘球,滑雪和遊泳。直到進入初中,她才開始經曆嚴重的頭痛。她和家人找到我。楊可t被診斷出患有腦積水,這是一種中樞神經係統(CNS)先天性異常,當腦室中的液體過多並導致腦部壓力過大時會發生。”

重病組其他人並未說話,孟婉接著描述著病人現在的狀況:“楊可現在顱底骨骼的生長切斷了流向大腦的氧氣和血液,導致了Chiari畸形,所以要切除多餘的頭骨,給大腦提供更多的空間,並進行一次激進手術,移除顱骨的後半部分,將其切成若幹大塊,用網格和金屬絲重新連接這些部分,然後重新放回原位。”

裴曜辰弱弱的問了一句:“這種情況太少見了,這對技術的要求很高。”

孟婉強勢的回到:“你是不相信我,還是對自己沒信心?對於外科就是要不斷挑戰高難度手術,才能提升自己,自己下去多準備就好了。”

孟婉洗手時正好碰見嶽亦辰,兩人便交談起來:“嶽主任來的有點晚咯。”

嶽亦辰:“剛才有點事,話說孟主任一來就帶著他們做這麼難的手術合適嗎。”

孟婉:“那個病人我看著長大的,不能不救吧,我主刀,問題不大。”

嶽亦辰:“孟主任挺自信的嘛。”

孟婉:“這不叫自信,這叫自我認知清晰。”

嶽亦辰:“那我先去消毒鋪單了,手術台上見。”

嶽亦辰陽光開朗,而孟婉的性格就…比較較真?大概是經曆不同吧。

孟婉對自己的手術還是很自信的,但對病人的耐受力就不是如此了。孟婉靜靜地守在楊可身邊,時刻準備著搶救,周圍的護士都在竊竊私語。

宋雨(護士長,32歲):“好了,人家畢竟有實力,我們還是少說點好。”

護士長一發話,護士都散開各忙各的了。

嶽亦辰剛剛做完術前訪視準備回科室,正好看見孟婉坐在icu門口看著病人,便走上前去:“孟主任,你看什麼呢,icu有護士看著,孟主任沒必要這麼累的。”

孟婉被著一“偷襲”嚇了一跳:“你走了怎麼沒聲啊,這個病人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當然得親自看著。”

嶽亦辰也順勢坐到了孟婉身邊:她有什麼特別?”

孟婉轉頭看著嶽亦辰:“嶽主任也這麼八卦?”

嶽亦辰準備起身:“就閑聊嘛,孟主任要不想說也沒什麼,我就先走了。”

“她們家在國外幫了我不少忙,”孟婉最終還是說了,“我剛剛去美國的時候很多都不懂,經常犯錯,再加上物價高,我在美國差點餓死在街頭,楊可從小就開始在醫院奔波,所以她也算我看著長大的,她的父母看我每天上班辛苦,回家還要兼職多書,就讓有時間我去照顧楊可。經濟上的壓力也緩解了不少,再後來就和她們很熟了,楊可也挺喜歡我的。”

嶽亦辰:“但是…就這樣?”

孟婉:“哪樣?”

嶽亦辰:“讓你去她那上班,然後給你錢,就讓孟主任這麼感動?”

孟婉:“我去的時候算身無分文吧,她們雖說讓我去照顧楊可,實際上我也沒做什麼事,很多的就是幫忙看著楊可別受傷。”

嶽亦辰:“出國為什麼會身無分文?”

孟婉:“嶽主任,我差不多也下班了,我的事呢嶽主任也不需要了解這麼詳細,若有緣,我再講。”

嶽亦辰:“那交個朋友怎麼樣?你剛回國有人幫你也會比一個人好些嘛。”

孟婉抬起手,和嶽亦辰握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