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在小區的幼兒園報了名,住進小區沒多久便認識了很多小朋友,每天都有興奮的故事。李萍開始找工作,憑借著資深教師的工作經驗,她很快便找到一家還不錯的私立小學做班主任,待遇提高了兩倍。李萍驚喜莫名,回家後跟馬曉東說,早知道大城市錢這麼好賺,應該早點過來的,馬曉東笑而不語。等到一切上了軌道,馬曉東和李萍都忙到天昏地暗,大部分時間由馬老頭帶著妞妞一起吃晚飯。偶爾馬曉東不忙,回來一起吃晚飯,一家人其樂融融,很像幸福之家的典型。
馬曉東添置了一輛車,買了豐田的凱美瑞,二十來萬的家庭用車,他覺得很適合。李萍幫他算了一筆賬,家庭經濟越來越好,生活品質幾乎提升了一個大台階。一個月下來,生活恢複了正常,如同千千萬萬的城市家庭一樣,天不亮出門,天黑透回家,忙碌而充實。
自然而然地,與楊思明的聯係變得少了很多。楊思明和馬曉東有這樣一個共同特點,從未問過對方什麼,也從未等過對方什麼,問候一句,對方出現便進行交流,對方未曾出現便一直沉默下去。兩個人的這種友誼非常奇怪,交談過的話題無所不有,看似很熟,仔細想來卻從來都沒有交流過彼此,有一種對方存在也罷、消失也罷,都合情合理不會有任何詫異的樣子。究竟能否做到如此瀟灑,馬曉東率先嚐試。家人都搬來之後,馬曉東不再在夜間與楊思明網聊,白天在偶爾的空閑時間說幾句,這似乎是一種成功地將好感升華為親情般的友誼的境界。馬曉東很感激楊思明,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過這樣一個與自己傾心交流的異性,給予自己溫暖和光明,他想,或許楊思明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吧。想起楊思明,馬曉東依然覺得自己經曆了一次精神出軌的考驗。
歐飛看了馬曉東的房子後,二話不說就在馬曉東的同一棟樓訂了一層,簡單布置了一下,說最晚三年,一定回來落戶定居。他特別羨慕馬曉東一家人的生活,多麼美好啊,這才是正常人過的生活。馬曉東和李萍都微笑不語,人們都羨慕別人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一旦自己擁有後又覺得不過如此,或許這就是人們痛苦的根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