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去意已決!
無奈之下,班主任老師十分惋惜地搖頭歎息,最後對劉博道:“那也應該征求一下家長的意見吧?”
“不用!”劉博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他深深了解自己的父親,他的鄭重選擇,也正是父親的期盼和寄托。
1980年9月,劉博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防化學院,興高采烈地穿上一身嶄新的綠軍裝,成為一名光榮的部隊學員。劉博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他兒時的夢想。
步入軍校,他感到他的靈魂深處時時激蕩、湧動著一股獻身國防事業的神聖感和使命感,心中就像有一麵高高飄揚的光輝旗幟,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他、鼓舞著他。他和他的同學們以極大的青春熱情如饑似渴地一頭紮進知識的海洋裏。
花開花落,幾度春秋。經過四年的寒窗苦讀,他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順利完成了防化指揮軍用化學專業的全部課程,並獲取了理學學士的學位。
軍校,這座神聖的殿堂為他的青春和理想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三、深深紮根於軍校這片綠色沃土
翻開劉博從軍後的履曆表,上麵的記載簡短得簡直令人吃驚。摘抄如下:
(一)主要學曆
1980年9月—1984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防化學院師資隊軍用化學專業,大學本科,理學學士;1999年9月—2000年5月美國普渡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訪問學者;1999年9月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後勤指揮專業,在職研究生。
(二)主要經曆
1980年9月—1984年7月總參防化學院師資隊學員;1984年7月—1984年11月某防化團一營三連二排排長;1984年11月—1989年12月總參防化學院軍事教研室教員;1990年1月—1993年3月後勤指揮學院軍事教研室教員;1993的4月至今後勤指揮學院軍事教研室教學組長,副教授,副主任。
這就是劉博軍旅歲月的告白:簡潔,樸素,真實。
漫步學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樸實、挺拔的白楊樹。它們深深紮根於腳下的泥土之中,春華秋實,枝葉葳蕤,迎風傲雪,默默地為大地撐起一片藍天。
劉博正是這樣一株白楊。他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軍隊教育事業,執著地植根於三尺講台,無怨無悔潑灑著自己辛勤的汗水。
從教17年,他從沒離開過自己深深眷戀著的教學舞台,先後承擔過《孫子兵法》、《戰爭論》、《軍事辯證論》、《美國軍事戰略》、《蘇聯軍事戰略》、《越南軍事戰略》、《軍事管理學》、《毛澤東軍事思想》、《積極防禦戰略方針》、《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爭史》、《戰爭觀與方法論》、《軍事地理》、《美軍作戰思想》、《登陸戰役理論》、《機動戰戰役理論》、《聯合戰役理論》、《登陸戰役想定作業》、《機動戰戰役想定作業》等20餘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幾乎年年都有新課題、新任務。
1993年後勤指揮學院在寅布撤銷一年後重新複建。複建初期,劉博光榮地承擔了後勤指揮學院首批學員第一課——軍事戰略學——的教學任務。當時,時間緊,課題新,任務重,要求高,也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以借鑒。劉博深知肩上的重擔,他知難而進,迎刃而上。查閱資料,整理教案,常常是一千就到深夜。那段時間,他跟自己較上了勁,餓了泡一包方便麵,困了伏在辦公桌上迷糊一小會兒。劉博就是憑著這樣一種頑強拚搏精神,出色地完成了這次教學任務,打響了後勤指揮學院複建教學的第一炮。他因此榮立了一次三等功。
17年來,劉博幾乎從沒休過一個完整的寒暑假,他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深深紮根在軍校這片美麗的沃土之中,滿腔熱情地迎接每一個新課題,以強烈的精品意識,高質量、高效率認真完成好每一次教學任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的教學受到院、部、係領導的廣泛好評和關注,並多次受到表彰,分別獲得教學新秀獎、優秀教員獎、教學成果二等獎、優秀授課質量獎、十佳學術青年獎、優秀通訊員獎等眾多榮譽。1996年隻有35歲的他光榮地擔任了教學組組長,並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又走上了軍事教研室副主任的領導崗位;同時還擔任了後勤指揮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青年學術論壇執行委員;1999年作為後勤指揮學院惟一一名全軍公派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普渡大學進修。同年,他因積極主動獻血,獲得駐京部隊獻血先進個人。2000年,他獲得總後“科技新星”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