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爺說的沒錯,一個不剩,那女人出手太狠了!蒙古族老鄉說她簡直就是惡魔,不費吹灰之力,簡直就跟捏死臭蟲一樣把那幾個知青就全都解決了,他們都沒來得及開槍啊!而且最詭異的是……”
“是什麼?劉麻子,那女人是不是把手放在了他們頭頂,然後那些知青臉色越來越白最後沒有任何血色了?”馬四海好像早就判斷出了那女人的招數。
“對對對,師叔好見識,老鄉就是這麼說的。那女人看這蒙古族老鄉還算老實,便囑咐他這事日後不許再跟任何人提起過,然後送了他這把古刀,說這把刀拿到市麵上能換兩年的糧票。”
“拿來,我看看。”馬四海接過了那把古拙的彎刀。
這把刀真是好刀,別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歲月,可表麵上一點鏽跡也沒有。大約三尺來長,刀身彎曲呈月牙形,刀刃上側刻著幾個胡文,刀把是用馬尾棕毛纏死的。對著頭頂的太陽一照都反著賊光,可見時隔千年依舊是殺人的利器。
“是鮮卑文。”馬四海眼力獨到。
“小爺,我師父不是留給你一把短刀嘛?你拿出來跟這把胡刀對砍一下看看是什麼結果。”馬四海建議。
“爺爺,這有什麼說道嘛?胡人的刀打的再好能有師爺那把好?”馬丫問。
“傻孩子,天下寶刃太多了,虧你還是我憋寶之後呢,爺爺告訴你,這把胡刀據我猜測,很有可能就是鮮卑族首領檀石槐隨身的‘圓月彎刀’,我師父那把短刀固然是世間罕有,可這把圓月彎刀可是陪著檀石槐殺敵無數的寶貝,你們看看這刀口?能想象的出是一千年前的東西嘛?”老爺子雖然還沒有眼見為實,但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判斷,這把刀的來曆肯定跟鮮卑族那位偉大領袖檀石槐有關。
無雙將信將疑,沒親眼看到的都是不靠譜的,自己仗著祖傳的這把寶刀幾次逢凶化吉,在他眼裏太姥爺吳功耀留下的寶刀已經堪比幹將莫邪了。
他抽出靴子裏的寶刀,右手握著那把胡刀,輕輕把兩個刀刃磕碰在一起,立刻就激起一串火花,並且兩把刀身都在微微晃動,同時發出嗡嗡響的龍吟之聲。吳功耀的寶刀削鐵如泥,如果是普通的冰刃這麼一撞,雖說不能將其斬斷吧,最起碼對麵那把的刀刃肯定要卷點。可眼前,兩把寶刀的刀刃竟然都完好無損。
“哇哦……!”眾人異口同聲驚道。
“那女人出手夠闊綽了啊,天啊!竟然真的是檀石槐的圓月彎刀?那個……四海爺爺,我想問……檀石槐是誰呀?”藍彩蝶嘿嘿笑著,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問道。
馬四海告訴他們,這位檀石槐可不是一般人,是鮮卑人最偉大的一位首領,東漢末年時,北方一代都為匈奴的地盤,匈奴人好戰,趁著大漢江山動搖之際頻頻南侵。而當時鮮卑人則是匈奴人統治下的奴隸,檀石槐見時機已到,匈奴人的戰線拉的太長,後方空虛,他則率領部族在高柳山起義,並建立了王庭政權,從此把匈奴人趕出了自己地盤獨霸北方。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東蒙古這一片區域,匈奴則是被趕到了西蒙古與西藏之間的地盤。後他又與東漢交戰數年,幾次擴張疆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