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的透明度與水色,取決於海水本身的光學性質,它們與太陽光線有一定的關係。一般,太陽光線越強,海水透明度越大,水色就越高(科學家按海水顏色的不同,將水色劃分為不同等級,以確定水色的高低),光線透人海水中的深度也就越深。反過來,太陽光線越弱,海水透明度就越小,水色就越低,透人光線也就越淺。所以,隨著透明度的逐漸降低,海洋的顏色一般由綠色、青綠色轉為青藍、藍、深藍色。
此外,海洋水中懸浮物的性質和狀況,對海水的透明度和水色也有很大的影響。大洋部分,水域遼闊,懸浮物較少,且顆粒比較細小,透明度較大,水色也多呈藍色。比如,位於大西洋中央的馬尾藻海域,受大陸江河影響小,海水鹽度高,加上海水運動不強烈,懸浮物質下沉快,生物繁殖較慢,透明度高達66.5米,是世界海洋中透明度最高的海域。大洋邊緣的淺海海域,由於大陸泥沙混濁,懸浮物較多,且顆粒又較大,透明度較低,水色則呈綠色、黃綠色或黃色。例如,我國沿海的膠州灣海水透明度為3米,而渤海黃河口附近海域僅有1—2米。
從地理分布上看,大洋中的水色和透明度隨緯度的不同也有不同。熱帶、亞熱帶海區,水層穩定,水色較高,多為藍色;溫帶和寒帶海區,水色較低,海水並不顯得那樣藍。當然,海水所含鹽分或其他因素,也能影響水色的高低。海水中所含的鹽分少,水色多為淡青;鹽分多,就會顯得碧藍了。
紅、黃、黑、白四大海
影響海洋水顏色的兩個主要因素是透明度與水色。除此之外,別的因素也能決定某一海區的海水顏色,著名的紅、黃、黑、白四大海就是如此。
紅海是印度洋的一個內陸海。它像印度洋的一條巨大的臂膀一樣深深地插人非洲東北部和阿拉伯半島之間,成為亞洲和非洲的天然分界線。
紅海的海水顏色很怪,通常是藍綠色的,但有時候會變為紅褐色。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紅海表層海水中繁殖著一種海藻,叫做藍綠藻。這種浮遊生物死亡以後,屍體就由藍綠色變成紅褐色。大量的死亡藻漂浮在海麵上,久而久之,就像給海麵披上了一件紅色外衣,把海麵打扮得紅豔豔的。同時,紅海東西兩側狹窄的淺海中,有不少紅色的珊瑚礁,兩岸的山岩也是赭紅色的,它們的襯托和輝映,使海水越發呈現出紅褐的顏色,加上附近沙漠廣布,熱風習習,紅色的沙礫經常彌漫天空,掉人海水中,把紅海“染”得更紅了。
紅褐色的海水,使它贏得了“紅海”的美稱。
黃海,位於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之間,北起鴨綠江口,南到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至朝鮮濟H島西南角。
黃海的海水透明度較低,水色呈淺黃色。由於黃海海水很淺,海水不能完全吸收紅光、橙光和黃光,一部分被反射和散射出來。它們混合後,原本應使海水呈黃綠色。可是,因為曆史上有很長一段時期,黃河曾從江蘇北部攜帶大量泥沙流人大海。以後,雖然黃河改道流人渤海,但長江、淮河等大小河流也帶來大量泥沙,海水含沙量大,加上水層淺,鹽分低,泥沙不易沉澱,把海水“染”成黃色。“黃海”也就因此而得名了。
黑海,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和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之間,是一個典型的深人內陸的內海。黑海的北部經狹窄的刻赤海峽與亞速海相連,西南部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通。
黑海的含鹽度比地中海低,但是水位卻比地中海高,所以黑海表層的比較淡的海水通過土耳其海峽流向地中海,而地中海的又鹹又重的海水從海峽底部流向黑海。黑海南部的水很深,下層不斷接受來自地中海的深層海水,這些海水含鹽多,重量大,和表層的海水上下很少對流交換,所以深層海水中缺乏氧氣,好像一潭死水,並含有大量的硫化氫。由於硫化氫有毒性,使海洋中的貝類和魚類無法在深海生存。上層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穢物和死亡後的動植物屍體,沉到深處腐爛,並使海水變成了青褐色。乘船在黑海海麵上航行,從甲板向下看去,就會發現海水的顏色很深,“黑海”這個稱呼也就因此而來。也有人說,因為冬天黑海有強大的風暴,兩岸高聳暗黑的峭壁,加上風暴來臨時的天色,人們才叫它黑海。黑海的水其實並不黑,它的黑色隻是海底淤泥襯托的結果。在正常的天氣裏,黑海是色黑而水清。
白海,位於北極圈附近,是北冰洋的邊緣海。
白海看上去是一片潔白。然而,它的海水與其他海水沒什麼兩樣,也是無色透明的,並不是白色的,隻是白海地處高緯地區,氣候寒冷,一年的結冰期長達6個月。由於皚皚冰雪覆蓋,白色冰山的漂浮,很少見到海麵上常見的那種洶湧澎湃的波濤,使漫長的冬季形成一片白色的冰雪世界。舉目望去,隻見海麵上白雪覆蓋,無邊無際,光耀奪目。因此,白海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白色的海”了。
海浪與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