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恒番外(2 / 3)

許是因著蘇氏是他元配之故,他總是下意識拿她和柳氏來做對比。

正遲疑間,蘇婉側頭,挑眉衝他笑道:“相公愣在門口作甚?”

美人一笑,活色生香。宋子恒眼底閃過一絲驚豔。

其實這麼多年過去,蘇氏在他心裏根本沒留下多少印象,畢竟那時相處少,說是夫妻,就見過幾麵而已,記憶中是個驕橫任性的女子,可不知為何,方才看到這張臉,他就知道是蘇氏,除了她沒別人。

隻是未曾想到他的元配,竟有張如此活色生香的芙蓉麵,笑起來令他都險些動心。或許是他當年一心隻讀聖賢書,並未過多在意她。

不過倒是可以理解這個世界的自己,為何如此對待蘇氏。人生在世,本就世事無常,若當年蘇氏未曾英年早逝,多一些時日,他也能發現蘇氏的好,那時燈下夜讀,紅袖添香,未嚐不是一種幸福。

雖百轉千回,宋子恒卻隻是一瞬愣神,並未引人注意,哂笑一聲,便抬腳跨出了屋子,小廝在門口彎腰道:“老爺可是要去看小姐和少爺們?”

宋子恒微微點頭,小廝便道:“小主子們這會兒怕是在西院。”

“無事,你隨我過去。”

“是。”小廝點頭哈腰,乖覺的走在宋子恒身側領路。

才踏進所謂的西院,遠遠便瞧著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往這邊跑。小姑娘五六歲的樣子,腳下生風,跑得極穩,旁邊丫鬟婆子跟隨,一眨眼便來到跟前,俏生生的朝他張開手:“爹爹!”

他與柳氏隻生過一個兒子,那時他忙於公事,又因被外放到蜀地做官,嶽母舍不得女兒外孫去那等苦寒之地受苦,自然強留,柳氏自己也願意留京,他更無意見,便隻身一人去的任上,回來時兒子已經四歲,溫和懂事,小小年紀便跟小大人似的,進退有禮有度,他雖心下安慰,卻也未嚐沒有失落,父慈子孝,到底失了一分親近,倒不如尋常父子。

小姑娘朝他撒著嬌,是宋子恒未曾有過的體驗,隻是動作比思想快,他還沒反應過來,已經彎下腰將小姑娘抱起來了,小姑娘摟著他的脖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然後嘻嘻笑道:“爹爹,舉高高!”

宋子恒有些僵硬的抱著小姑娘香香軟軟的身子,臉頰她濕漉漉的小嘴碰過的觸感仿佛還在,心驀地有些柔軟。

這也是他的女兒啊。

沒見宋子恒動,小姑娘有些心急,眼睛還彎彎笑著,小手卻握在宋子恒手腕上,想要把它抬高:“爹爹,笑笑要舉高高!”

笑笑。宋子恒心神一動,舌尖將這個名字默念了一遍,雙手順從的將手抬起來,小姑娘摟著他的脖子,笑聲如銀鈴般:“還要,再高一點!”

宋子恒抬頭,小姑娘眉眼彎彎,紅潤的小嘴嘟起來,漂亮的讓人移不開視線。

陪小姑娘玩了一陣,遠遠的兩個少年也已經走到跟前了,一大一小,大的那個眉目清秀,小小年紀自有一番風華,甚至讓他想到了年輕時的自己,而小的那個更令人驚豔一些,長得跟他娘幾乎一模一樣,五官比女孩還精致些,宋子恒眼前一亮,抱著小姑娘的手頓住,張了張嘴,脫口而出道:“良辰良奕。”

“爹。”兄弟兩見了禮,宋良辰朝小姑娘伸出手,還在變聲期的嗓子微微沙啞,“笑笑,該去認字了。”

宋良辰聰明伶俐,繼承了他爹過目不忘的本事,又被當世大儒的先生收為關門弟子,先生估摸著他下場科考不是問題,隻是年紀太小,考了進士授了官反倒不好,倒不如再曆練幾年,如今索性放開了宋良辰的學業,準他每隔幾日去府上考校一番,宋良辰平日在家無事,便管起了弟妹的學業。

宋晨曦是全家的寵兒,宋良辰費了不少功夫,才從他爹那裏爭取到了當小姑娘的啟蒙夫子的福利。

個中緣由,如今的宋子恒不懂,心下卻也十分寬慰,將小姑娘交到宋良辰手裏,含笑道:“此乃長兄之風範。”

宋良辰一派淡定的接受了父親的誇獎,抱著妹妹,帶著弟弟離開了。宋子恒看著他們兄妹離去的背影,翹著的嘴角一直沒有放下去。

果然來看孩子們是最正確的選擇,他最開始的驚疑不定,這會兒已經徹底消失了,反倒生起了“這樣也不錯”的念頭——他自認自家妻賢子孝,已是萬分幸運,比起這個世界的自己,卻還是差了許多。

身旁的小廝湊過來道:“老爺,是不是該回去用早膳了?”

宋子恒回神,剛想說什麼,對方又道:“再不回去,隻怕夫人要擔心了。”

宋子恒眼神一閃,心道他今日已有些不對勁,再表現出格些,說不準便要被人發現了,這才點頭。下人敢這麼說,想是依著這個世界裏自己的性格,平日與蘇氏也是這般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