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善讀書,享世間清福。書是人類的良師益友,是人類心靈空間的展現,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自然是能讓人增加智慧與才幹,讓人學會改造自然、增強自己的本領。
古人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代人除了從書中獲取知識外,還把讀書當作一種消遣和休閑方式。因為讀書可以讓人陶冶情操,又可以讓人忘掉一切煩惱與不快。“為善最樂,讀書最佳”,可見讀書是人生樂趣的最高境界。
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的航標燈,它能夠在我們困惑糊塗時指點迷津,在我們迷茫危急時解除煩惱,在我們空虛無聊時充實大腦。
讀好書就像是和最優秀的人交談。工作中,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不妨找本自己喜歡的書,專心去讀,去和書中的主人公對話,向他們訴說你的苦楚與無奈;生活中,當我們寂寞難耐時,不妨伴著雨聲,打開一本書,從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喜好讀書是好習慣,然而喜讀書還要善讀書,善讀書還要善用書。讀書要有所選擇,漫無目標、無書不讀的人,他們的知識很難精湛。讀書無選擇,便隻能當一個書架,你放上什麼書,它便容納什麼書。讀書就像交友一樣,有的書可以成為無所不談的知己,而有的書則可以精略瀏覽,有的書則需敬而遠之。
此外,讀書貴有疑,不能完全相信書中所講,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古人有言:“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讀書既要有所獲,又要有所思,有所疑,這才符合認知的過程。
善於讀書的人,會把書讀活、用活,而不是條條照搬。畢竟讀書的最終目的是學會更好地做人,是學會把生活過得更好,而不能死讀書、讀死書。
世間最為淵博的書籍莫過於人生,讀書的最高境界便是能參悟出人生的真諦。讀有字書可以讓人增長學問,而讀懂人生這本無字書,則可以增長智慧,可以讓人快樂富足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