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康熙的自尋死路(2 / 2)

王克看著康熙瘋狂的模樣,心中明白,此人一日不死,天下便一日不得安寧。

經過深思熟慮,王克決定不再猶豫。

他召集了朝中大臣,再次商議對康熙的處置。

大臣們得知康熙的所作所為後,紛紛義憤填膺,一致要求處死康熙。

王克看著大臣們憤怒的麵容,緩緩說道:“諸位,康熙屢教不改,妄圖再次禍亂天下,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本公決定將其斬首。”

判決下達後,石堡內一片寂靜,隻有康熙的叫罵聲在空氣中回蕩。

行刑當日,石堡外聚集了許多百姓,他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聽聞康熙即將被斬首,紛紛前來觀看,臉上洋溢著複仇的喜悅。

康熙被押赴刑場,他望著周圍憤怒的百姓,心中的恐懼終於戰勝了高傲。

他的雙腿微微顫抖,但仍強裝鎮定,嘴中不停地說著:“我大清不會滅亡,你們等著瞧……”

隨著劊子手的手起刀落,康熙的頭顱滾落塵埃,結束了他充滿爭議的一生。

王克望著康熙的屍體,心中感慨萬千。

這場長達數年的戰爭終於畫上了句號,他深知,接下來重建國家的任務更加艱巨,但他堅信,隻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處理完康熙的事情後,王克立刻著手加強邊境防禦,派遣了更多的軍隊前往邊境地區,防止滿清殘餘勢力的反撲。

同時,他開始大力推行改革,減免賦稅,鼓勵農耕,發展商業,努力恢複國家的經濟和民生。

在王克的努力下,國家逐漸從戰爭的創傷中恢複過來,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安定下來。

而康熙妄圖複辟的陰謀,也隨著他的死亡,徹底成為了曆史的塵埃。

但王克知道,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他將繼續肩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為天下百姓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隨著康熙的伏誅,王克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的重建大業中。

他深知,戰爭雖已結束,但留下的創傷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需要漫長的時間與不懈的努力才能愈合。

在農業方麵,王克推行了一係列惠農政策。

他下令丈量全國土地,重新分配因戰亂而荒廢的農田,讓流離失所的農民有地可耕。

同時,減免農民的賦稅,鼓勵他們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作物。

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他還派遣農官到各地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推廣新的農具。

一時間,田野間充滿了生機,農民們辛勤勞作,期待著豐收的喜悅。

商業領域,王克廢除了一些繁瑣的關卡和苛捐雜稅,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他鼓勵商人開展貿易活動,無論是國內的南北貿易,還是與周邊國家的海外貿易,都得到了大力支持。

為了保障商業活動的安全,他加強了對商路的保護,派遣軍隊巡邏,打擊土匪強盜。

各地的集市重新熱鬧起來,店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經濟逐漸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