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冷、熱、捧、贈,胡雪岩籠絡人心有秘訣(1 / 3)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意場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舞台。但是,一個聰明的人,在麵對激烈的競爭時不能一味地與別人“死拚”。單槍匹馬、孤軍奮戰是難以成功的,應該積極地尋求合作。合作可以集中大多數人的智慧和力量,以彌補單個人的不足,帶來單個人原本達不到的效果。競爭就相對狹隘,因為這樣隻能激發某個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的智慧和力量。胡雪岩將士、農、工、商全部聯合起來,籠絡各行業中的精英,利用手中的本錢,與他們進行積極的合作。缺乏專業知識的胡雪岩,憑借與他人合作這個平台,擁有了在商業舞台大展宏圖的資本。

一 燒冷灶,趨熱門,借“勢”為我所用

當一個人不在其位之時,要設法與之結交,把他們變為朋友。當他們發達之時,就是回報自己之日。當一個人正在其位,就應該接近他,借勢為用。

冷燒就是燒冷灶,它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意思是資助暫時的窮困者。燒冷灶可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情況是結交一些暫時窮困潦倒、將來可能發跡的人物。這好比灶尚未燒,還是冷的,而我獨助一把火。這是一種“雪中送炭”的做法,就算別無所圖,僅從行義角度來考慮,也是十分值得嘉許的。另一種情形是結交下台政客、失意文人。譬如灶已燒過,冷了,他人投以白眼,獨我報以青睞。

胡雪岩不是逢冷灶就燒的,而是選擇將來必定對自己有用的冷灶燒,解決其困難,使其心中感動。若對方是一個仁義君子,待有朝一日冷灶變熱,先前的投資便可大獲厚利了。

熱趨就是趨熱門,對有錢有勢之人進行拉攏,借他們的勢力為自己所用。

對於胡雪岩來說,“冷灶”不可不燒,“熱門”尤須去走。因為走熱門更加近便,也能更快奏效。

1. 懂得燒冷灶

胡雪岩資助王有齡正是這種情況。照胡雪岩的話說就是:“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陽,英雄末路,心裏有說不出的難過,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著覺。”另一處的記述講得更明白。胡雪岩對王有齡說:“吾嚐讀相人書,君骨法當貴,吾為東君收某五百金在此,請以畀子。”

當然,胡雪岩這個冷灶燒得很冒險,因為胡雪岩事實上是挪用了東家的錢來幫助王有齡的。所以,王有齡擔心自己一旦用錢,會連累胡雪岩。胡雪岩的回答是:“子毋然,吾自有說。吾無家隻一命,即索去無益於彼,而坐失五百金無著,彼必不為。請放心持去,得意速還,毋相忘也。”要錢沒有,要命一條。既然能作出這種打算,就看出胡雪岩主意已定,這個忙是非幫不可了。

這種燒冷灶的手段,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頗為流行。孟嚐君食客三千,其中不乏有誌、有智、有奇技的人。這些人多半家境貧困,聞有以資財相濟者便群聚而來。一朝有了機會,多以死報答。舊社會上海灘上的黃金榮,便識蔣介石於患難之時。他不但代蔣介石了結了數千元的債務,還資助蔣介石一筆旅費,使蔣介石得以投奔廣州。杜月笙結交戴笠也是如此。戴笠從小是個無賴,靠擺賭攤騙錢度日,被警察追捕,後來混跡上海,也是在流氓群中做些無本“生意”。其時,杜月笙已跨進黃金榮的大門,與戴笠一見麵,就認為戴笠是個“人才”,傾心結納,不久就結為兄弟。後來,戴笠仕途遇阻,一度陷入一文不名的困境,就去求杜月笙幫忙。那時,杜月笙已是首屈一指的上海名人了,居然顧念舊情,一次給了他五十元。用完了,杜月笙又給他五十元。對杜月笙的“慧眼識英雄”,戴笠念念不忘。在他後來炙手可熱、殺人不眨眼的時候,不時對部下提起往事,稱道杜月笙“古道熱腸”,是他生平知己之一。每次去滬,必和這位盟兄親密聚首,共商“黨國大計”。

寶森因為政績平庸,被當時的四川巡撫丁寶楨以“才堪大用”的奏折形式,借朝廷之手體麵地把他請出四川。寶森閑居在京,每日呼朋喚友,吟酒品茶泡賭場,表麵上很是悠閑,心中甚感落寞。胡雪岩特意拜訪,勸說他到上海一遊,費用全部由胡雪岩出。寶森因為旗人身份限製,在京玩得實在不過癮,就隨了胡雪岩去遊上海、逛杭州,猜拳狎妓,遊山玩水,甚是痛快。此後,寶森遂將胡雪岩視為密友。以後每遇大事,必自告奮勇,代胡雪岩在京裏通融。

胡雪岩也極力收容和拉攏一些失意的官僚文人充當謀士,許乃釗為其一。胡雪岩對他執禮甚恭,專門去函,盛讚他的政績政聲,然後曆訴浙江民眾當時麵臨的各種窘境,表現出虛心求教的樣子。許乃釗為其所感,忠心耿耿為其服務。當然,胡雪岩少不了暗中給許乃釗燒燒香,讓許乃釗有知遇之感。又比如落魄文人裘豐言,胡雪岩遇節必送禮金,使裘豐言十分感激。

當然,“燒冷灶”也不是逢灶便燒,而是放出眼光,擇其有資望者,或將來必有起用之日者,殷勤接納,時相探望,慰其寂寥,解其困境,使其心中感動,當你是“雪中送炭”的君子。有朝一日,“冷灶”變熱,政客上台,燒灶者便能如願以償,先前的投資便可大獲厚利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