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親人的阻攔(1 / 2)

“教授,這張照片拍攝於何處?”無雙顫抖著身體慢慢捧起相冊問道。

“四平,民國初年的四平某宅院,這是張大帥的置辦的,專門為了接待這兩位貴賓的。”巴雅拉教授說。

無雙點點頭,道:“這麼說來,我太姥爺很早之前就與沙問天相識了,不過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的出,對彼此還存在一定的戒心,他們並不信任對方,可能還存在一些仇恨。”

“是的,這就是我要跟你說的。這事外人不清楚,隻有我們巴雅拉人知道,這事是因我們而起。”巴雅拉教授喝了口茶,把他珍藏的上好美國進口香煙地給無雙,這才緩緩地打開了話匣子。

他的故事要追溯很遠很遠,甚至當時年過八旬的巴雅拉教授還沒出生,他們巴雅拉人還是滿清的鑲藍旗,他們還生活在自己的族地,遙遠的烏蘇裏江源頭,那裏叫做錫赫特山。

烏蘇裏江兩岸世代生活著古老的赫哲人,就像歌裏唱到的一樣,赫哲人與世無爭,過著幸福的漁獵生活,富饒的烏蘇裏江養育了這個古老的民族一代代。巴雅拉氏是滿清鑲藍旗,早先算是親貴了,後來隨著舒爾哈齊後人被扁,逐漸沒落了下來,皇室則把他們流放到了這個每年有一半時間被冰雪所覆蓋的遼闊水域來監管赫哲人。

錫赫特山與大興安嶺和俄國相鄰,這裏的寧靜終究有一天被幾個異族人的到來所打破了。最初,從俄國來了幾個特殊人物,為首的那人叫沙問天,是位回民,他把自己的信仰帶到了烏蘇裏江,宣傳著他們偉大先知的力量可以解救勞苦大眾推翻一些不公平。

不得不說,沙問天的到來給赫哲人帶來了新生,山裏人生性淳樸,認準了的事就絕不會改變,他們世世代代都被巴雅拉氏領導著,兩方人相敬如賓,淳樸的赫哲人不知道什麼是剝削,富饒的烏蘇裏江提供給他們大自然的恩賜,其實每年納貢都是冰山一角,他們遠離朝廷遠離紛爭,巴雅拉氏也從沒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奴隸對待。

可沙問天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兩方人的寧靜,他的勢力很大,這種勢力並不是來源於武力和軍事,而是來源於思想的控製。不同宗教的入侵徹底改變了赫哲人的認知觀,他們開始了瘋狂的反抗,最後推翻了巴雅拉氏世代的統治。

這隻是第一步。後來最讓巴雅拉氏忍無可忍的是,沙問天竟然指使赫哲人毀掉了巴雅拉先祖在錫赫特山搭建的薩滿圖騰遺跡。這個古遺跡不得了,這裏是錫赫特山上最好的風水寶地,曾經皇太極親自在這裏接見了巴雅拉氏,把這裏側縫給了他的族人,這是巴雅拉人的榮耀,決不允許外人玷汙。

可巴雅拉氏族的反抗是徒勞的,這裏距離朝廷太遠了,黑河府整個縣城也不足千人兵勇,相反,這裏距離國境線更近,沙俄無條件的支持沙問天的宗教入侵,源源不斷的俄國大兵包圍了巴雅拉氏的府邸,他們有槍又炮,對於這群久疏戰陣的八旗子弟來說太強大了。

大興安嶺,是東北盜門的發源地,這裏最大的勢力並不是俄國人,也不是某個山頭的胡子,而是亂世大梟雄吳功耀手下的數以萬計的盜匪。無奈,巴雅拉氏隻好予以重金希望得到吳功耀的支持。

他從來沒有跟吳功耀打過交道,吳功耀的人名義上說是江湖義盜,啥叫義盜啊?其實跟殺人不眨眼的胡子沒有任何區別,一般人誰敢找上門來?再說了,吳功耀與清廷勢不兩立,怎麼可能接見巴雅拉氏呢?

可最讓巴雅拉人猜不透的是,亂世大梟雄吳功耀竟然真的接見了巴雅拉氏,而且態度非常親切,根本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可怕,就連他們送來的金銀也是一分一毫都沒收。開口立刻就答應了下來他們的請求。

吳功耀出馬誰敢不給麵子?他的上萬盜匪馳騁興安嶺縱橫兩國邊境,在方圓數百裏內簡直就是惡魔般的存在,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讓俄國人也是聞風喪膽。

吳功耀膽子太大了,公開帶著上百人的隊伍出現在了黑河縣城內,整個縣城裏老百姓和官員們全都躲回了家,誰也不敢露頭招呼。吳功耀的勢力太大了,在他的地盤上,除非是他不想,隻要他想,一個時辰內就可以攻占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