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恨嫁難娶,我們是要愛情還是要麵包(4)(3 / 3)

相愛的她有車有房,作為男友的“80後”們,會選擇“倒插門”嗎?不妨讓我們先來聽聽下麵這些觀點,再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吧。

觀點一:有真愛,入贅又何妨?

陳峰在北京畢業,剛剛參加工作一年,進入社會後才知道賺錢真的很不容易,想要滿足自己的一點娛樂都覺得手緊。再加上這些年北京的房價一個勁兒地漲,所以他也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攢夠錢,買房結婚。

陳峰女友是本地人,兩人大學就開始戀愛,感情很好,他經常在周末的時候去女友家吃飯。“她的父母很和藹,對我也特別照顧。”陳峰對死黨說,“我家在外地,如今,二老已經當我是半個兒子看待了。我想如果真的可以這樣結婚過日子,入贅又有什麼不好呢?”

本地女孩接納“外地郎”,除了深厚的感情基礎,當然也少不了理性地選擇。這些受到青睞的外地男青年,一般都忠誠、有才華、具備一定的潛力,能為日後兩人生活提供足夠的經濟基礎。

而“外地郎”畢業後留在本地工作,選擇本地女孩結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安穩指數。這種“倒插門”是值得提倡的。

觀點二:潛意識裏,她還是瞧不起上門女婿!

李根生是個從農村考出來的狀元,在他看來,是男人就不能少了身上的那股子傲氣,更不能靠女人來養活。

他說:“不管社會整體生活水平再怎麼提高,生活條件再怎麼好,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很傳統的!包括很多嘴上說不介意男友倒插門的女人,一旦男人真的選擇了‘入贅’,她們便會在潛意識裏鄙視這個男人。”

所以,李根生覺得,男人說什麼也不能忍受這種侮辱。愛上一個人,首先就要看自己是否能給她幸福,倘若沒有這個能力,就趁早離她遠遠的,讓心愛的人有機會找到一個能使她一輩子幸福的男人。

持這樣觀點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表麵剛強,內心卻非常敏感;他們懷有雄心大誌,不甘心就這樣向命運低頭;他們有輕微的“大男子主義”,覺得是男人就有責任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幸福……不能說這種觀點完全不可取,隻是現實社會男女平等,男人應該丟掉曾經的自負,適當給自己減壓。

當愛情降臨時,“80後”必須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能一味按照理想的狀態去生活,這樣才不會與幸福擦肩而過。

觀點三:寧願打光棍,也不做“上門女婿”。

張望認為年輕的夫妻最好還是自立門戶,這樣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活上,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真正成熟起來。

“如果以前的人們是因為膝下無子要招女婿養老,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總不能因為這個就要求男人做上門女婿吧?”張望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他說:“如果女方硬要我入贅,那我寧願打光棍算了。”

其實,如果經濟上沒有什麼困難,在雙方父母身體還算硬朗的時候,小夫妻先學著如何過好自己的日子也是一門學問。實力允許的“80後”,不如把房子買到老丈人家附近,這樣照顧起來很方便,又免去了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摩擦,不是一舉兩得嗎?

兩個年輕人首先要有感情才能走到一起,如果想繼續走下去,就需要兩人攜手來創造必要的條件。此時,誰為這個條件付出得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否協調好彼此家庭間的種種,在今後的生活道路上共同努力。

最終是不是選擇“倒插門”取決於當事人自己,別人所說所想都毫無意義,但是不管最終我們如何來選擇,都一定不能忘記結婚的目的是什麼。

隻要兩個人是真心想一起過一輩子,在哪兒生活不都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