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難道俺真當不了詩淫?(1 / 2)

大唐的軍隊出發了,也帶走了家中親人的心兒。銀瓶公主整天就和丟了魂一樣,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父親,哥哥和丈夫都出征了。(秦川怒到:還有我,小樓道:你也算男人?)卻說李世民親征,把李治也帶去了,為什麼?還不是給這傻兒子增加點軍功嗎。世民皇帝任命李治為後軍行營總管,在定州總督糧草。也就是把兒子放在大後方幹後勤部長這個美好的差事,李治能幹的了嗎?不是還有一幫大臣嗎?李家父子一走就把老大一個國家扔給了房玄齡和魏征,由房玄齡負總責,(沒辦法誰叫人家根正苗紅來)累得兩個老頭子恨不得地提槍上馬,也去前線拚殺一把,強似在這裏享受日理萬機的快感。李世民最後低估了托塔天王的無恥,那李靖雖然大義懍然的掛帥出征,誰成想還沒走出八百裏秦川(秦川:看提到我了,提到我了)就病倒了,那是一病不起,還時常口吐白沫,唐太宗卻也心狠,硬是把李靖擱到車上,拉也要拉到朝鮮。李靖也更狠還沒到定州就開始昏迷,還水米不進,唐太宗心裏跟明鏡似的,這老小子是在告訴我,就是死也不去高麗,他在絕食!沒有辦法,雖然不是隻有活著的才能背黑鍋,但是這樣還沒去就死了的,想給他背難度就大了點……李世民隻好把天王留在定州養病,叫不太稱職的李道宗頂了李天王的黑缺。這些事情都是秦川從朝廷的邸報裏看來的,從前銀瓶公主不愛看這些東西,可現在畢竟非同往日。秦川看到母親這樣安然傷懷,不由想起一首詩,遂輕聲吟道:“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哀胡塵。”銀瓶公主是個識貨的人,當時聽出了這首詩的不凡,便凝神靜氣準備接受下闕的洗禮。“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好……嗯?你這混賬孩子,我看你是找打……”於是拖過秦川,按到腿上,退下褲子,劈裏啪啦,動作純熟之極……秦川哀號道:“娘啊,兒隻是有感而發,不是咒爹爹的。”心說又一次出名計劃泡湯了,這首詩是萬萬傳不出去了。為什麼別的大大一首詩一個美眉,俺卻一首詩一頓毒打呢?日子一天一天過著,秦川仍然每天跟美女師傅練功,秦川發現美女師傅經常走神,沒有人的時候眼睛總是望著東北方向,他知道那裏有李績……二月的邸報上說:長安的首腦們先到了洛陽,在那裏等待全國十道派出的軍隊,大概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整編完成。然後大唐的軍隊是開春從東都出發的,李績帶著前鋒作為先行部隊卻在冰雪初融時秘密出發了,從看到二月邸報這天起,秦川看見沈落雁就吃得很少……大軍行進中,消息傳遞不易,所以也就很久沒有接到新的戰況報告,到是這時候,在長安監國的房玄齡碰到一件稀罕的事情。他接到密報說有人造反,這還得了,趕緊追查下去,查來查去,發現最後造反的人可了不得,乃大唐三公之一司空、開國梁公姓房名玄齡。就是他自己,世民皇帝授予他臨機專斷權,但是房謀杜斷中專門出壞點子的房公豈會在這件事上犯暈?這老小子明白著呢,雖然自己知道自個比雞蛋清還清白,但是若就這麼哢嚓那個告密的,這到了將來就可真像古人說的:黃泥巴掉到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趕緊把告密的好吃好喝好伺候送到太宗皇帝那,叫皇帝自己看著辦吧……唐太宗聽見這事可火了,我日你啊房玄齡,就為了明哲保身跟我來這一套。於是先叫侍衛手拿著長刀左右侍立,然後詢問告密者告誰,那人回說:‘房玄齡。‘唐太宗說果然猜的不錯:有人對房玄齡掌管國政不高興,要整倒他才這麼做的。當場把告密者腰斬。然後寫封信狠狠責備房玄齡,說他太謹慎,以後還有這類誣告的,讓他自己就地處理好了。這件事情是隨著五月的邸報一起傳來的,邸報上還說李績假裝要從懷遠鎮進攻,然後悄悄從北麵渡過遼水,來到玄菟城下,嚇壞了城裏的高麗人。不久,李道宗幾千兵馬也攻到新市城,部下折衝都尉曹三良隻帶了十幾名騎兵就衝到城牆下轉悠。新市的眾多軍民驚恐萬分,不敢出來作戰。張儉率領的營州部隊和當地少數民族援兵從遼河壓到建安城,在那裏打敗了出戰的敵人。三路軍隊壓境給了高麗人很大的壓力……知道又有了李績的消息,沈落雁當天晚上多吃了三碗。隨後因為後軍在定州安營,邸報得以雪片般的傳來:先是李世績、李道宗迅速拿下蓋牟城,俘虜二萬居民,獲得糧食十多萬石。這個時候唐太宗才從北平來到遼東,路上要過方圓二百多裏,泥濘遍布的遼澤,將作大匠閻立德於路搭建土橋,部隊沒受什麼阻礙就過去了。由此可見唐軍征高麗的確是經過悉心策劃周密準備的。誰成想,太宗皇帝的大軍還沒到,高麗援軍主力步騎四萬人就出現在前鋒陣前。唐軍前鋒將領的主流意見是固守待援,等待唐太宗大軍到來再作會戰。而李道宗堅持發動進攻,說道:“孫子教導我們,先進入陣地的精力充沛,後進入陣地的疲憊不堪,正所謂遠來之地,必予擊之,敵人不顧長途跋涉的勞累,以為憑著人多勢眾就可以擊敗咱們,本將軍的意思是趁這機會狠狠打他們一下。再說我等身為先鋒,自當逢林開路,遇水搭橋,為陛下大軍掃清障礙,難道還能把敵人留給皇上自己打嗎?‘這麼一說,李績也覺得有道理,便引軍對敵。大勝。戰鬥剛結束不久,皇帝也到了遼東城下,他把遼河上橋撤掉,表示不勝利就不打算回家了,然後將大軍駐紮在遼東城附近馬首山下。唐太宗表揚了李道宗,提拔了英勇作戰的,哢嚓了臨陣脫逃的。世民皇帝心說,道宗啊,做得好,你表現的越好就越能為朕背黑鍋.半個月後遼東城克,城中軍兵一萬多人戰死,被俘虜一萬多人,百姓四萬口。唐朝將此城改為遼州,將此前占領的蓋牟城改為蓋州。在這裏不得不弱弱的說一句,因為這次是太宗皇帝帶隊,這位愛惜羽毛的皇帝非常在意後人怎麼說自己,所以大部分俘虜得以存活。等到那位現在剛剛到定州投軍的白袍帥哥薛仁貴東征的時候,嘿嘿……占領遼東城後,附近的白岩城害怕了,趕緊和唐太宗聯絡,請求投降,得到允許後,中途又翻悔。唐太宗大怒,引兵攻城,並傳諭全軍:“隻要拿下此城,就將城中人口物品全賞給將士!”與此同時另一路沿海路出發的軍隊也傳來好消息,這路唐軍自東萊渡海,首先襲擊卑沙城。卑沙城池四麵壁立高聳,隻有西門可攀登。在一天深夜,先鋒程名振率部殺到,其副總管王文度當先登城入內。夏,五月,全城被破,生俘軍民八千多人。隨後,張亮另遣總管丘孝忠於鴨綠江畔展開部隊,震懾高麗人。七月,水師進發出到建安城下,全軍還沒樹好營柵,高麗軍突然殺到,這就是客場作戰的毛病,容易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唐朝軍隊處處被人打得措不及放,若不是長年征戰,軍隊素質極高,是很容易吃敗仗的,這才有了薛禮的犁亭掃穴。當時東路軍大總管張亮驚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對付,嚇得傻呆呆地坐在胡床上,兩眼直視,話都忘了說。好在唐軍訓練有素,官兵們看著他那樣子,還都以為他無所畏懼,鎮靜如山,居然各自鎮定下來,轉身對敵。副將張金樹乘勢鳴鼓發動反擊,將士遂奮勇衝殺,大破來襲敵軍,又贏了一陣。(狂汗!但這是曆史,所以說曆史的真實正在於曆史的荒誕)再說回進攻白岩城的唐軍主力,這個白岩城就是現在的燕州城,是五世紀初高句麗人所築,曆經一千五百多年風吹雨打,現在還存在。城址在遼陽城東30公裏外城門口村東的石城山上。全城依山勢而建,蜿蜓迂回,森嚴壯觀。南麵為陡崖峭壁,崖下是東西流向的太子河。跟您說說現在的遺址相比您就能了解這個建在山上的城池在當時是多麼難啃的一塊骨頭了。唐軍就在這個城前打起了進攻高麗以來的第一個苦戰。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分割線************************第五章出爐,今日一萬六千字完成。看時間還能寫完一章,那就請等待今日的第兩萬字吧。還是那句話請投票,收藏、支持我啊。給我動力吧,讓我爆發吧~~我看書齋www.5ccc.net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我看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