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首先說,央視這麼大一傳媒單位,能創造一個平台,搞相聲大賽,非常好,說明相聲還有人惦記著,這是沒錯的。但怎麼搞,裏邊有學問。相聲本身沒法比,不像舉重,你舉三十斤,我舉六十斤,你就是不如我!相聲不同。我說《賣布頭》,你說《報菜名》,誰好?沒有客觀標準嘛!相當於麵包和饅頭比賽,就有愛吃不愛吃的,這玩意兒熱鬧熱鬧得了,不宜深談。包括春節晚會也是如此。咱實話實說,我也是做節目的,太了解了,這麼大的晚會眾口難調,出了任何毛病誰也擔當不起,謹慎對演員也很自然。中國人的最大特點是不招遙。你看外國那些街頭小幽默,惡作劇,看完大夥兒都樂,這也就是在國外,在中國,一天得打六回!你憑嘛拿我慪?咱歸派出所吧(笑)!對善意的諷刺缺乏心理承受力,每人心裏裝的東西太多了,唯獨平和太少!
老杜:你打算上央視春晚嗎?
郭德綱:這個不好說。也許我哪天上那當導演去(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夫人是挺低調的一個人
老杜:我注意到,這次來津錄節目,你和於謙都是偕夫人一起來的,能談談夫人嗎?
郭德綱:我太太是挺低調的一個人,從來不願拋頭露麵。這麼多年,我們一起隻做過一期“夫妻劇場”,當時那位小編導天天找,弄得我不好意思了,才答應了。我們都是天津人,與天津台合作特別好。我太太以前是唱京韻大鼓的,多少年不唱了,這回要唱一段。這麼多年,太太為德雲社,為相聲事業付出很多,我很感激她。她常從北京帶孩子過來玩,探親訪友,逛逛商場,車錢花了不少,給鐵路交通作了不少貢獻(笑)!
)第七節 楊議:將快樂進行到底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夜。當楊議如約來到天津五大道附近一家咖啡廳時,引起周圍一陣竊竊私語:“瞧,楊光!”
此刻,暖意融融的包間的平板電視中,剛剛響起《楊光的快樂生活》的片頭曲,於是我們邊看電視,邊聊天,主題便是這部已成為津味幽默文化品牌的輕喜劇,主角便是將相聲舞台“搬”上熒屏的著名笑星楊少華楊議父子。
這座城市就是“楊光”的攝影棚
擺在老杜麵前的是央視索福瑞天津地區電視劇收視排行榜,《楊光4》以平均11.3%的收視率高居榜首,與播出後廣受好評的《金婚》難分伯仲!難怪《楊光4》開播之前,楊議便誇下海口:“《楊光4》比前三部都好看,如果收視率超不過前三部——那是不可能的!”
《楊光4》剛一播完,《楊光3》便“經典回顧”,接下來是《楊光2》《楊光1》,欲讓廣大觀眾在整個春節期間都沉浸“楊氏幽默”的氛圍中。談起《楊光》的成功,楊議深情感謝天津的父老鄉親,感謝有文化眼光的企業家,感謝把他扶上馬的天津電視台,然後吐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座城市就好像我們《楊光》的攝影棚。”“我們無論走到哪兒,用誰家的景,沒有不支持的。夏天拍戲,附近居民給我們熬綠豆湯,請我們到家裏吃飯,不去,就把飯菜端下來……”更尤令楊議感動的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被兒子用輪椅推到拍攝現場,非要看看屏幕下的楊光“長得嘛樣兒”,然後摸摸他的臉說:“太愛(耐)人啦!”他在存車場存車時,看車的大爺不但免費,而且豎起大拇指:“楊議,你可是咱天津的寶貝兒呀!”
《楊光》還通過天津衛視走向全國。在外地,一提到津味電視劇,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楊光”以及他那口“逗哏兒”的天津方言。有意思的是,喜歡楊光的不僅是平頭百姓,許多公司白領,文化人甚至官員都被它逗得樂翻了天。
押上房子汽車“學徒”終成正果
楊議,一位知名相聲演員,自從拍了《楊光》後,便添了一堆新頭銜:製片人、導演、主演、主唱,身兼數職,忙得連手機都不敢開了。“開始咱是外行,隻知道看電視時褒貶別人,輪到自己拍戲,那感覺就完全不同了。”楊議回首往事感慨萬分,“為了拍《楊光》,我把房子汽車都押上了,還瞞著我媳婦……”
回憶《楊光》的創作起因,楊議說他在央視做節目時,邂逅中國首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的導演英達,聊天時英達建議他拍一部津味幽默情景喜劇。楊議找了幾個能寫的哥們兒一起攢劇本,最初劇名叫《津哥》,主角叫楊聰。後來覺得別扭,才改為《楊光的快樂生活》。為了再現天津地域特色,他又突破情景喜劇的空間局限,從室內“折騰”到胡同裏、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