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1 / 3)

船越來越靠近, 岸上的眾人也越是緊張期待。

在萬眾矚目中, 船隻終於不緊不慢的靠岸了。

聖人筆墨一字千金, 損壞了都是要治不敬大罪的, 須得慎之又慎, 自然不會讓幾個小小的驛差負責, 然而眾人也沒料到還有宮裏的人親自當了這回信使。

甭管是不是得臉的大太監, 能被派遣出來,某種程度便代表著聖人願意親近的態度,這對幾乎沒麵聖過瓊州眾官來講, 是多大的榮耀?

聖人竟是如此看重他們!

麵皮白淨的公公下得船來,手中還捧著聖旨,又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公公笑看了宋子恒一眼, 微微頷首,打開聖旨:“瓊州知州宋子恒聽旨。”

宋子恒領著眾人跪下, 山呼聖人萬歲, 聲響幾乎能傳到岸對麵去。

聖人的話很簡短, 翻譯過來就是:你是頭一個遇事沒問朕要銀子的, 雖然給不給是朕的問題, 但是能夠自個兒想辦法, 不依賴朝廷,確實不錯,再接再厲, 朕十分看好你。

這層意思很隱晦, 反正蘇婉是沒聽出來,還是後邊回了家,聽宋子恒翻譯琢磨出來的。

聖人嘛,才高八鬥氣宇軒昂,說的話也是十分高大上的,一般人都聽不懂——畢竟專門有個給他起草詔書的機構,便是宋子恒先前待過的翰林院,至於能入翰林院的都是些什麼人,便不必多說了,曆屆翰林院學士,都是當世聞名的大儒,要唬個人還不容易。

總而言之,在場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被高大上的聖旨給忽悠了,也沒仔細琢磨裏頭的深意,都在想知州大人平日也忒低調了點,早就聖人跟前掛了名號,簡在帝心,不然聖人也不至於如此盛譽他!

宋大人,這個名字在眾人心裏又添了一團火熱,就如那些個富商而言,先還隻是想巴結,覺得新來的知州大人挺大方,他們花點銀子,得了個聖人親封的大善人,還賜下牌匾,絕對是光宗耀祖,福蔭子孫的好事,嚐到了甜頭,便想著打好關係的,從知州大人手中漏下來,恐怕還不知這麼點。

然而如今知道他簡在帝心,巴結的心瞬間多了幾分敬畏,更覺得要努力討好,不提好處,得了被聖人青睞有加的宋大人之眼,是多大的榮耀!

一時間背後所有人,看宋子恒的眼神都變得熱切起來。

而公公接下來的動作,也似是肯定了他們的猜測。

宋子恒雙手捧過聖旨,伏地磕頭跪拜,做足了禮,這才起來,公公親自扶了一把,笑吟吟的道:“宋大人許久不見,風采更甚了。”

“公公繆讚。”

“咱家姓廖,宋大人叫咱家名字便是。”廖公公仍舊熱情的笑道,“宋大人此番賑災有功,聖人亦是記在心裏,更感念於大人愛民如子的用心,曾私下言大人堪稱父母官之楷模。”

宋子恒忙朝京裏的方位拱手:“微臣不敢當聖人如此盛讚。”

“大人何須如此謙虛,你的功績世人都看在眼裏。”廖公公道。

“是啊,大人一心為民,乃瓊州百姓之福。”頗有謀算的李曉林並不突兀的□□來,滿臉真誠的恭維道。王林夫人站在自家丈夫身側,掃過比李大人笑得還真誠的、拉住宋夫人寒暄的李夫人,心裏微微不屑。

還真把人當傻子不成,宋夫人能讓宋大人如此上心,想是不會沒有一絲手段,先前麵上一團和氣,暗裏故意拉攏別人冷落宋夫人,真打量宋夫人瞧不出來?

蘇婉心裏如何想,並未透漏分毫,表麵上還真的半點都無不耐煩,拚演技她自認為不輸於李夫人,不過她跟李夫人走的不是一個路子。

李夫人是親和派,見人三分笑,而蘇婉自來脾氣不算頂好,便沒為難自己,在人前都做一副直來直往的性格,此時便不著痕跡的將手臂從李夫人手裏抽出來,李夫人嘴角一滯,蘇婉卻已經笑了:“李夫人下回無事,記得去府上找我打牌,三缺一很久了。”

李夫人遂又恢複了滿臉笑意,心想黃毛丫頭果然心思淺,連這個耐力都沒有,嘴上仍熱情的道:“那就說定了,改明兒定去叨擾。”

宋子恒那頭還在你來我往的客氣,寒暄的差不多了,便道:“廖公公路途奔波勞累,若不介意寒舍簡陋,今日便在此歇一晚,也好讓我們為你接風洗塵。”

“大人如此盛情,咱家也就不客氣了,在此先謝過宋大人。”

得了牌匾的幾位富商極有眼色,聞言連忙道:“何至於叫宋大人破費,我等已在酒樓包下位置,隻等請公公和眾位大人落座了。”這些富商是瓊州最有錢的,舍得大價錢捐官,統統都得了個員外老爺名頭,雖無實權,卻也不是平頭百姓,故此自稱“我”。

宋子恒也不跟他們客氣,稍微沉吟一二,便頷首了。

不過宋子恒得了聖旨,須得妥善安頓好,他便親自回家了一趟,其餘人等先去了酒樓。

一家人剛坐回馬車,大牛便來到車外道:“老爺,夫人,方才驛差交給小的幾封書信。”

宋子恒和蘇婉都沒說話,宋良辰掀開了車簾,伸出白嫩嫩的小胖手,樂嗬嗬將書信接了過去。

蘇婉見他一眨不眨盯著信封,不由笑道:“瞧得這麼認真,可認得上頭的字?”

宋子恒已經從他手裏將信都抽走,順帶輕輕敲了下他的頭:“信封都拿倒了。”

蘇婉不由失笑:“良辰還沒開始識字呢。”

“我要看,爹爹!”

一共四封信,宋子恒拆了兩封家信,另外兩封被宋良辰搶了去。

“爹娘說大哥已經和嶽父出發了,現在家裏無人照料,二哥便回去了。”

蘇婉問:“二伯回了老家,京裏可還照料的過來?”

“估摸著京裏嶽父他們安頓好了。”宋子恒伸手攬了蘇婉,將她靠到自個兒肩上,兩人一起看著書信,世人都愛報喜不報憂,宋子恒寫回去的書信,也自來是一切都好,與宋家寄過來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總而言之就是收成好身體倍棒。

宋老爹和宋母他們顯然更關心宋子恒,再一次在書信裏問良辰時,順道提到他都這般大,可以再要一個了,已經不是以往委婉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