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貨幣,它僅僅隻是一個人擁有物質財富多少的標誌,本身不存在高低貴賤的問題。所以,那些不怕生意瑣碎,即使小生意也不放棄的人,比較容易積累財富。他絲毫不認為拉三輪、扛麻袋就低賤,而當老板、做經理就高貴。賺錢的門路不止一條,隻要不違背道德,什麼錢都可以賺,錢在誰的口袋都是一樣的,它們不會到了另一個人的口袋就不是錢了。
胡雪岩“臉皮厚”,且不“安分守己”,不怕碰釘子,也不怕別人不給他好臉色看,他隻有一個念頭:賺錢。他熟悉各地商業機密,八麵玲瓏投人所好,處世之術使其在官場和商場上如魚得水。在全盛時期,他的生意遍及生絲、茶葉、當鋪、糧食、軍火、房產、錢莊、藥號等,且每一項在當時都是可以大發利市的行業。
1. 胡雪岩的發跡:阜康錢莊
胡雪岩因幼時家境異常貧苦,隻得自謀生計。先是到杭州信和錢莊當學徒,年長後學做錢莊生意。他做事勤快,人也機靈,很快學會了錢莊業務,又學會了寫字、算賬,文墨也頗通暢。於是,老板便升他做“跑街”,其主要業務是討“死賬”,即難以討回的債。
胡雪岩要討的“死賬”債戶是一些很特殊的人物,即捐班候補的知縣、知府等。自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清政府為鎮壓起義,國庫已枯竭,便開始賣官鬻爵。但是,由於當時賣出的官爵多是虛職,即使花錢買了知縣、知府等官也得“候補”,即等著空出位子才能補上實缺。有錢的商人、地主,買個虛銜也就滿足了,而那些傾囊而出甚至借債捐官者,花光了錢等著補缺,候補期間就得靠借債度日,他們借債的對象便是錢莊。錢莊向候補官員借款,若是較短時期內該官員得到實缺,他便成了錢莊的政治靠山;一旦久無實位,甚至終生不得補實,借出的錢便成了“死賬”。當時,杭州城裏有許多候補官員,胡雪岩的主要業務便是討他們的賬。
在信和做“跑街”的這段經曆,讓胡雪岩認識到,開設錢莊是最快也最穩當的賺錢方式。不過,思路雖然正確,以自己的條件,開設一家錢莊好像是件太遙遠的事。
但胡雪岩是個有心計的人,他一邊做“跑街”,一邊留心觀察,尋找機會。
不久之後,命運女神眷顧了胡雪岩,給了他發達的機會。不過,這個機會卻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穿著破舊的衣服,戴著朦朧的麵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沒有機警的頭腦和縝密的心思,是很容易將她錯失過去的。而胡雪岩則用一雙慧眼,隱隱約約地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頓時,他的心裏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毫不猶豫地向她走去。
胡雪岩在一個茶樓喝茶的時候,認識了窮困潦倒的書生王有齡。通過閑談,他看出了王有齡是一個有誌向、有才華的人,便私下把費了很大力氣討回來的五百兩銀子的“死賬”,送給王有齡做進京的盤纏和做官的本錢。胡雪岩因此失業,直至窮困潦倒,但卻為自己鋪就了奔向錦繡前程的康莊大道。
胡雪岩替王有齡出主意,讓他重返北京,在吏部打通關節,把自己的虛銜變成實缺。王有齡絕境逢生,用這五百兩銀子打通了關節,得到一個七品縣令的實缺。王有齡在離京前正巧又遇上內閣學士何桂清。何桂清是王有齡父親的學生,窮困時也曾得到王有齡父親的幫助,後因兵荒馬亂失去了聯係。這次,何桂清從中周旋,使王有齡一日未候就得到浙江糧台總辦的實缺。
王有齡吃水不忘挖井人,當他得知胡雪岩因資助自己而失業、生活無著的時候,馬上找到他,為他還上了錢莊的債務,又約他去糧台任職。胡雪岩推說自己不會做官,王有齡便資助他獨立做生意開錢莊。胡雪岩在王有齡的支持下,很快創辦了阜康錢莊。
胡雪岩在創立了阜康錢莊之後,第一個舉措便是免費為一些特殊身份的太太、小姐開設戶頭,這些特殊的客人就是巡撫布政使司的家眷。在阜康錢莊開業之初,胡雪岩曾專用一筆銀兩,分成若幹份,每份二十餘兩,分別開立存折,送給巡撫布政使司的家眷。官員家眷平白無故得了胡雪岩存折饋贈,一方麵礙於情麵,以後有錢就存入阜康錢莊;另一方麵這檔事口耳相傳,外麵知道後,都曉得阜康錢莊有撫台、藩台內眷撐腰,招牌靠得住。口碑打響後,錢莊生意自然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