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煙閣(3 / 3)

渝公劉政會第二十一。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

莒公唐儉第二十二。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跡般逃生。後來任民部尚書,因怠於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英公李績第二十三,李績即徐世績,徐懋功,又稱徐茂功,後賜姓李,為李世績,為避諱太宗李世民,改名為李績。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幸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祏。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後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禦,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麗。李世民死後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於將高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於淩煙閣。滅高麗後次年病勢。

胡公秦瓊第二十四。字叔寶。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曆次戰役,每戰必衝鋒在先。為玄武門之變的主力。後因曆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其實這二十四個人裏麵,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曾經是唐太宗的“死對頭”。尤其侯君集,後因貪汙腐敗被關了一陣子而心懷不滿,慫恿另一個功臣張亮與自己一起造反。張亮密報唐太宗,太宗卻道:“與君集都是功臣,如今君集隻對你一個人說了,如果讓你們二人對證,君集一定不承認,我應該相信誰?”於是不再提這件事,“待侯君集如初”。

後來,侯君集“有負聖望”造了反,被抓住了,唐太宗親自審訊,並對他說:“你是國家功臣,我不想讓你受刀筆吏的羞辱,因此親自來將事情弄清楚。”證據確鑿,唐太宗又召集文武百官說:“君集有功於國,我將乞求饒他一命,諸位能夠答應麼?”群臣都說:“君集之罪,天地不容。”

造反本來是要滅族的,但太宗念他曾有功於國,饒了他妻兒的命。臨刑前,太宗與他訣別,哭著說“吾為卿不複上淩煙閣矣!”

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畫功臣像於淩煙閣之事最著名。

本作品是曆史武俠類,不會有什麼玄虛鬼怪,也不會有什麼空穴來風的東西,作者唯一能保證的就是這部作品是一點一點認真寫出來的,沒有胡編充數的東西.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