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是一種資格,趁著還沒拖家帶口,趁著自己健壯如牛,此時不漂更待何時?
4蝸居時代,誰綁架了我們的幸福
本節關鍵詞:蝸居時代,綁架,幸福
“我們還沒賺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等到我們能掙錢了,卻發現已經買不起房子了……”這句看似調侃的話,是“80後”無奈之餘擠出的幽默感,也是“80後”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時代麵前,“80後”的運氣確實差了一點。在經曆了種種變革之後,我們隻能在夾縫中小心翼翼地生存;如今,三十難立的我們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過來人眼中,我們是喪失夢想的一代,是被房子壓垮的一代,是淪為“奴隸”的一代……
每個人都會經常問自己:“過得幸福嗎?”然後在心中給出答案:“還好吧,如果房價再低點、薪水再高點、交通再通暢點……也許我們會覺得更幸福一點。”幸福到底是什麼?倒退五年,相信問一千個人,還有可能得到一千種不同的回答;而在房價變態高漲的今天,幸福似乎有了一個固定的指標,那就是房子。
越來越多的人把幸福與房子掛鉤,本來這是一種再樸實不過的選擇了。然而,從目前剛剛有些收斂的房價來看,想要實現這一幸福標準,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一個難以企及的夢想。
麵對已經到來的“蝸居時代”,“80後”在一夜之間又成了大眾眼中“絕望”的一代。很多人認為,買不起房子的我們充其量隻能做“幸福的臨時工”,遠離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但這些,都不過是社會對“80後”真實生活的想象與曲解。事實上,生活在“蝸居時代”的我們對未來從未絕望,幸福也從未走遠!
“沒房怎麼了?我生活得比他們幸福!”杜海是個快樂的“80後”,在他看來自己也就是沒蓋茨有錢,沒潘石屹地產多,沒鳳姐有膽兒,沒韓寒犀利……但除了這些,他啥都不缺!
杜海畢業後在一家4S店做銷售,每天都會接待形形色色來看車的人,偶爾還會碰見一個男人兩次來卻挎著不同女人。他認為幸福的生活就是自由快樂:家中父母健健康康,一份收入還算穩定的工作,一個自己心愛的女人,再來幾個能聊到一塊的兄弟……幸福不就是這麼簡單嗎?
有一次,他接待了一個前來補車款的私企老板,那人看杜海儀表堂堂,身材健碩,便有意讓他負責自己的安保工作,給出的待遇相當不錯:高額年薪,配房配車,美女成群等,並暗示杜海,這些才是衡量幸福生活的標準。
誰知杜海當即就翻了臉:“沒房沒車怎麼了?存不下錢怎麼了?我照樣過得很幸福!我有個始終對我不離不棄的女友,到今年已經攜手走過九年了!有錢有勢的,有才有貌的,還有這些條件加一起的……都沒能把她從我身邊奪走!她就是我拚搏的動力,有希望的生活怎麼可能不幸福?”
到底是誰綁架了我們的幸福?難道真的是遙不可及的房價嗎?難道真的是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嗎?難道真的是一塌糊塗的交通嗎?不!這些僅僅隻是影響我們幸福生活指數的部分因素,並且由於“蝸居”產生的負麵影響,也遠不及人們所想象的那麼嚴重。
房價相比二十年前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很多人都拍著大腿後悔不已:“早知道現在是這樣,咱也趁著幾百一平米的時候置幾套呀!”但說這話的人一定忽略了,當房價隻有幾百塊錢的時候,我們父輩的薪水卻不過幾塊錢、十幾塊錢。工資的增長永遠也追不上房價,於是有人總結:“二十年前買不起房子的人,二十年後仍然買不起。”
我們的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幹嗎要為了一套房子過早地背上如此沉重的負擔?“80後”的人生才剛剛起步,難道隻有籠罩在物質陰影下的心才是成熟的嗎?難道我們希望自己未來的愛情、婚姻、幸福都圍著一套幾十平米的房子轉嗎?
不論生活在哪個時代的人都明白:幸福,從來就不是金錢能買來的!既然這樣,幸福又怎麼會與房子、車子、票子有必然的聯係?我們尊重現實,但當我們奔走於各個樓市之間,也應該堅守自己的幸福。房子隻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值得我們用親情、愛情以及自己的理想來陪葬。
“80後”的幸福源於良好的心態,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源於強大的精神世界。如果不能清楚認識自己內心對幸福的理解,那麼鋼筋水泥築成的房子隻能是避風港,永遠也成不了安樂窩。然而,隻要心中充滿陽光,相信誰也綁不走屬於我們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方向,而不是某一個地點,更不是一棟房子。
5網上種菜找點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