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2 / 3)

李公公聞言臉色不好,心裏思忖,且不提這劉狗是聖人跟前第一人,他是太監總管,自個兒就杠不過他,可今日聖人特意叫他老宣旨,恐怕也是為著壓自己,那麼聖人的旨意,定是與太後懿旨相違的內容。

想到這裏,李公公臉色更是蒼白起來,還想說話,劉公公卻隻是瞥了他一眼,便道:“宋子恒及其家人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詹事府少詹事宋子恒……今提為內閣學士,其母鄭氏與妻子蘇氏賢良淑德,堪稱婦之典範,今封二品誥命夫人……”

慈寧宮內,聽得消息的太後再一次震怒:“哀家的懿旨竟然沒宣出去?!”

李公公垂頭回道:“娘娘饒命,那劉公公突然闖進來,打斷奴才宣讀娘娘懿旨不說,還帶著聖人提宋大人為內閣學士的聖旨,且……”

太後眯起眼睛:“且什麼?”

“聖人誇宋大人之妻賢良淑德,堪為婦之典範,封了二品誥命……”

“什麼?”這回驚得摔碎了杯子的人,是柳珍兒而不是太後了,她蠕動著唇難以置信,連聖人都幫她……

“珍兒。”太後憐惜的看向她,“皇兒提前一步封了蘇氏的誥命,如今平妻便做不成了,且那宋子恒如此不識好歹,你也無需掛記,哀家定給你擇一門好親事,比宋子恒好千倍萬倍。”

柳珍兒慢慢垂下眼眸,心裏發冷,什麼疼愛她珍視她,不過就是嘴上說說而已,聖人封了蘇氏誥命又如何,堂堂太後還解決不了這點小事?無非就是不肯拂聖人臉麵,說是視自己為親女,到底比不上聖人這個養子,更比不上她太後的尊榮和權勢。

“是珍兒讓太後為難了……珍兒不圖嫁人,能一輩子陪在太後左右,也是珍兒的榮幸……”

柳珍兒這個樣子,讓太後心裏再起憐惜,歎了口氣:“罷了,哀家再幫你想想辦法,來人啊,去請皇兒來一趟。”

“娘娘。”嬤嬤有些遲疑,太後卻擺擺手,“去罷。”

終歸是她欠珍兒的,當初被她救了一命,又因著自己宮中寂寞,非要拉這孩子作陪,如今耽誤了她的親事,怎麼說也該補償的。

蕭瑱從禦書房過來,不過兩刻鍾,雖然從小就知道太後不是他生母,他也還是很敬重這個養母,因此一聽太後有情,便立刻放下手頭的事趕過來了。

太後屏退了閑雜人等,隻留著從娘家帶進宮的嬤嬤,連柳珍兒都被請下去了。蕭瑱一進來,請了安落座,便開門見山的問:“母後這時找兒臣過來,可是為了宋愛卿之事?”

太後倒也沒拐彎抹角,問:“皇兒既然知道,為何特意派那劉大海去攔著哀家的懿旨?”

“因為兒臣不想失去一個難得的股肱之臣。”

“這從何說起?”太後皺眉,“珍兒出身名門,又溫柔賢淑,委身當他的平妻,自願位於蘇氏之下,得此娥皇女英,他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天大的好事,他會不願意?”

蕭瑱勾了勾唇:“母後,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著左擁右抱,嬌妻美妾,也有隻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

太後愣了一下:“那宋子恒是這種人?不是都說他被蘇氏拿捏住了,才不敢……”

“母後且看他為官以來的政績,瓊州百姓如何愛戴他暫且不提,但當初瓊州之亂,就該知道他不似一般的書生文臣,該有的魄力並不比誰差,既是在朝堂中都立得住的男兒,又如何能被一介女子拿捏住?”蕭瑱挑眉道,“且兒臣不知母後為何對宋夫人有如此偏見,但兒臣自來與宋愛卿交好,兒臣與梓潼都認為宋夫人與宋愛卿再匹配不過,她雖是商戶出身,難得見識非凡,沉穩大氣,當年瓊州之亂,外人瞧著是宋愛卿為保妻兒平安,連夜將人送到廣州,事實上若不是宋夫人在廣州奔走,兒臣也沒那麼容易平定瓊州之亂。”

太後複雜的道:“如此說來,那宋子恒是因著愛重蘇氏,這才拒絕珍兒的?”

瞧著太後頗有些鬆動,蕭瑱往後一倒,慢悠悠的道:“母後怕是不知,當年柳小姐與宋愛卿之間所謂的糾葛,兒臣卻是目睹了全程的,當年宋愛卿初到京城,租了屋子就在太傅家附近,太傅夫人毫無預兆上門,要宋夫人退位讓賢,宋愛卿震怒,當即拒絕,甚至顧不上宋夫人臨產在即,迅速租了別的屋子,卻不想良辰滿月那日,太傅夫人還派人送了湘妃竹去宋家,宋愛卿交由柳太傅,太傅震怒,這才將柳小姐送去寺廟,並非母後以為的為母祈福。”

太後已是滿臉震驚,這個事實完全超出了她的認知:“皇兒會不會誤會了,珍兒是好孩子,溫婉孝順,以前隻是默默愛慕宋子恒,並未逾矩半步,如今會生出這樣的心思,也不過是誤會蘇氏貪生怕死,關鍵時刻拋棄丈夫,恐其不是宋子恒之良人,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