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胡雪岩可以向左宗棠坦白陳述這些難處,求得他的諒解,即使推脫不了這兩件事,至少也可以獲準暫緩辦理。但他卻不願意這樣做。他知道左宗棠雖然入了軍機,但事實上已經老邁年高,且衰病侵尋,在朝廷理事的時日不會太多,自己為他辦事也許是最後一次了。結識左宗棠之後,他在左宗棠麵前說話從來沒有打過折扣,因而也深得左宗棠的信任。他不能讓人覺得左宗棠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仰仗,自己也就可以不為他辦事了。更重要的是,為人最要緊的是收得結果,一生講究信用,為自己創下口碑,最後為一件事就把口碑砸了,實在是不劃算,自己也絕不甘心。
胡雪岩在對左宗棠的態度上,至少有兩點很讓人感佩。第一,絕不過河拆橋。胡雪岩結識左宗棠,從他作為一個生意人來說,他是將左宗棠作為可以利用、依靠的官場靠山的,他也確實從這座靠山得利多多。但是,他也絕不僅僅是將左宗棠作為能靠就靠、靠不住了就棄之他投的單純的靠山,因而即使自己已經處於極其艱難的境地,他也要完成左宗棠交辦的事情。從個人品德上來說,這不能不讓人感佩。第二,保持信用,始終如一。他絕不願意一生注重信用而到最後為一件事使這信用付之東流。即使到了真正隻是勉力支撐,形勢岌岌可危的時候,寧可支撐到最後一敗塗地,也要保持自己的信譽、形象。
無論是從做人的角度看,還是從做生意的角度看,這兩點其實都非常重要。一個生意人的信用,既要看他在具體某一樁生意運作過程中的守信程度,也要看他一貫的信譽狀況,生意人的信譽形象就是由他一貫的守信建立起來的。而且信譽形象建立難而破壞易,一次信用危機,足以使一輩子努力建立起來的信譽蕩然無存。這是任何一個生意人都不能不時刻注意的。
不用說,生意上的信用,其實來自生意人的信義,一個過河拆橋的人,絕沒有信義可言,人們也絕不會相信這樣的人會有信用。正所謂:“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善始善終,方能從從容容在江湖上行走,廣交天下朋友,助己成就一番偉業。”
3. 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
一個生意人要想有大的作為,眼光不僅要看得準,而且要超前,要能夠看到以後的事情,看出變幻莫測的商海中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商場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有時候,商場上的拚殺甚至比戰場上更殘酷、更赤裸。一個沒有長遠眼光的人是根本無法有所作為的。胡雪岩是一個大商人。商人的眼光,主要是指不斷發現、開辟財源的眼光。正如要取水必須有水源,要賺錢也先要有財源。立足商界,首先要見識卓遠,在商場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從商業上講,也就是要能發現屬於自己的財源。
若想發現商機,首先要求商家有長遠的生意眼光。商家的眼光一定要遠,也就是不能總盯著一門一行,不僅要把眼睛盯在眼前利益上,而且要“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要能在商海變幻莫測的複雜形勢中看出有利於己的大方向,按照這個大方向來經營好自己的財源。
胡雪岩的生絲生意還沒有開始運作之前,就洞察到將代理湖州官庫的銀子貸到杭州、脫手後再解“藩庫”銀兩的商機。這一步可謂之“遠”。湖州的公款本來就要解往省城杭州,交付“藩庫”,先墊支一下,買絲到杭州變成現銀之後再交付“藩庫”並不為過。如此一來,死錢變成了活錢,把它作本錢為己所用,何樂而不為呢?
胡雪岩的商業見識還有更長遠的。在絲繭生意還沒開始時,他就想到了和洋人做生意,組織生絲出口,即當時所謂的“銷洋莊”。這一次,胡雪岩真的把生意做到了國外。
當時的情況是,清朝開埠之後,中國與歐美及日本的貿易主要以江南的絲、茶業為大宗,而隨著18、19世紀西方紡織工業的飛速發展,生絲需求量日益增大,經由上海外銷的江南絲、綢,在整個上海“洋莊”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治、光緒年間僅江蘇鎮江就以絲、綢“行銷於北省以及歐、美、日本者,歲入數百萬”。
胡雪岩要和洋人做蠶絲生意的念頭,也是起於與杭州絲商有關蠶絲生意的交談。絲商告訴胡雪岩,銷“洋莊”把上萬兩的絲囤積起來,等價錢上漲時再賣給洋人,所賺極多。隻是銷“洋莊”需要的本錢太大,並且洋人做生意非常狡猾,表麵上與你討價還價,不斷與你周旋,暗地裏又去尋找其他門路。有些商人因為資本有限,急於將貨物脫手,便殺價出售手中的貨。這就增加了生絲生意的風險,很可能不但與洋人的生意沒有做成,自己的貨又砸在手裏。因此,銷“洋莊”既要有雄厚的資本,又要有敢於承擔風險的意識。
但是,胡雪岩認為,做生意就怕心不齊。如果這些專與洋人做絲生意的“絲行”、“洋莊”能像繭行收繭一樣,同行公議,定一個價,願買就買,不願也不調價,洋人也就隻能服帖了。對於那些本錢不足,因周轉不靈而急於脫貨求現的商行,也有辦法。第一,可以出價收購,同樣的價格,你若賣給洋人,不如賣給我。第二,對方如果不接受收購,則可以約定不賣給洋人。我這裏有錢莊做後盾,可以讓你用貨物作抵押貸款救急,洋人就範、貨物脫手之後再還。洋莊絲價賣得好,能多賺錢,誰不樂意!假如在這樣的條件下還有人要把自己的貨殺價賣給外商,那就一定是暗地裏收受了外商的好處,吃裏爬外,自貶身價,可以聯合同行和他斷絕往來。如此一來,這樣的人在同行業中也就沒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