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三公子名喚傅行之,他在京城中還有個渾名,叫做管家公。
說起傅家,那也是書香世家,家中更是三代為官,傅夫人碧玉年華嫁進傅家,她一口氣為傅家生了三個大胖小子,老大少年天才,年紀輕輕就已經與父親同朝為官,老二習武,如今也已經進了軍營,年前才有人來報喜說是二少爺得將軍賞識提拔做了都尉。
家裏兩個大的已是文武雙全,老三是幼子自然嬌慣些,隻是提起老三,傅夫人就是一把辛酸淚,原因無他,老三傅行之打小就酷愛跟在母親身邊,之乎者也不愛,刀槍棍棒不喜,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跟著母親學習如何治理後宅,大到人情往來,小到婢仆月錢發放,他都感興趣的不得了,起初他年齡小傅夫人也隻當是兒子和自己親近,便也都由著他,誰知道老三長到十八九上心思還在後宅,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傅夫人這個後宅主母如今都空閑了下來,堂堂傅家三公子居然安心管理起後宅瑣事來了,這個囉嗦勁兒恨不能連院子裏的雜草死了都親自問上一遍,並且還樂在其中,可把傅夫人給急壞了,實在沒辦法,既然愛理事,傅夫人幹脆心一橫單獨分了個家裏的酒樓給他看管。
在這個時代,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實在低賤,幸好傅家上有兩個爭氣的兒子支撐門楣,老三也就隨他高興吧,左右有兩個哥哥為他撐著,便是經商也受不了委屈就是了。傅三公子自從得了酒樓可算是專業對了口,整日裏吃住在酒樓,每日的菜品買進,銀錢收入全都親自過問,連哪張桌子安排哪個夥計收拾都有自己的章法,時間長了就得了個管家公的稱號。
旁的都不要緊,傅家夫人如今急的就是傅三公子的親事,京城中有頭有臉的人家一聽是傅家三公子娶妻,恨不能把家中千金送廟裏絞頭做了姑子也不願意,傅夫人實在沒有法子心一橫就進了宮,說什麼也得求皇後娘娘給指上一門親事,不拘親家身份高低,隻要家中姑娘不嫌棄傅三,她定會備上多多的聘禮求娶。
皇後也是犯了愁,成親可不是兒戲,兩家是要長久打交道的,好歹傅三公子也是官家子弟,即便有些小愛好,傅夫人嘴上說不嫌棄,那女方也不能身份太低了,婚事講究一個門當戶對,不好好籌謀隻怕結親就要變結仇。
皇後一連考慮了許久,也沒個章程出來,直到不久後的一天大寶和陳小燕進宮,無意間提起家裏的如意,陳小燕在皇後麵前那是實打實的交了底,自家姑娘琴棋書畫不會,拈針繡花不學,管家算賬一律不通,陳小燕也是愁得很,唯恐姑娘在家裏蹉跎成了老姑娘。
皇後聽了心裏一動,如意這樣的性子和傅家三公子可不就是天造地設的一雙,有皇後娘娘牽線,陳小燕很快就和傅家夫人見了麵,等把兩個孩子的性情這麼一說兩家頓時都樂開了花,這可真是破鍋配爛蓋,這兩個合該湊到一起去。
傅夫人帶著傅行之去王府走了一趟,該說不說傅三雖說是個囉嗦性子,生的卻是不差的,一眼看過去那也是身姿挺拔,溫文爾雅的模樣,如意嬌養長大,更是生的人比花嬌,隻等兩個孩子這邊點了頭,那邊傅夫人和陳小燕已是迅速換過庚帖,定好婚期了。
到底是唯一的閨女要出嫁,陳小燕心裏是一千個不放心,她連夜把許姑姑塞進了如意成親的隊伍中,還是要許姑姑看顧著陳小燕才能放心。
誰知道三天回門許姑姑就跟著回來了,按照許姑姑的話來說,姑爺那是千好萬好,如意事事不用操心,大到嫁妝田產鋪麵,小到每日的頭麵衣裳,姑爺都管理的井井有條,許姑姑在傅家毫無用武之地,隻得跟著回門又回到了王府。
聽了許姑姑的話陳小燕才總算是放下懸著的心,那邊傅夫人也高興的很,自從好兒媳進了門,自家老三那是酒樓都不去了,每日裏就在家裏陪著兒媳,對傅夫人來說,傅行之不出門可比坐在酒樓看夥計擦桌子嫌棄人家擦不幹淨親自上手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