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大結局(終)(2 / 2)

比之外人,自己的親妹妹肯定是更加靠得住的。

如今已經是八十年代末了。

相比較剛改革開放那會兒,國家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可以說,現在的城市建設,隔幾年就直接大變樣了。

不過總得來說,社會是越來越好的。

看著國家的繁榮昌盛,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宋安安親眼看到這個變化,替祖國自豪著。

很快,進入了九十年代。

91年這一年,團團和三房的兒子都參加高考。

這兩個孩子平時學習成績都不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考上大學是沒問題的。

但是就怕發揮的不好,出現什麼意外了。

等通知書下來,才能塵埃落定。

相比較宋安安,三房兩口子對於孩子的成績寄予的希望更高。

他們就這麼一個兒子,當然是希望他能考得好,能出人頭地的。

好在等著高考完,錄取通知書下來了。

團團上了京大。

家裏出了第四個京大的大學生,一家人當然高興了。

宋老二和喬翠花在幾個外孫當中,對團團的感情最深,在知道團團考上京大的那一刻,直接高興的落淚。

他們的寶貝大外孫,就是有出息的。

三房家的也不錯。

雖說考上的不是京市的頂尖大學,可也是京市的名牌大學,以後畢業了,差不了,反正肯定能分配好工作的。

因為老陸家又出了兩個名牌大學生,鄰居們更是羨慕的不得了。

這老陸家現在真能算得上書香門第了,咋孩子們讀書,一個比一個優秀呢?

也因為這樣,大房二房家雖說沒出大學生,可是家裏的閨女吃香的很,不少條件不錯的人來說親。

覺得他們家的基因好,將他們家的閨女娶回去,指不定下一輩也能培養出來大學生呢。

三房的兒子考上了大學後,本來一直在縣城發展的兩口子這一次才下定決心跟著一起去京市發展。

這些年下來,他們在縣城這邊也掙了 不少錢,手裏存的錢多,去京市做生意的本錢不用愁了。

另外之前宋安安幫著他們在京市置辦好了房子,鋪子,過去了不用額外的花錢就有地方住,有鋪子做生意。

能在京市做成功更好,生意做不成功,他們也不用太著急。

幾個孩子都大了,不需要他們花錢,反而能往家裏補貼拿錢,壓根就不用他們養活,沒壓力,靠著存款利息和租金,他們就能退休養老了。

現在兩個閨女都在京市工作,兒子去了京市的大學,往後畢業了也是留在京市的,這一家人,肯定在一起更好。

不然他們留在縣城,幾個孩子還得擔心惦記他們。

三房兩口子就這樣來了京市。

還好,這邊的生意做了起來,雖說掙得不是很多,甚至還比不上在縣城,可一個月能有三四百,足夠他們在京市花銷的。

等93年的時候,龍鳳胎也順利的考上了大學。

不過哥哥上了京大,妹妹就上了京市一個普通的大學。

這丫頭從小就被陸建華嬌慣著長大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學習上麵,愛好的戲劇表演。

要不是宋安安壓著,讓她學習,這丫頭估計大學都考不上。

不過小丫頭雖說考上了大學,誌向依舊不在此。

她不止一次的表示自己畢業了以後要拍戲,當明星。

若是小丫頭選擇別的行業,宋安安肯定會尊重她的想法。

可是小丫頭選擇娛樂圈宋安安就不是很支持了。

可能是前世的八卦新聞看多了,覺得很亂,不希望小丫頭進去那樣的大染缸,萬一被人欺負了咋辦?

見宋安安不支持,小丫頭就找上了陸建華,讓他來說服她媽。

陸建華便就這件事和宋安安溝通了下。

宋安安說了自己心裏的想法和顧慮,陸建華不由的笑了起來,“安安,其實你多慮了,咱家現在這樣的條件,誰敢欺負了她去?”

宋安安想了想,也有道理。

他們勉強算得上“有權有勢”,或許能護住閨女。

不過答應她往這行業發展前,宋安安還是提了要求。都是一些底限的事情,小丫頭高興的答應了。

宋安安很無奈,孩子們都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

她在陸建華麵前感慨著自己老了。

也是,如今四十了,能不老麼?

陸建華卻拉著她的手,“媳婦兒,你不老,在我心裏,你永遠年輕。

這一輩子過去了,下輩子我還要和你一起過。”

聽著陸建華的土味情話,宋安安覺得肉麻。

都老夫老妻了,還說這些。

不過這輩子,她能遇上陸建華這個男人,也是值得的,感謝老天爺讓她的這一次穿越,擁有這麼好的丈夫,這麼可愛的孩子。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