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和氣生財,生意場沒有絕對的朋友或敵人(2)(1 / 3)

不計前嫌,以德報怨,隨時隨地冷靜分析形勢,並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就是胡雪岩的過人之處。因此,他不僅不與王有齡同去,還特意叮囑王有齡稱讚信和幾句,並且不要告訴他們已經見到了自己。對胡雪岩這樣的做法,王有齡心中佩服不已,不禁稱讚道:“此人宅心仁厚,換了另一個人,像這樣可以揚眉吐氣的機會,豈肯輕易錯過?而他願意忍下自己的委屈,保全別人的麵子,好寬的度量!”

王有齡理解了胡雪岩的用心,單獨去還這筆借款時,也做得漂亮。他特意換上便服,也不鳴鑼開道,且將官轎換成一頂小轎前往信和。由於信和當初就將這五百兩銀子當做一筆收不回來的死賬,他們也沒把胡雪岩代王有齡寫的借據當回事,不知隨便扔到哪裏去了。此時,王有齡來還錢,居然拿不出借據來。錢莊張胖子隻好實情相告。王有齡不僅沒有為難他,而且二話沒說,拿出該還的銀子連本帶息五百五十兩,隻要求對方寫一個已經還清的收據,至於原來的借據,以後找到,銷毀就是了。

這一出了結舊賬的戲確實“演”得漂亮。胡雪岩本來就受了冤枉,不僅為此丟了麵子,而且丟了飯碗,以致落魄到給人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地步。現在,終於可以為自己洗刷惡名了,換上一個人,大約不會白白放過這次為自己掙回麵子,讓自己揚眉吐氣的機會。難怪王有齡會打心眼裏佩服他:“好寬的度量!”

如果胡雪岩在還錢時真像王有齡起先準備的那樣,為了自己揚眉吐氣而使張胖子下不了台,別的不說,他至少不會讓王有齡看到他的居心仁厚和“好寬的度量”。更重要的是,以德報怨,為別人留一條退路,也是為自己開一條生路。

休整幾日之後,正好趕上信和錢莊“大夥”過生日,前去祝壽的人絡繹不絕。胡雪岩不計前嫌,特意準備了一個純金的“壽”字,前去給“大夥”拜壽,還將王有齡引見給“大夥”。在一群商客和夥計中,官府人士為其祝壽,實在是大大揚了“大夥”的臉麵,他當時就感動得雙目垂淚,拉著胡雪岩的手拍著自己的胸脯保證:“以後有事,必當兩肋插刀。”

胡雪岩能夠做到過怨兩忘、以德報怨,是因為他相信來日方長,事實也正是如此。這一次,他為張胖子保全了麵子,就使張胖子對胡雪岩佩服之至。在其後胡雪岩創業過程中,張胖子真心實意地以自己掌管的錢莊為胡雪岩解決了不少難題,比如為海運局墊付漕米款項,比如出麵為漕幫作保,向“三大”錢莊借款以使漕幫渡過難關……

歸根到底,胡雪岩不凡的氣度及籠絡人才的手腕,都歸因於他有超過常人的度量。正是有了這樣的度量,才能處處超過常人,不結怨仇,反收人心。

在胡雪岩馳騁商場幾十年的過程中,他不計前嫌、以德報怨的事例還有很多,例如他幫助蹺腳長根渡過危機的那一次。

胡雪岩販運軍火時,有批貨曾經被黑道上的蹺腳長根給劫獲了。胡雪岩幾次催要,都沒有任何結果。何桂清聽聞後,想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為胡雪岩抱不平。因為蹺腳長根是土匪,何桂清可以借“剿匪平亂”之名,將其一網打盡。於是,他派官兵將蹺腳長根圍了個水泄不通。俗語道,狗急跳牆。在這種情況下,人往往抱著必死的心態,同時又心存僥幸。蹺腳長根被逼得有了魚死網破之心,妄圖與清兵拚個你死我活。

胡雪岩聽聞後,不希望事態繼續惡化,願意親自前去勸降蹺腳長根。胡雪岩找到蹺腳長根說明來意,並許諾:隻要蹺腳長根真正受撫,並讓出那批軍火,他可以保證蹺腳長根及其手下的人身安全。蹺腳長根聽後,雖心存懷疑,但想到事情已發展至此,若真能如此了結,不妨冒一次險,便點頭答應。

這一次,胡雪岩以其難得的寬厚和包容成功地化解了他所遇到的困難,並使自己的名字響震江湖。從那以後,黑道隻要一聽說是胡雪岩的貨,紛紛讓路開道。所以,胡雪岩的貨總是暢通無阻,買賣做起來當然是格外順利。

胡雪岩不計前嫌,反而大發菩薩心腸,化幹戈為玉帛,既避免了流血衝突,又挽救了蹺腳長根等人的性命。這種以德報怨的舉動為他在黑道上贏得了好名聲,又為他在商業運輸中平安暢通提供了難得的保障。

胡雪岩就是這樣一次次容忍別人的不義之舉,談笑間將不利轉化為有利,將壞事轉化為好事,奠定了他在商界的地位和聲望,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胡雪岩的處世通達、為人寬厚、不計前嫌、以德報怨,使各方都感覺滿意,這讓胡雪岩有了更加厚實的人脈網,在生意場上也更加如魚得水。

胡雪岩不計前嫌,以德報怨,能容忍別人的過失,別人就會以他的一技之長來回報;能消除與別人的恩怨,別人就會拚死來報答。這種回報和報答的感情是那樣真切,他們隻要碰到機會,就會對胡雪岩鼎力相助;隻要有能夠效力的地方,便會竭盡所能促成其事。正是胡雪岩的寬容和大度,為他贏得了一群生死相托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