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開一扇窗(2 / 2)

“不瞞您說,我一點思路沒有,現在腦子就是一團漿糊。”楊楓抬起頭,目光散亂的看著房頂的大吊燈,搖了搖頭說“不過曹姨您放心,你幫我墊付給學員們的學費,我會盡快還給您。隻是可能不會一下子就能還清。”

“昨天怎麼跟你說的,不要再提這件事了。”曹姨拍了一下楊楓的腿說“你看我分析得對不對,你還是想在北京打拚,發展,沒錯吧?”

楊楓點了點頭。

“在北京想有所作為,沒有資源,人脈,單打獨鬥哪成?”曹姨說“我見過不少北漂的年輕人,材料不錯,可沒有一個好的平台施展才華,最後要麼被騰籠換鳥,不得不離開京城,要麼苦哈哈地在這兒熬著,過得日子就一個字:難!”

楊楓沒想到曹姨這個老北京,對闖蕩京城的北漂一族有這麼深的理解。

“曹姨您說的沒錯。”

“你曹姨雖不是什麼高官,富豪,但畢竟是一名正兒八經退下來的機關公務員,你不會對我的人品有什麼想法吧?”

“那怎麼會。”楊楓忙說道“曹姨和我無親無故,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幫我解困,現今社會至親都未必能做到。”

“這就好。我這個人領導工作做久了,養成了習慣,隻要是人才我就特別愛惜。”曹姨往楊楓茶碗裏續了水,說“再說了你楊老師和我特別有緣,既然娘兒倆有了交集,你這麼好的條件,我怎麼忍心看著你遇到不順,不聞不問呢。”

“是這樣,金頂街道汪書記算是我的朋友。我退下來以後,請我去發揮餘熱的單位不少,我都一一回絕了。革命工作做了大半輩子,好多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時間去陶冶,所以他們給的薪酬,待遇再高,我也根本不會動心。老有所為,並不是東跑西顛,忙忙碌碌。健康快樂才是我們這些老年人應該追求的。”

曹姨告訴楊楓,因為女兒入了加拿大籍,她便算是僑胞僑屬。

“汪書記三番五次來家裏做我的工作,讓我擔任街道僑聯主席。”曹姨說“我最後實在不好意思再推辭,也就不得已答應了。”曹姨給楊楓講解道“雖然都叫主席,但比我在局裏工會當主席那可輕鬆多了;下麵有兩個兼職副主席,一個專幹,一個月去個三兩回,待上個小半天,所有的事務就都幹明白了。”

“曹姨還是有能力!”楊楓不失時機地恭維了一句。

對官場下屬的各類機構,楊楓沒有多少概念,不過老家有一個人物讓他印象特別深刻。

有一年放暑假,正趕上縣裏搞了一場大型招商引資活動。文旅局局長找到楊楓,讓他在招待晚會上出一個節目。

備場時,主持人逐一介紹到場的來賓。其中對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男人,主持人介紹時分外加重了語氣。

“中國殘聯副主席薛陽先生,他是從我們縣走出的模範代表,驕傲……”

一旁有知情的人說:當年薛陽處處學習張海迪,連推輪椅的姿勢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先是縣,市殘聯,後到了北京,如今已經是副部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