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問話術:如何說別人才會聽,怎麼聽別人才肯說

第四章問話場景4:人心距離,問話丈量

第一節 求同存異:認同與被認同裏的玄機

迷你場景屋:

陌生人第一次見麵說第一句話時。

問話故事會:

一個嚴冬的夜晚,兩個人初次見麵。

對話一:

“今天好冷啊。”

“是啊。”

“……”

“……”

對話二:

“今晚好冷!像我這種南方人,盡管在這裏住了幾年,但對這種天氣還是難以適應,你感覺怎樣?”

“是啊,我父母雖是北方人,但我也是從小在南方長大,在這裏還是很不適應的。”

“你也是南方的?你是南方哪兒的?”

“我是南方……”

妙問解疑:

以上兩段對話均來自兩個陌生人初次見麵的情景。在第一段對話裏,兩人見麵說的第一段話非常普通“今天好冷啊”、“是啊”。從字麵上就能判斷出雙方的聊性一般。

第二段對話則不同。第一個人見麵就說自己是南方長大的,對北方的寒冷天氣很不適應,然後又問對方感覺怎麼樣。對方雖不是純正南方人,但也是在南方長大,自此,兩人有了共同話題,你來我往間,彼此就會越來越融洽。

從第二段的話中可以分析到,盡管見麵的兩人一個是純正的南方人,一個隻是從小在南方成長,父母是北方的,但主動問話者故意忽略了這種差異,隻強調雙方的相似性:都在南方有一段成長經曆,對北方寒冷的冬季極不適應。因為有了相似的經曆,話題才會越來越多。

心理學認為,人往往會因為彼此間的相似性或者經曆走到一起,在認同和被認同的過程中,慢慢由陌生變得熟悉。沒有人希望與自己對話的那個人是個和自己沒有絲毫共同點的人,那樣的話,兩人很難有聊得來的話題,甚至有可能爆發矛盾衝突。這也就是第二段的問話人求同存異的原因。

因為有了相同的地方,第一次見麵的兩個人才會漸漸有親切感,慢慢放下戒備的心。消除陌生感的方式還有以下幾種:

1.攀認式

赤壁之戰中,魯肅見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魯肅的摯友。短短的一句話就定下了魯肅跟諸葛亮之間的交情。其實,任何兩個人,隻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關係。

例如:“你是××大學畢業生?我也在××進修過兩年啊。你還記得××嗎?”

“你來自蘇州?我出生在無錫,兩地近在咫尺。今天得好好聊聊,走,有沒有興趣喝一杯去?”

2.敬慕式

對初次見麵者表示敬重、仰慕,這是熱情有禮的表現。用這種方式必須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處,不能胡亂吹捧,不要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之類的過頭話。表示敬慕的內容也應該因時因地而異。

例如:“您就是《一隻流浪狗的心事》的作者?我非常喜歡那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