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1 / 1)

在中國建立這樣的共和國,它在政治上必須是新民主主義的,在經濟上也必須是新民主主義的。

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這個共和國的國家所有。“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有資本製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此則節製資本之要旨也。”這也是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的莊嚴的聲明,這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經濟構成的正確的方針。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性質,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但這個共和國並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並不禁止“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這是因為中國經濟還十分落後的緣故。

這個共和國將采取某種必要的方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實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號,掃除農村中的封建關係,把土地變為農民的私產。農村的富農經濟,也是容許其存在的。這就是“平均地權”的方針。這個方針的正確的口號,就是“耕者有其田”。在這個階段上,一般地還不是建立社會主義的農業,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礎上所發展起來的各種合作經濟,也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

中國的經濟,一定要走“節製資本”和“平均地權”的路,決不能是“少數人所得而私”,決不能讓少數資本家少數地主“操縱國民生計”,決不能建立歐美式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決不能還是舊的半封建社會。誰要是敢於違反這個方向,他就一定達不到目的,他就自己要碰破頭的。

這就是革命的中國、抗日的中國應該建立和必然要建立的內部經濟關係。

這樣的經濟,就是新民主主義的經濟。

而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就是這種新民主主義經濟的集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