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二年(1933)四十七歲(1 / 3)

1月6日

解答黃中庸來函“天才是否應當排”。

1月7日

陳獨秀致高語罕(王靈均)信稱,舊居裏的“書籍似宜搬出,因有許多日文書頗有用。”

△解答沈亦民來函“應當怎樣解釋生產合理化”。

1月8日

解答汪立德來函“誰是罪惡的製造者”。

1月9日

解答常一清來函“怎樣鏟除花會的惡習”。

1月12日

解答汪洗平來函“恐慌周期律與反帝問題”。

1月13日

發表“恐慌周期律與反帝問題答汪洗平君”。

1月16日

解答冰女士來信“惡丈夫”。

1月17日

解答胡良存來函“怎樣維持治安”。

1月18日

解答李永明來函“小販與文學家”。

1月20日

解答朱書麟來函“學徒的出路”。

△解答汪洗平來函“恐慌周期律”的問題。

1月21日

解答簡明來函“升學與學校”。

1月22日

解答江西午謙來函“生活與苦工”。

1月23日

發表“恐慌周期律再答汪洗平君”。

1月24日

解答亮君來函“職工生活與學業自修問題”。“在現社會的組織之中,階級的分限極嚴,上層人員對於下層職工之虐待,真是極普遍的現象。你若果對於這人海茫茫的都市社會的各個機關的待遇,還有選擇彼善於此的希望,那就是幻想。因為天下老鴉一般黑,這不是什麼道德問題,而是整個的經濟問題,整個的社會問題。最好:一方麵暫時忍耐做去;一方麵大家職工聯絡起來,藉謀改善的方策。若是眼光僅注在一身一家,那就永遠不會翻身。”“你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初中畢業生,如何能擔負五口之家的生活?煞是可憐!這在將來×××××國家或××××××社會,自然不成問題;因為在這種社會中,所有工農貧民的幼童的教育,都應歸社會擔負,老弱孤獨廢疾者皆由社會為之扶養。然而在中國,甚至在歐美的極高度的資本主義的國家,都辦不到這一層,不但辦不到這一層,反而一方麵日日在造富,一方麵卻日日在造窮,這是現在××製度的生產社會之一種必然的現象。由此看來,整個問題不解決,你的家庭問題,也就很難有解決的希望。”當局注明“鼓吹階級鬥爭”。

1月25日

解答沈亦民來函“再論生產合理化”。

1月30日

解答蔡念蓀來函“向上心與劣根性”。

1月31日

解答汪礎厚來函“青年婚姻問題”。

2月1日、2日、3日

解答沈祖光來函“中國的病在哪裏”。

2月4日

解答王素民來函“青年性煩悶問題”。

△解答任望月來函“我的自殺觀對否”。

2月7日

陳獨秀致高語罕信,稱自傳稍遲即可動手,汪孟鄒處不能出版,“曹聚仁代表群益公司來索此稿(大約稿費每千字二十元,每月可付二百元)。曹為人尚誠實,惟不知該公司可靠否?望托人打聽一下。”還表示急欲得到托洛茨基的《我的生平》、《不斷革命論》、《西方革命史》、《法蘭西革命》等書。

△解答洪懷德來函“私奔呢?自殺呢?”

2月10日

解答閻贛明來函“怎麼完成地方自治”。

2月11日

解答鄔君來函“改變職業問題”。

2月15日

答複杭州蘇林女士來函“愛情的保證”。

△解答沈祖光來函“中國的病在哪裏?”

2月16日

答朱次循來函“同情於任望月君的自殺觀”。

2月18日

答陳君來函“怎樣奮鬥”。

2月19日

答劉文俊來函“慈善事業”。

2月20日

答海門江定遠來函“奮鬥的路徑在哪裏?”

2月21日

答鎮江吳君來信“無路可走”。

2月23日

答武進黃汝成來信“出路在哪裏?”

2月24、25日

答塘沽郭子珍來信“為什麼青年不愛讀書?”

2月26、27日

答本埠韋影來信“做工和戀愛”。

2月29日

答本埠徐先孚來信“體育與民眾健康問題”。

2月

上海光華書局出版高語罕的《文章及其作法》。

3月5日

答本埠法華來信“兒女之略”。

△答望月來信“再論自殺”。

3月6日

答羅淑清來信“婚姻問題”。

3月7日

答古英來信“讀書與戀愛”。

3月8日

答漢口胡伯濤來信“愛的歧路”。

3月9日

答馬變來信“生活及其他”。

3月10日

答本埠宋美英來信“自由戀愛與強迫婚姻”。

3月11日

答漢口楊腴文女士來信“子女解放與家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