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夏天,唐伯虎與祝枝山郊遊。當時一些農夫正忙著插秧,一些農夫正在車水。唐伯虎看著農夫車水,看了又看。忽地,祝枝山對唐伯虎說道:“賢弟,這水車很有意思,我有一上聯,請你來對。”說完便吟出上聯: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上聯用頂針續麻法,前一詞的末字與後詞的首字相同,若要對出下聯,必要下一番工夫。但這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實至名歸,他稍想一想,便對出下聯: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祝枝山聽後,大叫其妙。
■皆無從考出妙聯
紀曉嵐滿腹經綸,才高八鬥,乾隆很想出個題難為他一下,以壓壓他的才氣。有一天,君臣來到關帝廟,乾隆忽然靈機一動,想出了個怪題,對紀曉嵐說:“紀愛卿,關武帝君是個大忠大義之人,歌頌他的聯語隨處可見,可是從沒有見過吟詠他妻子的對聯。朕命你吟出一聯,頌揚關夫人的品德。”
此題的確很難,因為不論史書《三國誌》,還是小說《三國演義》,都隻字未提這個關夫人。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材料,如何“歌功頌德”呢?不過,紀曉嵐畢竟是紀曉嵐。隻見他略一思索,就吟了出來:
生何年,歿何月,皆無從考;
夫盡忠,子盡孝,豈不謂賢?
妙!關夫人的事跡,書無所載,史無從查,自然是生和死“皆無從考”了,然而,既然其夫大忠,其子大孝,那麼她理所當然可以稱為“賢”了。乾隆皇帝聽後龍心大悅,重賞了紀曉嵐。
■張居正吃大虧
明朝嘉靖年間,據傳張居正與艾自修同科中舉,但艾自修是倒數第一名。一次閑談中,張居正隨隨便便地對艾自修說,今有半聯請教:
艾自修,自修沒自修,白麵書生背虎榜;
“虎榜”即是末名。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居正說完就完,但這半副笑聯卻始終似石頭般壓在艾自修的心中,使他處處發憤,時刻留意張居正的一舉一動,以便尋得下半聯報仇雪恨。
萬曆初年,神宗年幼,國事由張居正主持,大權在握,顯赫一時。但人也有倒黴的時候。一天清早,天剛蒙蒙亮,艾自修想在上朝前拜訪張居正,便來到張府。
家人告訴說張居正在花園裏,艾自修便徑直走到花園,見張居正在一假山旁,但眨眼之間就消失了。艾自修怕出意外,急急跑去,隻見一塊石板剛剛蓋上,還有一截被卡住的袍角正往裏縮。艾靈機一動,抽出佩劍割下袍角,離開了花園。
這天早朝張居正沒來,艾自修心想,他到哪裏去了呢?為了揭開這個謎,艾自修找了一個機會,從那石板洞裏鑽進去,原來是一條暗道,出口恰是太後娘娘的臥室。
艾自修此時心裏有了底,久久壓在他心頭的那半副對聯終於有了。於是,他把下聯寫在黃絹上,並用它包了張居正的袍角,呈給了神宗皇帝。
神宗打開絲絹,先見袍角,再看絹上寫道:
張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先不說龍顏如何大怒,且說對聯的巧妙。這是一副複字聯,以雙方的名字重複,寓意自然,平仄恰當,特別是後麵的“白麵”對“黑心”,“虎榜”對“龍床”,可謂絕對了。
■尼庵聯趣
古時,閩南有一“清德庵”,尼庵女住持十分重視庵裏的楹聯,每年總要差小尼請賈秀才撰聯張貼,潤筆費十兩銀子。
有一年,清德庵改建一新,好生氣派,尼庵住持決意在門前刻下一副永久的對聯,為清德庵增輝,於是親自到賈秀才書齋相議寫聯一事。
賈秀才是個見財路才開的人物,他開口要一百兩銀子。尼庵住持一口答應,並要求賈秀才根據庵前新開辟的大道和新庵巧奪天工的兩扇大門撰聯,賈秀才滿口應允。
尼庵住持旋即回庵,差小尼送上一百兩銀子。哪想到小尼路上思忖:“往年僅送十兩,今年竟送一百兩,定是住持搞錯了賬。”於是便幹起掩耳盜鈴的勾當,從中扣了50兩中飽私囊。
賈秀才接了50兩銀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令小尼明早來取聯。
翌日,小尼順利把聯取回,正忙於誦經的住持令其鳴炮貼聯,並請來四方僧徒觀光,意在鄭重其事。誰知對聯貼後,令人費解,觀者議論紛紛。女住持聞知,親臨觀看,竟然寫著:
一道直直,
兩扇開開。
住持觀後滿臉烏雲,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都說不像對聯,有辱清德庵雅氣,住持若芒針在背,遂喚小尼問個是非,小尼見馬腳已露,便和盤托出偷銀醜事。
主持責令小尼上門賠罪,並請來秀才改聯。賈秀才來到庵前,拂袖揮毫,在左聯添上“西天路”,右聯加上“佛地門”,一幅巧妙對聯即成:
一道直直西天路,
兩扇開開佛地門。
觀者無不翹指叫絕。
■包公智破迷案
新婚之夜,新娘想和自己的夫君開個玩笑,便隔著房門對新郎說:“我出一句上聯,你來對下聯,對出來方能入洞房。”接著便出了上聯:
點燈登閣各攻書;
新郎年輕氣盛,書生氣十足,在門外苦苦思索了很久,也沒有對出下句,竟賭氣離家去了學堂。
第二天清晨,新娘早起出門,發現新郎坐在門廳裏,愁眉不展,仍在為對不出對聯而發愁呢。新娘不禁笑道:“你昨夜獨自在院內的梧桐樹下徘徊良久,後來終得佳句,不是已經對給我聽了嗎?”
新郎一聽此話,吃驚地說:“我昨夜因對不上對句,一氣之下跑到學堂裏過的夜,並沒有回家,怎麼說對上了呢?”
新娘聽後,也大吃一驚,回憶起昨夜的情景,方知昨夜引狼入室,被壞人鑽了空子,失去貞操,不禁悔恨交加,一氣之下竟懸梁自盡了。
包公聽後,深感事關重大,便決定留下來細細查訪。第二天早晨,包公馬上令人上街貼出告示,張榜招賢,說是開封府要在本地招考一名有才學的書生,到開封府任職,歡迎有誌者到府衙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