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卷:冬姥姥煮了一鍋傳說(2)(2 / 3)

問完後,孔子盯著項橐,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可是項橐隻是稍加思索,便不慌不忙地回答:“你聽著——土山上沒有石頭;井水中沒有魚;無門扇的門沒有門閂;用人抬的轎子沒有車輪;泥牛不生犢兒;木馬不產駒兒;砍刀上沒有環;螢火蟲的火沒有煙;神仙沒有妻子;仙女沒有丈夫;冬天白日裏短;夏天白日裏長;孤雄沒有雌;枯死的樹木沒有樹枝;空城裏沒有官員;小孩子沒有別名。”

孔子大驚,這孩子真是智慧過人!

這下輪到項橐來難孔子了,他對孔子說:“你的問題我已經答完了,現在輪到我來考你了:‘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麵上?鴻雁和仙鶴為什麼善於鳴叫?鬆柏為什麼冬夏常青?’”

孔子答到:“鵝和鴨浮在水麵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鴻雁和仙鶴善於鳴叫,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鬆柏冬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堅實。”

“錯了!”項橐大聲反駁道,“龜鱉能浮在水麵上,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腳方嗎?青蛙善於鳴叫,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嗎?胡竹冬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莖心堅實嗎?”

學識淵博的孔子,竟然被聰明的項橐駁得啞口無言,隻得拱手連聲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然後便駕著馬車繞“城”而去了。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來讀一首詩吧: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18.胡蘿卜

很早以前,在一個屯子裏,有個小孩兒叫胡兒,三歲死了爹娘。好心的鄰居們,東家一口、西家一頓地把他養活到十二歲。之後,他以給老地主放羊為生。

這天,野狼衝進羊群,叼走了一隻羊羔。老地主把胡兒打得皮開肉裂,還把這隻羊羔記在胡兒的賬上,等長大了連本帶利一塊兒還。胡兒挨了打,又欠了債,橫下心離開老地主家,走進了深山老林。可是,他很快就迷路了,分不出東南西北。

天黑了,胡兒看見遠方有火亮,就奔著火亮走。到眼前一看,是一堆火,有五六個人圍著那堆火吃飯。胡兒走過去,求大伯大叔給點吃的。這幾個人是挖人參的,在樹林子裏看見這個小孩兒,都很驚奇,他們給胡兒飯吃,關心地問他怎麼跑到這裏來了?胡兒邊吃邊把自己的情況講了。這幾個人都可憐他,領頭的老大說:“往後跟著我們挖人參吧。要不,你一個孩子,別說碰上老虎,就是碰上狼,也把你吃了。”打這時起,胡兒就跟著這幾個人挖人參。

這幾個人在深山裏轉悠了半個來月,連棵人參苗兒也沒看見。這天,他們正坐在一棵大樹下麵歇息,冷不丁刮起了風。老大聽見風聲,蹦起來說:“不好,老虎來了,快上樹!”幾個人立時爬上樹,一隻老虎緊接著來到樹下邊,抬頭看樹上的人,張開大嘴叫了幾聲,震得樹葉子嘩嘩響,接著就趴在了地上。老大一看,知道這隻老虎不吃個人不能走,就說:“老虎找來了,咱就照著老規矩辦吧!”說著,老大率先把自己帽子扔了下去。這是個老規矩,就是在遇見老虎的時候,各人扔各人的帽子,老虎叼起誰的帽子,誰就得為了大夥兒去喂老虎。幾個人把帽子都扔下去,老虎站起來,叼起了胡兒的帽子。

胡兒二話沒說,從樹上下來,走到老虎身邊說:“為了大夥兒,我情願讓你吃。”奇怪的是,老虎沒吃胡兒,叼著胡兒的帽子轉身走了。胡兒想,為了大夥兒,我就跟你走吧!一直跟到一個大石砬子後,老虎扔下帽子,沒影了。

胡兒這才覺得累,一屁股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喘勻了氣,四下一看,地上長著一片枝葉古怪的草,棵棵都頂著一團紅籽兒。胡兒冷不丁想起來,這不正是老大說的人參嗎?他四下看得仔細,認準了周圍的環境,顧不得乏累,回頭去找大夥兒,好不容易才找到,便把大夥兒領到那一片人參窩。老大一看說:“這是胡兒的福氣啊,咱們跟著沾光了。”

大夥兒開始動手挖人參,總共挖了一百棵,裏麵有一棵最大的,足有一尺多長一斤多重。老大把這棵無價之寶用樹皮仔仔細細地包好,交給胡兒說:“我們沾你的福氣,都發財了。這棵最大的,除了你,誰也沒有福氣享用,歸你了。”

胡兒把這棵無價之寶揣進懷裏,和大夥兒一塊兒下了山。那些人各回各的家,胡兒沒有家,就在山下一座破廟裏住下。因為連日走得太乏,進了廟就倒頭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醒來,日頭已經升得很高了。胡兒覺得身上挺暖和,睜眼一看,身上蓋著一件紅衣裳。胡兒愣了,急忙爬起來,看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姑娘笑吟吟地看著他,胡兒連忙問:“你是從哪兒來的?”大姑娘說:“是你從森山把我帶到這兒的。”胡兒聽了,急忙查看用樹皮包著的無價之寶,發現大人參不見了!胡兒立時放聲大哭了起來。

大姑娘勸胡兒不要哭,說她就是那棵人參,往後會給胡兒帶來很多好處的。胡兒不哭了。大姑娘又弄來飯菜,兩個人吃完了,大姑娘笑著說:“你年歲太小了,要不,我就給你當媳婦兒了。如今,你就叫我姐姐吧!”胡兒真的叫起姐姐來。這時,大姑娘說:“小弟弟,你要想發大財,我再變成大人參,你拿著到山貨莊,至少能賣一萬兩銀子,你就買房子、置地、雇夥計,當個大財主。要不想發大財,願意有我這個姐姐,咱倆就一塊兒過日子。”

胡兒從小失去了爹娘,聽大姑娘這麼一說,就說:“我不想發財,我要姐姐。”

大姑娘用法術變了三間草房,兩個人住下了,還在房後種了一片蘿卜。胡兒白天上山打柴,回來的時候,姐姐早把飯菜做好了。晚上,姐姐把厚被給他蓋上,暖融融的。胡兒頭一回享受到了親情。

這天,老地主領著一幫人到山上打獵,看見了大姑娘。老地主見大姑娘長得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闖進了她和胡兒的家。正在這時候,胡兒打柴回來了,老地主一見胡兒就問:“你怎麼到這來了?”

胡兒說:“這是我的家。”老地主斜眼瞅著大姑娘說:“你的家?你家怎麼有個大姑娘?”胡兒說:“那是我姐姐。”老地主眨巴了幾下眼睛問:“你自小沒了爹娘,獨自一人,哪兒來的姐姐?”胡兒說:“在深山老林裏認的姐姐。”老地主一愣,緊著問:“深山老林哪有什麼姐姐?準是妖精。”胡兒聽老地主罵姐姐是妖精,氣哼哼地說:“你才是妖精,俺姐姐是人參……”胡兒一下子說漏了嘴。

老地主一聽是人參,準是人參精,吃一口會長生不老。老家夥眼紅了,對胡兒說:“你給我放羊的時候,吃了我半年的飯,還丟了一隻羊羔,這隻羊羔要是到現在不僅長成了大羊,也許還傳下好幾代了。我不跟你多算,就算五十兩銀子。你今兒個就要有錢給錢,沒錢就拿你姐姐抵債。”

胡兒攥起小拳頭要揍老地主,人參姐姐扯住胡兒說:“小弟弟,給姐姐打盆水,我梳洗梳洗,跟他們去。”胡兒“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他抱住姐姐的腿說:“姐姐,千萬不能跟他們去。”姐姐又叫胡兒去打水,胡兒就是不去。人參姑娘隻好自己去打了一盆水,用這水洗了洗臉,然後對胡兒說:“小弟弟,姐姐走了以後,你替姐姐把這盆水潑到房後的蘿卜地裏。”

老地主不耐煩了,對跟班說:“搶人!”應著聲兒,上來十幾個人,把人參姑娘搶走了。到了家,老地主就叫人燒水,要煮人參吃。人參姐姐微微一笑,用手往天上一指,立時刮起大風,隨著風聲,跳來一隻大老虎,一口把老地主吞進肚子。人參姑娘翻身上了虎背,又吹了一口氣,老地主家立時著起大火,燒得片瓦不存。人參姑娘騎著老虎回了深山老林。

胡兒見老地主把姐姐搶走了,哭得死去活來。突然想起姐姐的話,就把姐姐的那盆洗臉水潑在房後的蘿卜地裏。到了秋天,胡兒去收蘿卜,拔出一棵一看,變了,不是綠皮綠瓤,是半尺來長的肉紅色的東西,樣子像蘿卜,又像人參。吃一口,又香又脆,還有一股特別的味兒。胡兒把這些東西收起來,分給鄉親們吃。鄉樣們吃了,覺得長了力氣,認定是人參姑娘留下的一件寶。胡兒留了種,一年接一年地種,一直留傳到現在。因為這東西是胡兒最先種的,人們就叫它胡蘿卜。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你愛吃胡蘿卜嗎?我們一起來猜謎語吧:

紅公雞,綠公雞,身子鑽在泥底下,你要捉住它,揪住尾巴用力拔。【謎底:胡蘿卜】

219.老人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到過桂林的人,都曉得洞大要數七星岩,山高要算老人山。這座山,坐北向南,麵對桂林的大小群山,活像一位威嚴的老人。

相傳秦始皇曾征調大批民夫修築萬裏長城,被征去的民夫可受罪啦。監工的像催命鬼一樣拿著鞭子,緊跟在民夫的後麵,日夜不歇地催著挑石頭呀,抬石料呀,把民夫累得腰彎背拱,汗水嘩嘩直流。好多人累得死去活來,呼天保佑呀,天不答應;喊地搭救呀,地不顯靈。

有一天,東海龍王的三公主要到南海去拜見仙女,想走旱路,趁機看看凡世人間。她清早起來拜辭了龍王,跳出龍宮,駕起一朵祥雲,騰上高空,飄飄遊動。她站立雲頭往下界望去,隻見黑壓壓成千成萬的民夫,枯瘦得隻剩下一把骨頭,光著膀子,拚死拚活地在長城下抬石頭。於是,她便起了同情和憐憫之心,暗暗下了決心,要想法子幫助民夫解除苦楚。

三公主揮舞彩帶,催緊飛雲飄遊到南海,按下雲頭,走進普陀岩,拜見了仙女,開口稟道:“仙女呀,你行行善心,救救修築長城的可憐的民夫罷!”仙女聽了,揚起柳眉答道:“善良的三公主啊,秦始皇修長城是想抵擋外來敵人;你要幫助勞苦民夫減輕痛楚,我可以給你一支柳枝,把南海中的石山趕去築牆罷!”三公主聽了非常高興,接過柳枝,轉身就往外走。忽然聽到仙女說道:“三公主,我助你趕山築牆,你要依我兩件事:第一件,一路之上不可貪圖玩耍;第二件,一路之上不要同凡人說話。”

三公主連忙答應,到了南海,把柳枝往海水裏輕輕甩動。隻見海水翻滾,一座座石頭山接連跳出水麵,有的變成虎、豹,有的變成駱駝,有的變成大象,有的變成錦雞……三公主看這些石頭變成了飛禽走獸,喜得眉開眼笑。她揮動柳枝東邊攔來西邊擋,趕著它們徐徐朝北前進。

三公主記著仙女的話,趕著這群飛禽走獸,走過茫茫大海,又走過千山萬穀,一連三天三夜沒有敢停留一下。這時她已經累得一身汗水,走著走著,忽然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這裏一條江水碧綠得像玉石,岸邊開遍各色鮮花。三公主想道,人間還有這樣好的地方,我何不到江邊洗洗臉,擦擦汗再趕路也不遲。哪裏想到,這些虎、豹、駱駝、大象、仙鶴、錦雞,越跑越快。三公主正在著急,忽見一個頭戴風帽、身披大袍的老公公從家裏走了出來。三公主高興的說道:“老人家,我已經趕了三天三夜路了,想在這條江裏洗洗臉,請你替我看管一下這群虎、豹、駱駝、大象、仙鶴、錦雞好嗎?”老公公用手擦擦眼睛,又仔細看了一下,答道:“這哪裏是什麼虎、豹、駱駝、大象、仙鶴、錦雞,明明是些大青石呀!”老人家一語道破,這些飛禽走獸一下子全成了石山,再也不走了。

這時三公主慌了手腳,急忙扯起柳枝又抽又打,直累得汗水滴滴,石山還是不搖不動。三公主長歎了一聲說:“隻怪我忘記了仙女的話,耽誤了搭救眾生的大事。”說罷向老公公深深一揖,說道:“拜托老公公替我照看這些石山,我到南海請罪去了。”三公主哪裏想到,老公公一下子也變成了一座石山。

這座石山,就是老人山。在老人山的四麵,圍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山,有的像虎,有的象豹,有的像駱駝、大象,有的像仙鶴、錦雞。老人至今還受三公主的囑托,精心地看管著它們哩。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來讀一首詩吧: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20.甜瓜姑娘

從前在河北省有一家姓安的,世代種甜瓜,很有名。到了安平這一輩,也種甜瓜。安平十八歲了,小夥子又精明又靈活,和他爹兩個人種瓜,把本領學了個透熟。到了後來,老安家得罪了當地的大財主,呆不下去了,一家下了關東,在老嶺下搭了個窩棚住了下來。安平和老爹起早貪黑地在山窪窪裏開了塊地,種上了從河北老家帶來的香瓜種子。爺倆從春忙到夏,從夏忙到秋,汗沒少淌,力沒少出,可瓜就是長不好。看著就土豆那麼大,聞著沒香氣。挑到集上,誰見了誰朝笑一番,一個也沒賣掉。爺倆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心裏盤算著,熬過了今年,明年幹點什麼營生呢?

這天,正是八月十五。晚上,兒子安平悶悶地順著茅草小道走到了瓜地,進了瓜窩棚。安平坐在草鋪上,看著大月亮慢慢騰騰地從山後升起來,聽著蟲兒的叫聲,聽著鳥兒的撲鬧聲,煩悶地摘下掛著的洞簫吹了起來。要說安平這簫,吹得可真叫好。你看,蟲兒不叫了,鳥兒安靜了,風不吹,樹不搖,好像都在聽這簫聲呢。吹著吹著,安平覺得眼前突然亮起一層綠瑩瑩的光,驚奇地抬頭一看,呆住了:隻見瓜窩棚旁的大青石上挨肩坐著兩個大姑娘,一個十六七歲,一個十八九歲,一樣的粉嘟嚕的襖,翠生生的裙子。大一點的那個姑娘指著山坡的瓜地說:“瓜種換水土,空費種瓜人的心力了。”小一點的姑娘問:“姐姐,你有什麼辦法嗎?”姐姐說:“我這裏有些瓜種,種在這塊地裏正合適。”這時,安平把簫拎在手上,在一旁呆呆地看著,呆呆地聽著,正入迷呢。他一聽到有好瓜種,就情不自禁地“啊”了一聲。兩個姑娘聽到動靜,輕盈地站了起來,朝安平輕輕點點頭,微微地笑著,一團綠瑩瑩的霞彩把她倆托起,向崗後飄去。

安平醒悟過來,一步跨上前去,抓起姑娘放在大青石上的綠綢包兒,就著月光掀開一看,綠綢包兒裏麵全是飽滿的香瓜種,一粒粒的惹人喜愛。

安平摟著綠綢包兒像摟著寶貝似的在瓜棚裏睡了。睡夢裏,一陣香風飄過,引來了一片綠瑩瑩的光,那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又來了。姑娘笑吟吟地對安平說:“有了好瓜種,你就好好種瓜吧,把你的本領使出來,包你豐收。”安平看著姑娘俊俏的麵容心裏歡喜,大著膽子問了一句:“你和我一塊兒種瓜吧?”姑娘的臉紅了,輕輕地點了一下頭,又輕聲說:“回家說跟你爹聽,到崗後那兩棵美人鬆下,喊一聲‘綠衣姑娘’,我就出來迎你。”說完踏著一朵綠霞過崗去了。

安平醒來天已亮了,想想夢裏的事,疑疑惑惑的,看著手裏的綠綢包兒,這才知是真的,急忙下山去了。回到家,一五一十地說給爹爹聽,爹爹高興得直咧嘴樂。

安平和綠衣姑娘成親了。轉過年,春暖花開,安平和綠衣姑娘開始種瓜了。忙了一春又一夏,又到了下瓜的時候。這年瓜長得可真勻溜,個兒不大不小,個個香氣撲鼻,吃一口蜜蜜甜甜的,惹得地邊樹上鬆鼠跳,山雀叫……

這一天,下了頭盆瓜,安平挑了一挑去了集市。這一下可轟動了整個集市,這瓜不用說吃,看著也舒坦;中不溜的個兒,綠瑩瑩的帶著幾道淺黃色的紋路,柔和水靈,百十步內都能聞到香氣,吃一口更是蜜樣甜。裏三層外三層的人,都嚷著買瓜,不大工夫這瓜就賣完了。買著的盼著再來,沒買著的更是心急。有幾個年輕些的幹脆要跟著到瓜地去,安平樂嗬嗬地答應了。安平對人熱情,和這幫人又說又笑,高高興興地向瓜地走去。這夥人裏,有一個是本地最大財東家的管賬先生。他吃了瓜後感到十分奇怪:這地方從來沒看到過這樣美的瓜,這個小夥子賣完瓜,渾身還留著香氣哩!他想看個明白。

大家好歹走到了瓜地,個個累得在喘粗氣。隻有安平臉不紅,氣不喘,平靜地笑著,招待大家吃瓜。那時候了瓜地有個規矩,吃瓜管飽。綠衣姑娘把香瓜擺在大夥兒麵前,大夥兒品嚐著香甜的瓜兒,讚不絕口。管賬先生也假裝吃瓜,心裏可合計開了:這小媳婦天仙似的,和這小夥兒一樣,都香噴噴的,可不是凡人!這瓜也不是一般的香瓜,而是仙瓜了。老財東要有這麼塊瓜地可就發大財了,我也能沾光……想到這裏,賬房先生樂滋滋的,急著要回去。大家吃飽了瓜,道了謝,又買了些瓜帶上,下山了。賬房先生急忙趕回來對財東一說,可把財東樂壞了。財東接過賬房先生捧上的香瓜一嚐,更急得不得了,一心想把瓜園霸過來。

再說安平這幾天是一天一趟到集市賣瓜,這一帶的百姓可有了口福。吃了這香瓜止渴生津,和胃清痰,因此安平哪次下山,都圍滿了買主。這一天,集市上早有人等著買瓜了,老遠見安平又挑瓜來了,大家歡歡喜喜地圍上了安平。這時,賬房先生扒拉開人群,上前扯住安平的袖子:“賣瓜的,你這瓜打哪弄來的?”一個調皮的小夥給回答了:“地裏種的唄!”賬房先生又問:“好,地裏種的,你在哪塊地裏種的?”安平是個老實人,誠實地說:“老嶺下的東山坡上。”賬房先生嘿嘿一笑:“你知道那地是誰的嗎?”安平可急了:“我自己開的呀!”賬房先生橫著臉兒說:“鳥兒飛三天,落腳的哪座山不是老東家的;壯漢走三天,哪塊地不是老東家的?你偷開了老東家的山,偷種了老東家的地,這還了得!老東家說了,地收回自種!”安平一聽氣極了:“你們太霸道了!”賬房先生說:“說霸道就霸道,來人哪!先把瓜挑子奪過來!”隨著這一聲呼喊,從人群中鑽出幾個早等著的壯漢,來搶瓜挑。安平一看不好,撇了瓜挑,撒腿就往回跑。

安平回到瓜棚一說,綠衣姑娘微微一笑,一點也不急。不大會兒工夫,賬房先生扶著老財東爬上了山窪窪。老財東和賬房先生先叫人搶下窩棚前晾著的香瓜籽,綠衣姑娘沒有動一動;老財東又奔到瓜地裏吆喝狗腿們搗瓜,狗腿子們手拔腳踢,弄得好好一個瓜園藤斷瓜滾。安平再也忍不住了,要衝上去和老財東拚了,綠衣姑娘一揮長袖,一片綠生生的光澤罩住了瓜地,罩住了老財東,罩住了賬房先生和狗腿子們,隻見他們在綠光裏和瓜一起變成了綠石頭。現在,這個山窪窪還是個亂石窖,大的石頭人體大,小的像甜瓜,都綠瑩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