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荷花開放時,楊二爺再也忍不住給袁源打了電話。
“袁老師啊,對,就是堰塘這邊,我承包下來種了藕放了魚苗。”楊二爺開心的說道:“可以釣魚,之前有個客人釣了一條十多斤的魚,連魚竿都折斷了……”
有荷花看,還可以煮荷葉稀飯,還能釣魚,霧光山遊玩又有了新的花樣。
袁源自然又坐不住了。
時隔半年到霧光山,一派新興繁榮的景象。
“真美啊!”袁源站在荷塘邊忍不住說道:“蓮葉荷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北。”在她的腦海裏,所有的讚美都是不及眼前的漂亮,要說接天蓮葉無窮碧又覺得太少了一點。
“嗬嗬,當初承包堰塘的時候都沒有想到想種藕,還是大娃去買回來的種子。”楊二爺很是滿意自己的傑作:“女婿說可以養魚,然後又放了一些魚苗。因為堰塘之前就有一些魚,所以上次那位客人運氣好才能釣到這麼大的。你要不要試一試?”
讓她釣魚?
袁源笑了,說哪有女人釣魚的。
“釣魚也是養生鍛練的一種,我現在都在學,昨天還拉上一條巴掌大的鯉魚呢。”楊二爺驕傲的說道:“我看他們釣魚也悟出了一個道理,這釣魚啊,得靜下心,得耐心的等。”
“嗬嗬,你學的是薑太公嗎?”袁源道:“薑太公釣魚,連鉤都是直的,願者上鉤。”
楊二爺表示沒聽說過這個故事,袁源自然又向他講起了《封神榜》的故事。
“成啊,袁老師,今天咱們來學個薑太公願者上鉤。”沒想到還有魚鉤是直的。
“人薑太公釣的是釣的伯樂呢,算計好了要在那邊等的。”袁源道:“難不成你還想等什麼人?”
等的自然是你!
可是,楊二爺又不敢說出口。
他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袁源,感覺和袁源在一起不僅能學到很多東西,似乎還挺有財運。
人說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份,有緣的人是互補的,就能有好運氣。
楊二爺拿來了兩支魚竿一邊教著袁源怎麼放魚餌一邊說在釣魚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
“你都學會了?”袁源好奇的盯著他看:“你的師傅是誰?”
“嗬嗬,沒有師傅,也沒有學會,我就看遊客們釣魚然後跟著偷學的。”楊二爺不好意思的笑道:“釣魚要有毅力,總會有魚上鉤的。”
兩個人坐在堰塘邊放下了兩根魚竿,時不時的看對方一眼,相視一笑。
這笑容裏的信息隻有他們倆人知道。
“快,你的魚竿動了一下。”楊二爺連忙跨過來扯起了袁源的魚竿,袁源也很激動,立即就拿了網篼去接,結果二人一番忙碌才發現,扯上的魚隻有二指寬。
“這就是我釣上來的魚?”看著小桶裏的鯽魚袁源哭笑不得:“好像不能吃吧?”
這麼小的魚吃了可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