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運籌於大國競爭的“旋渦”(1 / 1)

很久很久以前,蒙古人祖先沿著蒼狼白鹿的路線,化鐵熔山,掙脫興安嶺溫暖的懷抱,昂然直向世界。蒙古原為中國的一部分,在沙皇俄國的策動下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僅要知道莫嫩草原的遼闊,肯特山的靈氣,大沙漠的浩瀚,阿爾泰山峰的雄偉,庫蘇古爾湖人間仙境般的風光,更應該了解蒙古的曆史和現實,熟悉我們的北方近鄰——蒙古國。

蒙古地處中、俄兩大鄰國之間,地緣上的封閉性使得蒙古這個內陸國家必須把同中俄兩國保持睦鄰友好合作關係放在優先位置,這是冷戰後蒙古實施開放性外交新戰略的基石所在。為此,蒙古一再重申,要徹底避開中國同俄羅斯過去的敵對關係,與這兩個國家開展等距離外交。同時,出於曆史和現實安全方麵的考慮,蒙古也注意發展全方位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爭取美、日、歐盟等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支持,努力在各大國相互競爭和製約的“旋渦”中,力保蒙古本國的安全、穩定與發展。

蒙古國地處中、俄兩大鄰國之間,其國土東、西部分別與東北亞、中亞國家相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蒙古國尋求“開放的、不結盟的、多支點的”外交政策,也給美、日、歐盟等對蒙古施加戰略影響帶來機遇。特別是北約的戰略觸角已伸抵中亞及中國的西部邊境,而美日軍事同盟日見成型,蒙古國的外交政策走向,事關本地區國際關係格局及戰略平衡態勢。蒙古本身雖然國力有限,但在地區力量格局中將會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蒙古的對外政策不僅關係到本國的國家利益和安全,而且也將影響到本地區的大國關係格局和地區安全。從這一點看,蒙古的對外戰略調整及發展動向,值得引起高度關注。

目前,蒙中關係已經被提升到“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的層次,蒙古與中國不存在重大的原則性爭議問題,今後,發展長期穩定的蒙中睦鄰互信夥伴關係仍是蒙古外交政策的首要方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