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片葉子》reference_book_ids\":[725968103057391929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歐?亨利是世界短篇小說大師,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

1862年,歐?亨利出生於美國北卡來納州中部小城格林斯勃羅。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小亨利具有繪畫天分,卻沒有機會接受教育。15歲時,他去藥房當了學徒。此後,他先後做過牧牛人、會計、製圖員、記者、出納,還坐過4年牢。可以說,他的一生頗為波折,即便如此,他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1901年,歐?亨利因為表現良好提前獲釋,來到紐約開始專門從事寫作。

豐富的社會閱曆,使他目睹了美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尤其是落魄的“小人物”的生活。他采用別出心裁的藝術手法,巧妙地表現小人物的複雜情感。歐?亨利筆下的小人物,大多心地善良卻又命途多舛,甚至被殘酷的社會無情地吞噬。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在《警察與讚美詩》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它與當時社會的浮華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了美國社會顛倒黑白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統治階層的不滿。

即便歐?亨利自己也說“抽噎占了生活的大部分”,但他依然認為生活是美好的。所以,他在描寫小人物的生活時,不僅用準確的語言再現了小人物生活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等,還在其中增添了幽默的成分,使得他們的辛酸生活不至於暗無天日。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小人物都非常善良,他們即使生活在艱辛的環境之中,也依然能夠真誠地關愛他人。這一點,在他的代表作《最後一片葉子》、《麥琪的禮物》、《愛的奉獻》中都有體現。

歐?亨利對醜惡也同樣敏感。他非常了解美國社會這個名利場,並把它比喻為“叢林”,在其中生活的人都要遵循殘酷的“叢林法則”,即便是騙子也不例外。歐?亨利曾經以騙子的生活為題材寫了不少短篇,企圖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裏就有很多騙子,隻不過他們比一般的騙子更高明,是成功的騙子而已。在他的小說中,強盜、騙子雖然很有手段,卻仍然鬥不過披著文明外衣的金融家。更可悲的是,在這種對財富的角逐之中,人們的靈魂受到了腐蝕。

不過,歐?亨利筆下的惡與善並不是對立的,一個人隻要良心發現,他還是可以重新做人的,比如《索利托牧場的衛生學》中的麥圭爾。此外,歐?亨利的嘲諷和幽默不但揭示了人生的真諦,而且通常是善意的,這就淡化了其作品的悲劇性,使讀者能夠從看不見的眼淚中找到希望和安慰。

歐?亨利總共創作了大約3個短篇小說和1部長篇,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為最著名。其作品構思新穎,結局往往富有戲劇性,使讀者在吃驚之餘又覺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可以說,歐?亨利小說的靈魂全都凝聚在結尾處,這也給他的小說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除此以外,歐?亨利還善於使用雙關語、訛音、諧音等,這使他的作品讀來更是妙趣橫生,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

大量佳作的問世,使得歐?亨利名利雙收。不過,由於他嗜酒、好賭,所以他的生活依然經常處於拮據狀態,而且身體也因為寫作和無節製的生活而嚴重受損。1910年6月,歐?亨利因肝硬化而病逝,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歐?亨利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本書中收錄的作品中,既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名篇,如上文提到過的那些,還有一些普通讀者覺得陌生的篇章。既然他的小說以令人驚奇著稱,這裏就不多作介紹了,以免劇透,還是請讀者親自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