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如果……那麼……(1 / 1)

歡讀書帶給我的幾樣快樂中的一種。好的文章給我啟迪,給我力量,甚至給我解脫。也許我有時會為生活而歎息,也許有時會為工作而煩躁,也許有時會為情感而苦惱,但時不時的,讀一讀這些可愛、可敬、睿智的文字,我的生活、工作和心情就從陰暗處轉到了陽光下。所以,我對文字和知識有一種迷戀般的喜歡,他們讓我的思想跳出了條條框框,與別人的思想有了一個鏈接,尤其是那些美好的思想、正義的思想、先進的思想、聖潔的思想甚至是超脫的思想,一次次引導我走出思想的誤區和局限,引領著我的情感和思維一層層地提升著進步著。我的世界離不開書,難以想象,沒有這個老朋友對我意味著什麼,那是精神食糧的緊缺,那是情感世界的荒蕪,那是思想天空的蒼涼無助!而我也想把幾個“如果……那麼……”

做個簡要的闡述,以勉勵自己——如果把困難擺在眼前,你能選擇堅強;如果把死亡擺在眼前,你能選擇無懼;如果從此時此刻開始,你能選擇珍惜;如果在命運的挑戰中,你能選擇努力;如果今天你生活優越,而不忘記責任;如果明天你身處逆境,而不放棄希望;那麼,你終將是生活的強者,你都會是勝利者,任憑時光如何的流轉,任憑命運怎樣的挑戰,那些燦爛的笑臉屬於你,那些讚許的目光屬於你,那些留給強者的榮耀將配戴在你的胸前,閃著光,肯定你生命的價值。

平涼柳湖公園,有柳有湖,故而得名。柳因湖而長存,湖因柳而生色。在宋一代,就有渭州知州蔡挺引暖水入湖,環湖植柳,始建柳湖。但如果沒了後來明韓藩昭王和清代左宗棠兩個曆史人物,這柳與湖也算是平常。先是明朝韓王占據湖水辟為禦花園,後有清中興名臣左季高複建平慶涇固四屬書院於柳湖,植柳1200餘株,與學舍相間。如此一來,便為本來稀疏平常的柳湖增添了好多人文色彩,在人們的眼裏,變得神聖起來。

確實,在我的心中,柳湖是一塊無與倫比的聖地,尤其是當看到那曆經百年滄桑而依然挺立的“左公柳”時,我便被它那粗獷的身軀、搖曳的身姿所折服,深深地沉迷於“左公柳”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內涵之中。

我對韓王的禦花園是沒有興趣的,一個從生下來就穿金戴銀,過錦衣玉食,靠祖宗賦予的權利而占地搶水的王子,對於人民、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的貢獻可以說是少得可憐,或許人們曾津津樂道那是因為人們對於皇家神秘固有著的好奇,而在我看來,他隻不過是寄生蟲而已。那柳湖的水與地本該屬於平涼大地上生活的人民,而不應該是他的私有財產。

一百多年前,一位出生於湘江之濱的老人帶著他的六萬三湘子弟,揮師西進,銜令平叛,收複被占疆土。當他看到大西北“赤地如剝、禿山千裏、黃沙飛揚”的惡劣自然景象時,他憂心如焚,遂命令築路軍隊,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帶和近城道旁遍栽柳樹、楊樹或榆樹,名曰道柳。其用意在於,一是鞏固路基,二是防風固沙,三是限戎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涼。大軍一路西行,一路栽樹,從長武縣向西,不但成為戰鬥隊而且成為植樹隊。就這樣把那柳樹栽到了涇川、平涼、靜寧、會寧以至甘肅的河西和遙遠的新疆,也把那柳樹栽進了柳湖書院。自古河西種樹最為難事,可是在左公倡導督促下,涇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連綿數千裏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後來,繼任陝甘總督的楊昌濬曾做了一首詩稱讚左公的豐功偉績:“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度玉關。”那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氣概,何等的愛國精神。

左宗棠考慮的不僅僅是如何收複疆土,而且還有如何去建設西北。

他和他的子弟兵真想引春風到邊塞,變戈壁為錦繡呢!自此,在起起伏伏的溝壑,在坦坦的河穀,在茫茫的戈壁,“左公柳”歲歲年年,經受著炎炎紅日,經受著烈烈漠風,經受著顆顆沙壤,以極大的忍耐性,延續著綠色,延續著生命,延續著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