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京市的房子價格對比剛改革開放那會兒,還是漲了些的。

不過總得來說,價格不是很高,咬咬牙,很多人能買得起。

再等些年,那是真的買不起了。

李愛蘭家的孩子,往後要是能考大學,來京市發展,最好能在京市買房子。

就算以後沒考上大學,京市的工作和發展機會更多,肯定是要比回去小地方來的好的。

要說三房兩口子手裏沒錢就算了,有錢的話,完全可以在京市買房。

這房子留到以後,可是非常值錢的,投資升值很不錯。

李愛蘭知道自己這個三弟妹本事大,便道,“三弟妹,我這手裏有個一萬五千左右的存款。

你看著,在京市能給我買個啥樣的房子,能幫著給我張羅下嗎?”

一萬五,這些錢已經很多了。

估計李艾蘭在縣城,都能算為數不多的萬元戶。

這幾年,三房也發展的不錯,算是抓住了時代的紅利了。

宋安安道,“成,這些錢我能給你買個不錯的院子,還能給你整個鋪子。”

以後三房還是有可能來京市發展的,最好能賣個鋪子。

有了鋪子後,就能不用被房東拿捏。

往後做生意,能掙多少都是自己的,也不擔心漲租金的事情。

可是如果沒鋪子的話,這越往後,鋪子的價格越高,租金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的,不買劃算。

當然,三房即便以後不來京市做生意也沒關係。

先把鋪子給買好了,到時候自己不用可以租出去,收租金也是不錯的。

李愛蘭將自己這幾年攢下來的存款直接通過銀行彙給了宋安安,讓宋安安負責給她買房子和鋪子的事情。

自己不用親自到場,有宋安安負責她就是放心的。

宋安安自己在京市買了不少的房產,所以這一次幫著李愛蘭買,就更加的輕車熟路起來。

她買了一個院子,裏麵大概六間房,肯定是足夠三房一家人住的。

現在京市的房產價格上漲了些,這樣的一個房子,宋安安剛來京市的時候,大概五六千就能買,現在花了八千才買下來。

隨後她又幫著挑了鋪子,買了一個一百平的,位置還算不錯的,花了五千。

說到商鋪的價格,宋安安還得再一次感慨這時候鋪子的價格太劃算了。

就這樣,買了一個房子,一個鋪子,就花了一萬三,還剩兩千塊沒花出去。

宋安安覺得這兩千塊退給李愛蘭,估計李愛蘭頂多就存一下銀行,存銀行可沒有投資房產合算。

兩千塊,大鋪子買不了,可是小鋪子卻是好買的。

宋安安給找了一個三四十平的鋪子,花了兩千給買下來。

小鋪子也能做生意,更好租出去。

就這樣,李愛蘭給的一萬五她幫著花出去了。

這錢花出去,她肯定不會後悔的。

很快,三年過去了。

到了八五年這年。

三年過來,宋安安和宋燕燕的生意都發展的不錯。

如今他們在京市已經開了二十幾家服裝門店。

本來二十幾人的製衣作坊,現在直接有了八九十人。

要不是家裏的幾個孩子考大學,她得多抽時間陪伴,按照宋安安的計劃,幾年可以開製衣廠了,再將門店發展到別的城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