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安自然高興的道賀了一番。
如今兩個侄女考上了京市這邊的學校,也算是心願達成了。
李愛蘭立馬打算回老家擺酒席慶祝,讓所有人都知道,她家也出了兩個大學生。
因為考大學這事,陸家在村子裏可以說出盡了風頭。
五個大學生啊。
這一家子出了五個大學生還了得。
要說陸家不是祖墳冒青煙,估計都不會有人信了。
正常情況下,誰家能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都不容易,別說五個。
宋安安這邊,也在京市這邊辦了酒席,請了親朋好友來吃飯。
陸建華的上司和戰友來吃飯的也不少。
連帶著部隊的老首長都賞臉來了,主要是覺得他們一下子出了三個京大的大學生,還有一個京市的狀元,必須來沾光才行。
這一頓酒席辦得自然十分熱鬧。
過了暑假,幾個孩子就上大學了。
三房的兩個閨女來京市上大學,李愛蘭都沒啥擔心的。
畢竟四房在京市呢,能幫著他們照看。
如果三房不在京市,閨女不在跟前上大學,他們做父母的還可能擔心孩子能不能照顧好自己的。
85年很快過去。
將幾個孩子培養上大學以後,宋安安就開始忙著自己的生意。
86年這一年,國家已經放開了政策,私人可以開公司了。
宋安安等的就是這一天,立馬就和宋燕燕以一起,注冊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希望能將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她的火鍋店也注冊了公司,打算做連鎖的餐飲品。
這幾年都在京市發展開門店,以後 別的大城市也可以去考慮了。
比如海市,以及一些省會城市,現在的經濟發展的都挺不錯,所以消費能力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要是開店,肯定也能有不錯的經營利潤的。
因為開公司的事情,宋安安和宋燕燕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看著生意一點點的變化,他們掙得的錢越來越多,所有的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當然,還好是現在孩子大了,不需要太多的照顧,所以他們才能放手去做自己的事業。
他們的公司順利的成立。
公司成立好,規模進一步擴大,公司得開始招人。
一開始,經濟剛發展的時候,宋安安覺得能招到高中生就可以了。
現在公司的規模達到了這個程度,在人才的運用上她也有了要求,開始招有能力的大學生。
公司的經營想要更好,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人才去做。
不過這時候的大學生,還是更願意去更穩定的公有單位。
宋安安便提高待遇,吸引人才。
隻要待遇跟得上,就不怕沒人願意做。
事實證明,這一招確實是最有效果的。
她這待遇一提升, 公司招了不少的大學生。
到了87年,他們的公司經營已經很不錯,勢頭也越來越好。
事業上的事情,宋燕燕的家人是不操心她了,可是個人的感情上麵,家裏人又重新開始操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