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夔東軍的過程還算是比較順利的。

以劉體純、郝搖旗為代表的夔東將領對歸於王克旗下並沒有多大的抵觸情緒。

相反因為王克對夔東軍一直非常友好,他們大多持歡迎的態度。

經過多日的談判,夔東軍終於同意接受朝廷的改編,王克成功將這股力量納入麾下。

而最難搞的則要屬鄭成功了。

他此時據守台灣有非常安全的海外根據地。

不僅如此,在山東他也趁北伐機會搶占了一些地盤,因此他也成為了明軍中除王克外最大的一股勢力。

他的實力不僅僅在體現在軍事上,在海外貿易方麵也頗具影響力。

王克深知,台灣乃華夏寶島,鄭成功又對大明忠心耿耿,若能將他的力量整合,將如虎添翼。

於是,王克派遣了一位能言善辯的使者前往台灣。

使者見到鄭成功後,獻上了王克的親筆書信。

信中,王克表達了對鄭成功收複台灣壯舉的欽佩,同時也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延平郡王,如今大陸已漸趨穩定,台灣孤懸海外,若能回歸朝廷懷抱,共同發展,定能共創輝煌。我願封你為台灣王,世襲罔替,將軍可繼續管理台灣事務,同時加強與大陸的貿易往來。”

鄭成功看完信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他一方麵渴望回歸大陸,為大明效力,另一方麵又擔心失去對台灣的控製權。

經過與部下的商議,鄭成功決定派遣使者前往大陸,與王克進一步商討合作細節。

經過多輪談判,雙方終於達成協議。

鄭成功接受王克的冊封,台灣正式納入朝廷版圖,鄭成功則負責管理台灣的軍政事務,同時加強與大陸的經濟文化交流。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鄭成功還決定親自到京城接受王克的冊封。

王克得到消息大喜,非常隆重接見了他。

王克與鄭成功在京城的會麵,開啟了一段新的篇章。

這日,王克在皇宮的禦花園中設下盛宴,宴請鄭成功。

禦花園內,繁花似錦,香氣撲鼻,雕梁畫棟與奇花異草相互映襯,盡顯皇家的奢華與氣派。

鄭成功步入花園,眼中滿是驚歎,他雖久聞皇宮的壯麗,卻未曾親眼目睹。

王克見鄭成功到來,連忙起身相迎,臉上帶著誠摯的笑容:“王爺,今日能與將軍在此相聚,實乃我之榮幸。”

鄭成功拱手行禮,恭敬地說:“如此盛情,成功感激不盡。”

兩人入座後,王克率先開口:“王爺,台灣孤懸海外,卻被你治理得井井有條,還從荷蘭人手中奪回寶島,此等功績,實乃我大明之驕傲。”

鄭成功謙遜地回應:“成功不過是盡了一份臣子的本分,為大明守護疆土。”

在交談中,王克與鄭成功不僅探討了軍事、政治,還對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展開了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