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釀酒(1 / 2)

唐長安城,隋朝稱之為大興城,其興建於隋朝,唐朝易名為長安城,為隋唐兩朝的首都,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一度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國古代最宏偉的都城,反映出大一統王朝的宏偉氣魄。為體現統一天下、長治久安的願望,城池在規劃過程中包攬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思想觀念。“法天象地”,帝王為尊,百僚拱侍。

為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遷徙江南被滅各國貴族以實京師的宏偉計劃,將城池建設得超前邁古,麵積達84平方千米,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時期的拜占庭王國都城大7倍,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城市。

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城內百業興旺,最多時人口接近300萬。唐王朝的建立後,對唐長安城進行了多方的補葺與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趨合理化。龍首原上大明宮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統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優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龍首原上,俯瞰全城,更顯一代帝國一統天下的氣度與風範。

隻是如今的長安城與貞觀盛世後期比較起來,還略顯不足,武德末年,突厥頡利可汗叩關,兵馬直至長安城下,為了挽救危如累卵的大唐社稷,太宗皇帝盡起府庫珍藏,才暫時擺脫了亡朝滅種的危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長安城內也算恢複了元氣,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此處,更是讓長安城多了幾分繁榮的氣息。

這一日,高侍衛正指揮著下人休整院落,突然原本此時應該在書房讀書的李愔走了出來,揮手止住了眾人行禮,張口便問:“高伯!府裏的可有手段高明的木匠。”

高球一時之間還沒反應過來,楞了一下,方才答道:“胡木匠,手段便十分高明,家中一應物什修理,便全都是他。”

李愔聞言,將背在身後的幾章紙拿了出來,遞給了高球:“高伯!按照這圖上的樣式,讓胡木匠一應製成,我有大用!記得,慢些沒關係,但一定要精細,而且要用鬆木製成!”

高球接過李愔遞過來的幾張紙,看了看,隻見上麵橫七豎八的似乎是花了一個什麼器皿,隻是他雖然走南闖北,卻也看不出究竟是個什麼物什,想要詢問,可李愔已然進了書房。

高球對手下,道:“你且跑上一趟,將小公子的吩咐記牢,告訴胡木匠,一定要用心打造!”

手下應了一聲,接了圖紙,便出去找胡木匠去了。

其實低度的蒸餾酒再過些年就該有了,史書記載,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時,新疆地區便會製作蒸餾酒了,後來太宗破高昌,將蒸餾酒的技術引入了中原地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雲:“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雍陶亦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之名句。李肇的《國史補》也記載有劍南之燒春等等。

以上是從蒸餾酒的名稱來看,從蒸餾工藝來看,唐開元年間,陳藏器《本草拾遺》中有“甄氣水”,“以氣乘取”的記載。

此外,在後世出土的隋唐文物中,還出現了隻有15~20毫升的小酒杯,如果沒有燒酒,肯定不會製作這麼小的酒杯。

這些都充分說明,唐代就出現了蒸餾酒,而先出於西南或西北。之所以沒有完全普及開來,估計人們不懂原理,蒸餾的器具不夠密實,在蒸餾的過程中許多酒氣也隨著水蒸汽散發到空中,浪費大,效果也不好,另一個原因高度酒浪費糧食,而溫飽問題一直是封建王朝統治者頭等大事,直到明末隨著技術完善,中國高度白酒才大量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