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卷:冬姥姥煮了一鍋傳說(1)(3 / 3)

授藝的第一天,後羿就對逢蒙說:“學射箭最基礎的一關就是不能眨眼,你先回去練習,練到可以長時間不眨眼了再來找我。”於是逢蒙便跑回家,每天,當他妻子開始織布的時候就躺在織布機下麵,雙眼盯著織布機的腳踏子,不管腳踏子是快是慢,逢蒙都盡最大努力不眨眼。最開始幾天,逢蒙覺得眼花繚亂,頭痛不已,可是又不想輕易放棄,這樣過了三個月,逢蒙的眼睛終於可以在很長時間裏一眨也不眨,甚至你拿著針尖逼近他的眼睛,他也不會眨一下。

於是,逢蒙歡天喜地地跑去見後羿,告訴他自己的進步。後羿點點頭,又說:“第一步練好了,開始練習第二步。要練習看東西,直到把小的東西看成大的東西,把不明顯、模糊的東西看成明顯清晰的東西。你回去好好練習,練成了再來告訴我。”於是逢蒙跑回家,找來一根牛尾巴毛,又捉了一隻小虱子,用牛尾巴毛拴住虱子掛在房間的窗戶上,每天就對著那隻虱子看。開始的時候,逢蒙覺得那虱子怎麼看都是一般大,差點就想放棄了,但是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一個多月後,逢蒙漸漸覺得虱子在一天天長大。又過了大約三個月,逢蒙覺得那虱子已經有車輪那麼大了,再看看四周其他的東西,什麼桌子椅子之類的,都變得跟山一樣大了。逢蒙又從窗戶裏看出去,竟然能看見幾百米之外深樹林中的一隻蝸牛了,而且非常清晰,仿佛就在眼前似的。逢蒙很高興,又跑去見後羿。後羿也很高興,說“基本功已經練好了,可以開始練更高深的射箭技巧了。”

於是,從那天起,後羿便開始把自己天下無雙的箭法傳給逢蒙,一個嚴肅認真地教,一個勤勤懇懇地學,逢蒙的箭術提高得飛快。

再到後來,逢蒙的箭術幾乎跟後羿差不多了,慢慢地也跟後羿一樣成了天下聞名的神箭手,人們講到誰誰誰會射箭,總是把他們師徒的名字連起來說。

睡前親子悄悄話

逢蒙獲得成功的關鍵是什麼?親愛的寶寶,無論我們學什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勤奮刻苦。

211.樵郎與公主

在久遠的年代,有一座雄偉的高山,聳入雲端。山腳下住著位樵郎。他年輕力壯,射得一手好箭,能百步穿楊。他每到山中打柴的時候,飛禽走獸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

這天,樵郎打完柴,正在小溪邊休息,隻見一隻大鵬抓著一隻鵂鶹在天上飛,樵郎急忙搭上箭欲射,大鵬對樵郎說:“饒我一次吧,以後我會給你幫助的!”

樵郎放下了弓箭,說:“你放掉鵂鶹我就放了你!”

大鵬果然放了鵂鶹。鵂鶹顧不上對樵郎說句答謝的話,便飛走了。大鵬呢,拔下一根羽毛丟下來對樵郎說:“感激你饒恕,你需要我幫助的時候,把羽毛放到口邊一吹,我就到了!”說完,也飛走了。

樵郎把大鵬的羽毛插到帽縫裏,依然打他的柴。過了許久,一輛極為華麗的馬車來到山腳下,馬車前後簇擁著許多衛士與宮女,馬車上坐著一位傾國傾城的公主。這公主不願在深宮中無聊地居住,每年總要到名川大山進行遊玩。

公主一行正在山中行進,突然,叢林中躥出一頭雄獅。雄獅猛吼一聲,直朝這支遊玩的隊伍衝去。人們一見雄獅,嚇得哭爹叫娘各自逃命,把公主丟在一旁。雄獅正要撲向馬車時,“嗖”的飛來一箭正中雄獅的屁股。雄獅一轉身,“嗖”的又一箭射中了它的右眼。雄獅咆哮著,那震耳欲聾的聲音震得叢林的樹葉嘩嘩直落。緊接著,雄獅的左眼也中了一箭,從半山腰掉下深穀摔死了。

射殺雄獅的正是樵郎。樵郎見雄獅一死,走近馬車,打開車門一看,公主已嚇昏過去了。樵郎喚醒公主。公主見樵郎長得英俊瀟灑,羞怯地說:“我的那些衛士們,在皇宮可說是武林高手,他們見了雄獅卻爭相逃命。隻有你,才是真正的英雄。尊敬的勇士,請留下你的尊姓大名吧!”

“我叫樵郎,是個靠打柴為生的樵夫!”

“不管你是什麼人,你的行為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公主見宮女、衛士們陸陸續續從山石的背後、草叢中出來,她向眾人介紹了樵郎的英勇行為。

公主見樵郎欲走,急忙喚住他。她從發髻旁取下了一支金鳳釵,送與他,並對樵郎說:“這金鳳釵我有兩支,今日送你一支,你拿上它到皇宮裏向皇帝求婚吧,我叫朝陽公主!”

幾天後,樵郎藏好了金鳳釵,整好行裝,告別了鄉親,到皇宮求婚去了。

這一天,樵郎來到芳草如茵的平川上,他想起了帽上大鵬的羽毛,他拔下來放到口邊吹了三下。隻見大鵬閃電似的飛到他麵前,說:“樵郎,需要我幫忙嗎?”

“你能把我送進皇宮嗎?”

“能。請騎到我背上吧!”

樵郎騎著大鵬,一轉眼工夫來到了皇宮。他拿著金鳳釵闖過了一道道宮門,來到了皇帝的寶坐前。

“年輕的樵夫,你來找我什麼事?”皇帝問。

“我是來向朝陽公主求婚的!”樵郎說。

“求婚?你向我的朝陽公主求婚?”皇帝說著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皇帝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湧出來了。他笑夠了,說:“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上,前來向朝陽公主求婚的王子不下十多個,更不用說各國的宰相和豪門權貴了。按照我的規定,誰若向我的公主求婚,就要先得到公主同意。她同意的表記是送給對方一支金鳳釵,請你先把金鳳釵拿出來吧?”

皇帝的話音剛落,樵郎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拿出了金鳳釵。霎時,大殿裏好像凝固了,上至皇帝,下至朝臣,都把驚異的目光投向了樵夫。

皇帝把金釵反複查看了一番,認出是自己女兒的寶物,便對樵郎說:“這金鳳釵,你是從什麼地方撿到的?”

樵郎笑了笑,向皇帝陳述了朝陽公主送他金鳳釵的經過。皇帝聽了還是不信,恰巧這時朝陽公主出遊回宮了,她向父王陳述了這事。皇帝惱怒極了。

雖說皇帝對公主與樵郎的婚姻惱怒不止,但他又佩服這位射殺雄獅的英雄,便說:“勇敢的年輕人,我作為人間至高無上的皇帝,可以給你至高無上的榮譽,或者把國庫裏最珍貴的財寶送與你,但不能答應你娶朝陽公主,因為你卑賤的身份是不配與皇家結親的!”

“尊敬的陛下,”樵郎說,“在這鷹飛不到邊的天下,雖說王子來求婚的不少,可得到朝陽公主金鳳釵的卻一個沒有。如今我得到了它,就是得到了朝陽公主的心,縱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和你的一切財寶,也改變不了我要娶朝陽公主的決心!”

皇帝冷冷地看了樵郎一眼,說:“好吧,既然你矢誌要娶我的公主,得滿足我提出的要求。如果滿足不了我的要求,就得被處死!你同意嗎?”

“同意!”樵郎說。

“一、一天之內我要西王母的三顆蟠桃;二、兩天之內我要一顆東海龍珠;三、三日之內,我要西南密林的一雙象牙。”皇帝說完陰險地笑了笑。

樵夫遲疑了一下,說:“好吧!”便走出了宮殿。

樵郎無目的地走著,西王母在什麼地方呢?聽說是在昆侖山上。他正在著急,一個小孩來到了他的麵前,問道:“大哥有什麼難事?”樵郎把到昆侖山西王母那兒取蟠桃的事說了一遍。小孩笑道:“這好辦,大哥找個地方過夜吧,明天我給你三顆蟠桃!”

“你是什麼人?”樵郎驚奇地問。

“我是西王母的使者,上次得大哥相救,今天特來報答!我去了!”說完,小孩變成一隻鵂鶹飛走了。

第二天,他按時把西王母的三顆蟠桃送進了皇宮。

皇宮裏,哭了一天一夜的朝陽公主,聽說樵郎送來了西王母的蟠桃,破涕為笑了。可她又為樵郎去取東海的龍珠而憂心。

樵郎騎上大鵬來到東海邊,麵對浩瀚的大海正在一籌莫展,隻聽峭壁旁傳來了喊聲:“遠方來的客人,救我一命吧!”

聲音是從石窖中傳出來的,石窖的頂端壓著一塊大石頭。

“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被關進了石窖?”

“我是東海龍王的太子,因為我私自給幹旱的地方行雨,被父王關在這裏。”

“好,我來救你。不過,你能幫我辦一件事嗎?”

“客人有事盡管吩咐!”

樵郎把求東海龍珠的事兒與龍太子述說了一遍,龍王太子立即答應了。

樵郎用盡平生力氣,挪開了石窖頂上的磐石,隻見一條長龍躍入空中,點了點頭,便潛入了東海。

不一會兒,龍王太子獻給樵郎一顆龍珠。

樵郎又按時把龍珠獻給皇帝。

樵郎騎大鵬來到叢林裏,聽當地的百姓說,原始森林裏,有一頭白象將軍,它最肯幫窮人的忙。他便帶著強弓利箭進入了密林。他用腰刀劈開攔路的荊棘,踏著樹葉鋪的鬆軟的路,走了一整天,也未見到白象將軍。

晚上,他睡在獵人臨時搭的棚裏。他剛入睡,一位男子來到身邊,對他說:“我們家族的首領正受著竹丁剌傷的疼痛,想請你治療!”男子說完,將樵郎馱到了背上。

樵郎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頭大白象的背上。大白象馱他來到了一個杳無人煙的峽穀裏,把他放在一個草坪上。

草坪上躺著一頭白色的老象,它伸出右蹄,發出痛苦的呻吟,它的右蹄中紮了一顆很大的竹丁。

老象正是白象將軍。樵郎小心地拔下竹丁。白象將軍感激地對樵郎說:“年輕人,我謝謝您,請接受我送與你的禮物吧!”說著,它命大白象拿出了一雙潔白的象牙。

樵郎高興極了。可是象牙這麼大,他怎麼運回皇宮呢?他又發愁了。

他又想起了東海龍太子,便又騎上大鵬飛到東海邊,喚來了龍太子。龍太子答應幫他運回象牙。

朝陽公主盼望樵郎回來,坐臥不安。這天,她又站在外麵觀望,隻見空中飛來一條巨龍,巨龍的背上正騎著樵郎,巨龍的尾巴梢上,係著一雙潔白的象牙。朝陽公主高興地向空中喊起來。

皇帝見樵郎按期限完成了他提出的要求,隻好讓樵郎領著他心愛的朝陽公主走了。

樵郎與公主回到了高山上,過起了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睡前親子悄悄話

樵郎是如何娶到朝陽公主的?他都得到了誰的幫助?大家為什麼願意幫助樵郎?

212.牧鵝女

古時候有個勤勞善良的姑娘,父母去世後跟著哥嫂一塊兒度日。因為哥嫂家窮,日子很不好過。姑娘不想連累哥嫂,就在一天出外挖野菜的時候,乘機離開了家。

她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肚子已餓了,又沒東西吃。姑娘看著潺潺的流水心裏說:“老天爺不給飯吃,為什麼還叫我活在這個世界上?道不如跟河水去了好!”

姑娘正想跳河,隻聽背後傳來鵝的叫聲。她回頭一看,一個穿著講究的闊老頭抱著一隻大白鵝來到了河邊,看樣子他是來河邊殺鵝的。

大白鵝見了姑娘發出悲慘的叫聲,它的叫聲把姑娘的心都叫碎了。姑娘仔細一看,大白鵝正對她“撲簌簌”掉眼淚呢。

姑娘問鵝的主人:“你把鵝帶到這裏,要殺嗎?”

“對!殺了它回去做一頓美餐!”鵝的主人說。

姑娘求情說:“看它怪可憐的,還是別殺吧!”

“那麼,你出三十兩銀子,我把它賣給你!”

“我身上分文沒有。要不,我到你家做三個月的傭人,用我的工錢抵那三十兩銀子吧!”

鵝主人見姑娘眉清目秀,挺喜歡的,便答應了她提出的條件,把大白鵝交給了姑娘。

姑娘接過大白鵝,撫摩了一番,親切地對它說:“鵝,鵝。你高飛吧!飛過河,飛過山,飛到那不受人欺負的地方去吧!”說完,她把大白鵝往空中一送,大白鵝趁勢飛到了空中,不一會兒就飛得無影無蹤了。

姑娘跟著鵝主人走了。原來,鵝主人是個老財主。

姑娘到財主家的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大白鵝從天上飛來,落到她的床邊。大白鵝從脖子上取下一個銀項鏈,對姑娘說:“謝謝你的救命之恩。這是一個銀項鏈,你把它戴到脖子上,需要我的時候,把銀項鏈在脖子上轉三圈,喊一聲:‘鵝來幫我!’我就會來的!”大白鵝說完,飛走了。

姑娘醒來,知道是一場夢。但奇怪的是,夢中大白鵝送給她的銀項鏈卻掛在她的脖子上。她撫摩著銀項鏈看了許久,又迷迷糊糊睡著了。

天色一明,老財主把姑娘叫了去。

他對姑娘說:“我家別的事都有人幹,用不著你插手。我見你喜歡鵝,就讓人買了一群雛鵝,你給我牧鵝去!不過,凡是給我牧鵝的姑娘,都得符合我提出的三個條件。如果你做到了這三條,我三天之內就放你走,再給你三百兩銀子;如果做不到,你就得嫁給我,伺侯我一輩子。”

“你的三個條件是什麼?”

“今天,我隻給你提頭一個條件。要你把我的雛鵝一天隻內喂成大鵝!”姑娘聽到這第一個條件就“哇”的一聲哭了。老財主卻得意地笑了。

財主走後,一位白胡子老頭突然在姑娘麵前出現了。白胡子老頭拄著龍頭拐杖走近姑娘說:“姑娘,財主提出的條件,你答應吧,說不定鵝到晚上會長大的!”說完,老頭便不見了。

牧鵝女趕著雛鵝來到了一個碧綠碧綠的小湖旁,小湖邊長滿了青草,雛鵝見了青草便都吃起來。牧鵝女望著湖水,想著老財主提的條件,心裏又恨又氣。這時,她想起大白鵝的話。她急忙把銀項鏈繞脖子轉了三圈,說:“鵝來幫我!”話音剛落,隻見大白鵝從湖水中遊過來,對牧鵝女說:“要我幫什麼?”

牧鵝女將老財主提的頭一個條件與鵝一說,大白鵝說:“這好辦,把雛鵝交給我,天黑之前到湖邊來趕鵝就是了!”

傍晚,姑娘來到湖邊,隻見湖邊聚著一群大鵝。她數了數,與雛鵝的數目一樣,一個不多一個不少。於是,她高高興興地把大白鵝趕回財主家。

財主一見雛鵝在一天之內變成了大鵝,很吃驚。隻見他倆眼珠滴溜溜一轉,便對姑娘說:“牧鵝女,你偷誰家的鵝,來冒充我家的?”

“這分明是你家的鵝,你說我偷的,有什麼證據?再說誰有本事去偷這麼一群鵝?”姑娘分辯說。

財主被姑娘問得張口結舌,答不上話來。

這天夜裏,財主一夜沒睡覺,他在想第二個難題。天一亮,財主找到牧鵝女對她說:“第二個條件嗎,你聽著!我昨晚想我的雛鵝想得發瘋了,我不喜歡大鵝,你今天把這群大鵝再還原成雛鵝吧!”

牧鵝女又趕著大鵝來到湖邊,她把脖子上的銀項鏈轉了三圈喚來大白鵝,跟他說了財主出的第二個難題。

大白鵝聽了,拍打著翅膀說:“這太好辦了,老財主的雛鵝都在我家中,你趕回的都是我請來的朋友。等天黑之前,來趕你的雛鵝好了!”

天黑前,牧鵝女來到湖邊,把雛鵝群趕回老財主的家中。老財主一見雛鵝,隻好認輸。

晚上,財主怎麼也想不出第三個難題。他從屋裏走到院裏,月光下看見了自己的影子,霎時,他有了壞主意。

天剛明,財主對姑娘說:“這第三個條件嘛,要你在日落以後、月出以前回來。回來時,不光趕回我的鵝,還要把每隻鵝的影子也帶回來!”

牧鵝女趕著雛鵝又來到湖邊,她把脖子上的銀項鏈轉了三圈,大白鵝又出現了。牧鵝女把老財主的第三個難題告訴了它。大白鵝思索了半天,對姑娘說:“這一回得由你親自動手了。你把雛鵝交給我吧,再回到財主家。然後到你住的房間的東頭牆跟下,那裏有財主埋的銀子,你取一點兒到街上買些小燈籠和蠟燭來。燈籠和蠟燭的數量要與雛鵝一樣多。去吧,日落之後來趕你的鵝吧!”

日落之後,天慢慢黑下來了。月亮還沒升起來。牧鵝女趕著雛鵝回到財主家。財主聽說鵝群回來了,連忙出門觀看,隻見每隻鵝身後都拖著一個影子。原來,每隻鵝的脖子上都掛著一盞明亮的燈籠。財主見自己最後一招失敗了,就強詞奪理地說:“我要雛鵝的日影和月影,誰叫你帶著燈影來?”

“日頭落了,哪來的日影?月亮沒出,哪來的月影?”姑娘爭辯說。

財主還要與姑娘爭辯,忽然,那個白胡子老頭拄著龍頭拐杖又出現在他們的麵前。他用拐杖指著財主的鼻子說:“你提的三個條件,姑娘都一一做到了,還是把你的三百兩銀子取出來,讓她帶上走吧!”

財主哪裏肯認輸,還要狡辯。隻見老頭把龍頭拐杖往地上一摔,拐杖立即變做一條大蟒蛇,逼向財主。財主慌了,急忙答應給牧鵝女取三百兩銀子。

財主取來了三百兩銀子,交給了牧鵝女。

白胡子老頭領著牧鵝女來到村邊,對牧鵝女說:“我是仙鶴老人,被你救過的大白鵝曾做過我的鄰居,我是受他的委托來幫助你的。你離家後,你哥嫂找你好幾天了。我給他們送了個信,他們順這條路來接你了,你就把銀子帶回去,與哥嫂一塊過日子吧!”說完,老頭化做一隻仙鶴,朝夜空飛去。

果然牧鵝女遠遠見哥嫂順大路走來。牧鵝女同哥嫂回了家,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小寶寶,我們來讀一首童謠吧:

白白鵝,花花鵝,排長隊,到小河。搖搖頭,擺擺尾,拍拍翅膀遊過河。

213.華佗拜師

華佗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神醫,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一生中醫治病人無數,據說有讓人起死回生的本領。

華佗從小便喜好醫學,喜歡翻看各種醫藥書籍,經常向大人們提許多連他們也弄不明白的醫學問題。東漢末年,七歲的華佗聽說一位姓蔡的醫師醫術十分高明,於是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後,決定出門去拜蔡醫生為師。

來到蔡醫師家中,行過見麵禮後,華佗就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裏靜聽醫師的吩咐。由於蔡醫師醫術高明,前來拜師的人很多,蔡醫師覺得應該收那些智力高、有悟性的孩子為徒,於是在招收之前,決定先考考他們。

他把華佗叫到麵前,指著家門口的一棵桑樹,提了一個問題。“你瞧,這棵桑樹最高枝條上的葉子,人夠不著,怎麼才能采下桑葉來?”

“用梯子唄!”小華佗脫口而出。

“可我家沒梯子。”

“那我就爬上去采。”

“也不能爬,你就站在地上不動,但是必須想辦法將枝頭上的葉子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