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衛東婚期臨近,給張衛東和齊悅送紅包的人也越來越多。
張衛東並不想收紅包的。
可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很快就全城皆知了。
張衛東跟齊悅兩人卻是始終堅持著一個原則,每人紅包凡是越過兩百元的,一律不收!
而且,不管是誰的,都記入一個禮簿,以便日後還賬。
兩人也沒有大規模舉辦婚宴,而是每天兩桌三桌的,一撥一撥的,在河山大酒店進行。
嶽父母身居高位,自己如今也是副處級幹部,張衛東必須注意影響。
最後,張衛東便把這份禮單,直接交到了好大哥,剛剛升任市局局長的劉明手上。
今後凡是在這個禮單上出現的河山官員,不論哪家,隻要有什麼喜事,一律加一百往外還賬。
“老弟,你這可比借了高利貸的利息還重哪!”
劉明不由同情起這位好兄弟來了。
“人情世故,沒有辦法。不收,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收了,那就得還回去,不然,那就是人情債務。”
“隻是老弟這一走,我在河山可就沒有靠山了啊。”劉明歎道。
“你要是真想我,那就常去省城看看我。”
張衛東同樣覺得好大哥不在身邊,也是有些失落。
任何地方,沒有真心相交的朋友幫襯,工作就很難開展。
“那能是一回事兒嗎?”劉明抱怨道。
“你要是真舍得河山這地方,我可真的把你弄到省城裏去了?”
“有那麼好辦嗎?可別讓人說你嶽父任人唯親哪。”劉明何嚐不想跟著張衛東一起去省城。
目前的河山,似乎已經沒有了多少治理的障礙,這對於鄒曉燕而言,可以說是一馬平川。
剩下的任務,就是發揮她經濟學博士的長處,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就行了。
而他這個公安局長,似乎也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大哥放心就好了,根本不需要我嶽父出麵,不就是調你去省廳裏嗎?不怕你說我吹牛,你的調動,就是張伯元廳長的一句話而已。”
“如今我好兄弟都這麼能耐了嗎?”
劉明也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笑問道。
他確實有些不敢相信。
就算是張伯元再親近齊緯國,也不至於到了這個地步吧?
劉明哪裏知道,張伯元怕的不是齊緯國,而是京城王家。
上次王炎找張衛東茬兒的時候,王炎一個電話,就能讓張伯元不顧張衛東這個省委書記乘龍快婿的身份,直接命令他放人。
而之後王小妹一個電話,便立即讓張伯元馬上改口。
現在以張衛東與王家的關係,他的一句話,幾乎跟王小妹差不多的分量了。
“這事兒不急,到時候我會替哥想著的。”
轉眼到了五一前夕,張衛東決定在省城舉行婚禮。
聞訊而來的王家人,卻是讓張衛東誠惶誠恐。
因為這一次,不僅是王越來了,王家話事人王小妹也親自趕了過來。
就連王建東和王炎,也是親自到場。
此次的王建東跟王炎,也完全不是過去的那種態度。
特別是王建東,態度之謙卑,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因為,他已經從自己的親侄子在許多領域的勢頭,看到了當初自己的無知和淺薄。
據王越自己跟老爺子彙報,單是根據張衛東的指點而稍稍改變了一下投資的方向,就讓王越在短短的幾個月裏,獲利上百億之巨!
這次王建東就是借著張衛東的婚宴,先向張衛東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再借機向張衛東求教。
王炎也是知道了老爺子跟張衛東之間的那個沒有明確過的賭約,才相信了張衛東的實力。
現在的張衛東,已經被整個王家奉為神明。
而張衛東給王建海和王建中的那些建議,更是讓他們看到了張衛東在經濟以及軍事建設上的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