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回 攢雲峰(1 / 2)

“哦?這倒是稀奇了,我還未聽說過有千年老鬆的說法呢?唐叔,能帶我倆去瞅瞅嗎?”馬程峰好奇。

“不是不帶你倆去,在山腰玩玩也就算了,山頂上雲霧很重,而且山勢陡峭,一棵破樹而已,有啥好看的?”老唐說的是實情,鳳凰山雖不高,但卻是遼寧第一的險山,因為它取的是長白山龍脈的山勢,山岩上寸草不生,陡峭異常。那時候還沒修山道呢。

從山腳下到半山腰這段距離,最少經過了六七座廟觀,廟觀都不大,廟就不用說了,佛家講究不多,供的基本都是佛祖和菩薩羅漢。可那些道觀講究不少,供的是各路神仙,有些神像半仙半妖,麵目猙獰,就連老唐這個當地人也說不上來到底是個啥。

每個道觀裏都有幾個道士,那時候不像現在,道士就是道士,很純粹的那種,穿的也很破,平時隱居在山中修行煉丹。哪有幾個像陰陽玄道這樣的呀?

常小曼是個能說會道的姑娘,走到哪見到有廟觀都會進去拜一拜上香,這叫拜山頭,禮多人不怪。她注意到,不管是廟宇還是道觀,門口都會有個小堂子,用青磚堆砌而成,青磚可有些年頭了,質量很好,無遮無掩地暴露在外邊,風吹日曬這麼多年,愣是連個茬都不掉。

廟觀裏的道士和尚說,他們也不知道這些堂子是什麼時候立的,隻是每一輩的主持和觀主死前都囑咐他們不可拆。按理說,仙觀是沒啥講究的,大多數神仙也都是妖身修行而來。可人家佛就不是了,廟堂很注重禮儀,跟佛教無關的東西絕不會允許靠近。

這一個個小堂子裏黑漆漆的,聽說偶爾還有當地人路過上幾炷香,也弄不清是何方神仙。

“是這樣的,我小時候聽爺爺說可能是土地公或者我們鳳凰山的山魁之類的。”老唐為他們介紹道。

越是深山老林裏,忌諱也就越多,人們對這些東西往往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管供的是啥,先拜拜,興許就能得到仙者的庇佑。老百姓認為,那些神仙都是小心眼,你說你經過人家門口,連香也不燒一根,直接去拜大羅神仙了,那豈不是得罪了嗎?

常小曼這麼多年跟著四個哥哥在江湖上行走可是有些見識的。她見道觀前的堂子上其中有一塊青磚有些鬆動了,就伸手把那塊磚抽了出來,翻過來一瞅,那青磚下邊隱約還殘留著幾百年前燒造時刻下的款兒。不過是滿文,她看不懂。

她小心翼翼地拂去堂子上的灰塵和蛛網,探進去一瞅,堂子裏的神像烏漆嘛黑的,都看不清臉麵了。不過很顯然不是個人形,有點像人身獸首的形象,頭上還有棱角。

“不像是山魁,我也認不得是何方神聖。”常小曼搖了搖頭。

鳳凰山上風景秀麗,山路崎嶇,半山腰上,雲霧環繞仿佛仙境般美妙。

頭頂上雖然頂著烈日,可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卻一點都不覺得熱,甚至馬程峰還要給常小曼披上自己的外衣。越往上走溫度也就越低,這種現象連當地人老唐也解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