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聽了就說:“如果姑娘信得過我,就把信交給我吧。不過,洞庭湖水那麼深,怎麼才能進得了龍宮呢?”
牧羊姑娘見柳毅一片真誠,就從懷裏取出一封家書和一條紅絲帶子,交給柳毅說:“相公如此義氣,真叫我感激不盡。洞庭湖的君山上,有棵大橘樹,鄉親們喚它做‘社橘’,樹下有一口井,從井裏可以直達龍宮。你把這根絲帶係在樹上,然後在樹上輕輕敲三下,就會有個武士從井底出來,為相公領路。”
柳毅聽了高興地說:“姑娘放心,我一定為你走一趟。”
龍女望著柳毅遠去的背影,心中非常感激。柳毅走了一陣,回頭再看時,已看不見牧羊姑娘,也看不見白色的羊群了,便快馬加鞭往前奔去。
一天,天空裏烏雲翻滾,大雨不停地下著,柳毅好不容易到達了洞庭湖邊。他顧不上連日趕路的勞苦,立即雇了隻小船,冒雨駛向君山。登上山後,他果然找到了那棵大橘樹,連忙取出紅絲帶子係在樹上,接著就在樹上敲了三下。忽然間,湖水咆哮起來了,井水沸騰起來了,一個身穿銀甲、手舉一對青霜寶劍的武士從井裏跳出來,對著柳毅吼道:“你是誰?來幹什麼的?”
柳毅把三公主在涇陽受苦的事向武士說了一遍。那武士聽了,對柳毅說:“請相公閉上眼睛,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帶你去見龍君。”
柳毅閉上眼睛,隻聽得耳邊波翻浪滾,流水嘩嘩,身子也飄了起來。沒有多久,又聽見武士叫他睜開眼睛。柳毅睜眼一看,眼前是一座雄偉壯麗的水晶宮殿。武士要他在殿門口稍等片刻,他就站在那裏等候。
不一會兒,武士出來領著柳毅進了龍宮。這時從屏風後麵走出一位身著紫色蟒袍,手扶龍頭拐杖的老翁。柳毅知道這就是龍君了,趕忙上前拜見,呈上龍女托他帶的家書。龍君一邊看信,一邊哭了起來,旁邊的侍衛、龍女們也都跟著哭了起來。忽然,一聲巨響,震得宮殿直搖晃,柳毅抬頭一看,隻見一條千尺長的火龍,兩隻腳盆大的眼睛,閃爍著烤人的火光,全身鱗片噴射出熊熊烈火,血盆大口吞吐著濃雲烏煙,掄起一對木桶大的銅錘騰空而去。洞庭龍君告訴柳毅:“相公不必害怕,這是我的親弟弟——火龍錢塘龍君,他性情暴躁,心地耿直。剛才聽見相公說到我女兒在涇陽受的苦楚,他氣不過,前去搭救侄女去了。”
柳毅想到自己已經把信帶到,就請龍君派人送他上岸。
龍君說:“相公,你是我女兒的恩人,我們還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呢,怎麼能讓你立刻就走呢。再等一會兒,我弟弟馬上就會把我女兒搭救回來的。”
果然,沒等多久,洞庭龍君拉著柳毅走出宮門,指著天上一片彩雲說:“你看,我弟弟把我女兒救回來了。”
柳毅抬頭望去,隻見那片彩雲上麵,立著個威武的將軍,扶著牧羊姑娘飄然降落下來了。
洞庭龍君看見女兒滿身鞭痕,衣衫襤褸,把她抱在懷裏痛哭起來。站在一旁的柳毅見此情景也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洞庭龍君為了感謝柳毅,便在靈虛殿上擺起筵席。龍女見了柳毅,心裏真有說不出的高興。第二天,錢塘龍君又在凝碧宮裏宴請柳毅。飲過幾杯之後,他問柳毅:“請問相公今年有多大年紀了?可曾成家?”
柳毅忙答道:“小生今年剛滿二十,家中隻有一個老母。隻因家境貧寒,功名未就,故此不敢娶妻。”
“我侄女在涇陽受難,幸得相公跋涉千裏,代傳家書,才得脫險回家。相公,你對我家真可以說是恩重如山了,我想將她許配給相公,不知相公意下如何?”
柳毅覺得為別人解難不應該圖什麼報答,況且像這樣的龍女,一個凡人也實在相配不上,便再三婉言辭卻。洞庭龍君和錢塘龍君見他這樣說,也就不好勉強。第二天,洞庭龍君給柳毅一箱碧玉,錢塘龍君送柳毅一盤砂金,老夫人又贈他幾箱珠寶,還派了幾名武士,從君山泉井上岸,一直把柳毅送到家裏。
自從柳毅離了龍宮,龍女就陷入了對他的深深思念中。而柳毅回到家裏,也日夜思念著龍宮裏的三公主,後悔自己當時不該拒絕婚事,不該那麼快離開龍宮。
不久,有個人來給柳毅說媒,柳毅婉言拒絕了。那媒人卻再三央求說:“這門親事你可莫錯過啦,她是範陽盧浩的獨生女,聰明賢良,誰不愛慕呀!隻是如今父親出家當和尚去了,母親也隻好改嫁了,丟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怪可憐的。相公不信,先打聽打聽再說吧。”
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也都勸柳毅應允這門親事,加上他母親更是十分讚許,柳毅才答應了。結婚那天晚上,柳毅輕輕揭開新娘子頭上的紅綢麵巾,細細一看,這位新娘竟和他日思夜想的洞庭龍女長相一模一樣,心裏覺得好生奇怪,可又不敢冒冒失失地問新娘。倒是新娘看見柳毅那種又喜又驚的神色,搶先低聲問道:“相公還記得在涇陽請你代傳家書的牧羊姑娘嗎?還記得錢塘龍君說媒的事嗎?”
“記得,記得,我替那牧羊姑娘帶信回家的事終生難忘,怎麼會不記得呢?可是你又怎麼認得她的呢?”
“相公,如今也用不著再瞞你了,我就是那個牧羊的龍女。相公幫我千裏傳書,你那一片赤誠,我哪會忘記呢?在龍宮的時候我叔父曾經向相公提過婚事,相公當時沒答應。從那以後,我就神思憂鬱,總是想念相公,心裏早已立下誌願,除了相公,再也不提婚事,甘願在龍宮打一世單身。後來想起相公必定和我一樣孤單可憐,因此化做盧氏女子來和相公成親。”
柳毅見龍女如此深情,對她更加疼愛。從此,他們便成了夫妻,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一年以後柳毅的母親去世了,夫妻倆便一同回到洞庭龍宮去了。
後來,洞庭君龍老了,便把王位讓給了柳毅,柳毅成了洞庭湖的水王。人們感動於柳毅傳書,便把君山那口泉井取名為“柳毅井”。直到如今,井口上還立著威武的海神,護衛著這對恩愛夫妻的美滿生活。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一起來猜謎語吧:
冬天蟠龍臥,夏天枝葉開,龍須往上長,珍珠往下排。(打一植物)【謎底:葡萄】
水上生個鈴,搖搖沒有聲,仔細看一看,滿臉大眼睛。(打一植物)【謎底:蓮蓬】
兩葉花四朵,顏色白又黃,一年開一次,八月放異香。(打一植物)【謎底:桂花】
237.熱河泉
很早以前,在一條山溝溝裏有個老中醫,姓濟名眾生。老中醫大半輩子沒兒沒女,年過花甲才得了一個兒子,取名善童。
濟善童天生聰明伶俐,六歲開始讀書,九歲就會寫文章,十一歲跟著父親學醫道,十二歲就會診脈、開方。他十五歲那年,天遭荒旱,瘟疫流行,老中醫夫妻雙雙病故。濟眾生臨終前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道:“兒呀,咱祖祖輩輩行醫,一向是以治病救人為本,你要時時事事為鄉鄰著想,早日幫他們解除病患之苦,我也就含笑九泉啦。”
濟善童把二老發喪後,牢記父親的囑咐,起早睡晚,天天跋山涉水給鄉鄰們治病。一天、兩天……日子一久,家中存的一些丸、散、膏、丹和能治瘟疫的諸味草藥都用光了。於是濟善童便背著荊條筐,扛著鎬頭,帶著幹糧到深山裏去挖藥。時間長了,鄰近的山山嶺嶺、溝溝窪窪的藥也都被他挖完了。於是他就又往遠處去找。稍遠的山山窪窪又都挖完了,他就往更遠的地方去找。一天,他來到一個懸崖石洞下,由於連日勞累,再也走不動了,就坐下歇息。誰知兩眼一閉就呼嚕呼嚕打起鼾來。
朦朧間,有一位白發老人,拄著龍頭拐杖來到他的跟前。老人用手撚著白胡子,微微的笑著說:“小夥子,老實告訴你吧,單靠這山上的幾味草藥,是不能治好瘟疫的,非要用‘無根水’作藥引才能解除這場災難啊!”
“老爺爺,到哪裏去找‘無根水’呀?”濟善童忙問。
白發老人說:“這‘無根水’是盤古開天辟地時,收日月之精華,采天地之靈氣,精心苦煉而成的,它有九九還陽之功。要找‘無根水’就得不怕苦難才行啊!”
沒等老人說完,濟善童就說:“隻要能治好鄉親們的病,我什麼都不怕!”
“好啊,小夥子!就憑你這顆勇敢、善良的心,一定能找到‘無根水’。”白發老人一邊說一邊遞給濟善童一把金鑰匙,“你帶上它走吧,等見到車上牆、牛上樹的時候就別走了,去問一位帶鐵帽子的人,他什麼都會告訴你的。”白發老人說完就不見了。濟善童還想問個明白,一著急,醒了,原來是一場夢。他揉揉眼睛站起來,四下瞧瞧,什麼也沒有。這時一隻花脖雀從遠處飛來,落在他旁邊的一棵小樹上了。花脖雀低下頭,對濟善童翹翹尾巴。濟善童奇怪地仰起臉看著它,不由得張開了嘴。忽然,花脖雀飛到善童頭上,一張嘴,一個小東西正好落在他嘴裏。濟善童從嘴裏吐出那東西一看,是顆世上罕見的大白桑椹。聞一聞,清香撲鼻;嚐一嚐,香甜可口,他一下就把桑椹吃下肚去了。說來真怪,一顆桑椹吞下肚,不但立刻覺得不渴不餓了,而且渾身還有股使不完的勁兒。他一高興,就想對花脖雀說句感謝的話,剛一張嘴花脖雀猛然調過頭來屙了一泡屎,不歪不斜,正好掉在善童嘴裏。善童一惡心,哇地一聲又吐了出來。咦!原來是把金光閃閃的鑰匙。濟善童拾起金鑰匙,高高興興地背著筐子,扛上鎬,就去找那寶貴的無根水了。
濟善童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遠,來到一個山坡下。隻見那裏有一間茅草房,東山牆上長著一棵大歪脖樹,一摟多粗的樹幹緊貼著土坎子,一頭小黃牛正在上麵吃白菜葉子;西山牆上掛著紡車。善童一想,這不正是白發老人說的車上牆、牛上樹嗎!他立刻收住腳往四下一看,隻見小屋前坐著一位光著膀子的老頭,一個討飯用的小鐵盆兒沒處放,扣在腦袋上。濟善童走上前,給老人施了個禮,說:“老爺爺,您好!”老人瞟一眼善童,沒吱聲。濟善童一看老人沒有吱聲,就又問了一句。老人這才笑笑問:“小夥子!你是問路?還是求助呢?”
善童說明來曆,老人指點說:“過了前麵的大嶺,有一片望不到邊的樹林子,樹林子中間有座四十九尺高、四十九丈長的土山,山上長著四十九種花,花叢中有九條毒蛇。你趕跑毒蛇,挖開土山,有一個石門,打開石門往裏走四十九步,就會看到那裏放著四十九個銀盆、一口金鍋和一座金灶,金鍋裏有四十九顆寶珠、一把金勺;再往裏走四十九步,又會看到那裏放著一隻四十九個耳朵的蓮花琉璃寶缸,缸裏就是那取用不盡的無根水。你把那四十九顆寶珠,放在四十九個銀盆裏,把金鍋安在金灶上,用金勺舀上四十九勺無根水,燒開四十九次,先倒在第一個銀盆,再從第一個銀盆倒到第二個銀盆裏……一直倒過四十九個銀盆,滾開的無根水漸漸涼了,就可以送出洞外服用了。”
善童謝過老人,按老人指點的方向,果然找到了那座花山。剛爬到山上,猛然風聲大作,從花叢中躥出九條碗口粗的蛇,吐著信子向他撲來。善童忙放下背筐,掄起鎬頭迎戰。蛇噴射出一團團藍色毒氣圍著善童,善童感到一陣陣頭暈,鼻孔裏流出了血,一頭栽倒在地上。九條毒蛇見善童倒地,便一齊擁上要吞吃他。這時隻見善童身上那把金鑰匙放射出一道道金光,照得毒蛇一個個騰空而起,飛向九個方位落下,隻能遠遠地望著善童不敢靠近。善童醒來,照著土山掄起鎬頭就挖。挖呀,挖呀,不知挖了多長時間,他困倦得一點勁兒也沒有了,身子不由自主地一歪,倒在地上就睡著了。
這時花脖雀領來了獾子、貉子、田鼠、螞蟻,幫著挖山。等善童醒來時,一個三尺寬、五尺高的石門已經挖出來了。善童還沒來得及說句話,花脖雀一展翅飛走了。
善童用金鑰匙打開石門,忽然一陣冷風撲出來。善童閃在一旁,定睛往裏一瞧,一條海碗口粗的巨蟒橫在洞口。善童掄起鎬頭就跟大蟒鬥上了,整整大戰四十九個回合,才把大蟒打翻在地——原來是一根四十九尺長的竹筒子。善童往洞裏一瞧,與老人說的一般無二。他按照法子把水燒開,倒騰了四十九遍,把不涼不熱的無根水倒進竹筒,人們在外邊就可以取到稱心如意的藥引子了。
鄉親們有了無根水作藥引子,很快病就治好了。消息傳遍了四鄉八裏,大家都紛紛來取無根水,用無根水治病的消息,也傳到了皇帝那裏。貪心不足的皇帝要獨霸無根水,就帶上了兵丁來搶蓮花琉璃缸。善童堵在洞口不讓進去,和兵丁打了起來。但寡不敵眾,他在萬不得已時,隻得把石門關了。這下可苦惱了皇帝,他命令兵丁用土把洞口堵死。從此,善童就再也沒有出來。善童被堵在洞裏,他心裏還是想著鄉親們治病的事,他在洞裏仍然不停地往外送無根水。無根水從洞裏流出來,彙成一個熱水泉,泉滿外溢,形成一條熱水河,後來人們把熱水河和熱水泉聯在一起,就稱做“熱河泉”了。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來讀一首詩吧:
古郎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碧雲端。
238.寶口袋
不知在多少年前,有一對年輕的夫妻,住在山溝裏的一間小草房裏。因為家窮,小夫妻倆每天都要打兩背夾的柴禾,背到市上賣。
有一天,小夫妻倆從山上打回兩背夾的柴禾。他們把一背夾柴禾放在當院,打算第二天早晨扛到街市上,換幾文錢回來買米,另一背夾柴禾留著自家燒。誰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想要賣的那一背夾柴禾不見了,實在沒法,隻好把留著自個家燒的那背夾柴禾賣掉。
第二天,他倆照樣又打了兩背夾柴禾,照樣是放在當院一背夾柴禾,打算第二天早起背到街市上賣;另一背夾柴禾留著自個家裏燒。可是隔了一宿,院裏的那背夾柴又不見了!第三天還是這樣,第四天也是這樣。丈夫覺得很奇怪。
第五天,他便把放在院裏打算要賣的那背夾柴禾中留個空膛,他自己鑽進裏邊藏好,跟前幾次放在院裏的背夾柴禾一模一樣。誰想半夜裏,從天上搭拉下一條大繩,往這一背夾柴禾上一掛,就把柴禾拽上天了。打柴人也就跟著一起上了天。在天上一個慈祥的白頭發老人打開了柴禾,他看見裏麵有個人,便問:“人家一天隻打一背夾柴禾,你為啥打兩背夾呢?”
打柴人鞠了一躬說道:“家裏實在太窮了,我和妻子每天打兩背夾柴,一背夾自個家裏燒,一背夾背到街市上賣,也好換點錢買米熬粥喝呀!”
老人聽了,嗬嗬笑起來,然後親熱地對打柴人說:“早就知道你倆是一對勤儉又好心的夫妻。我送給你們倆一件寶物,拿回去過日子吧!”
一會兒,走來七個天女給他引路,把他領進了一座金翅金鱗的琉璃宮殿。這宮殿非常明亮,一進去都睜不開眼睛!那裏邊擺著各式各樣叫不上名字的寶物。有一間屋子裏,牆上掛著各式各樣的袋子。天女告訴他:“你要什麼樣的?隨便挑一個拿回去吧!”
打柴人高興極了,他說:“我要個裝滿財寶的!就把那個又圓又鼓的袋子給我吧!”他挑個最大的,摘下來了。
這時,那個白發老人從門外進來了,板著臉對他說:“不行!給你個空的吧。你一天可以從裏麵拿出一兩銀子,多拿可不行啊!”
打柴人隻好答應一聲,便拿著那個空著的袋子,回到了大地上。
到家以後,打柴人把袋子交給了妻子,把前前後後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對妻子說了,妻子聽了也非常高興。他倆白天照舊去打柴,晚上回來,關上房門,打開了袋子,就嘡啷一聲,掉出一錠銀子,托在手心裏掂一掂,足有一兩重。每天都是這樣,不多不少隻掉出一兩銀子。妻子就都把它們積攢起來了。
慢慢地,打柴人就開始說了:“咱們買條耕牛吧!”
妻子不同意。過些日子,打柴人又說:“買幾畝地吧!”
妻子也不同意。再過些天,妻子說:“咱倆蓋間茅草房吧!”
打柴人心裏正想把積攢起來的銀子花掉,就說:“咱們有那麼多的銀子,還是蓋高樓大瓦房吧!”
妻子拗不過打柴人,便隻好依從了。
打柴人把銀子拿去買磚瓦了,拿去雇木瓦匠了,又拿去買木料了。打這兒起,他倆誰也不進山砍柴了。積攢起來的銀子,眼看快花光了,可是新房還沒蓋起來,打柴人心裏早就有了新的打算:“不會叫袋子多掉些銀子嗎?”於是他瞞著妻子又打開了袋子,一錠雪白的銀子,嘡啷一聲掉在地上了,又打開一次,又掉出了一錠。連著打開三次,打柴人連著得了三錠雪白的銀子。他一想:這樣連著向袋子要銀子,那沒修完的高樓大瓦房,不就修起來了嗎?這時,他早都把老人囑咐的話忘得一幹二淨。誰知當他第四次再打開時,袋子變得空空的,再也不往外掉銀子了。再看看自己那座沒蓋完的高樓大瓦房,也早就不見了蹤影。眼前,還是他原先住的那間破草房。
打柴人對著破草房很傷心,妻子過來勸他道:“咱們不能靠天上的袋子吃飯,那是靠不住的,咱倆還是進山去砍柴吧!”
從這天起,小夫妻倆又重新背起背夾子,到山裏勤勤懇懇砍柴了。不久他們就漸漸地過上了好日子。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一起來猜謎語吧:
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裏冰霜。(打一物)【謎底:冰箱】
人脫衣服,它穿衣服,人脫帽子,它戴帽子。(打一物)【謎底:衣帽架】
兩隻小口袋,天天隨身帶,要是少一隻,就把人笑壞。(打一物)【謎底:襪子】
239.三塊寶石
從前,世上隻有紅豆、綠豆、黑豆,沒有黃豆,那黃豆是怎麼來的呢?
有一個叫山娃的小夥子,從小死了爹媽,沒房沒地,靠給財主馮二放牛度日,他從天明到天黑,一年四季,風吹雨淋,挨打挨罵,受不盡的苦難和折磨,一天,牛在山上吃草,他坐在山石上,聽著小鳥啾啾歌唱,心想:“我要能有把鐮刀砍柴賣錢,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就好了。夜晚,他躺在牛棚裏,望著星星閃閃爍爍,又想,我要能有間房子,就不用在這兒挨凍受苦啦!”
這天,山娃把牛趕上山,自己躺在草叢裏曬太陽,聽著小鳥歡樂的歌唱,又不由甜滋滋地想起來。想著想著,忽然麵前升起一道白光,白光裏站著一個白發白須的老人,朝著山娃微微地笑著。山娃忙爬起來,剛要說話,卻被老人搶了先:“孩子,不用說了,你心裏想的什麼我都知道。”老人說著,伸開左手,隻見手掌上有三塊小石頭,雪白放光,耀得山娃眼都眯起來了。
“這是三塊寶石,向它要什麼它能給什麼。我見你勤勞老實才送給你的。”老人拍了拍山娃的肩膀,接著說,“可有一條要記住,每一塊寶石隻能給你一件東西,千萬揀那頂要緊的要。”說完,便把三塊寶石放到了山娃的手裏,山娃又驚又喜,才要道謝,一眨眼,老人不見了,他想張口喊,忽然一下子醒了——原來是個夢呀!
山娃坐起來,覺得手心裏有樣東西,伸開手一看,嗬!真的是三塊寶石,雪白放光,耀得眼都睜不開。他高興得一蹦老高,不由得想起老人囑咐的話,對於我,頂要緊的是什麼呢?當然是鐮刀、房屋啦!於是,他手托寶石,說道:“我山娃給財主放了十五年牛,自己連根牛毛也沒有,我想要把鐮刀,砍柴買米,靠自己的兩手過日子。”
山娃的話音剛落,“哧”的一道白光,一塊寶石飛走了,接著,地上出現了一把鋥明雪亮的彎月鐮。
山娃趕著牛到了山下,揀了平坦向陽的地方。又手托寶石說道:“我山娃打記事那天起,夜晚都是和牛做伴,我想要間屋子,好有個安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