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練好說話基本功,語不驚人誓不休(1 / 3)

口才的作用和影響力不言而喻。一個外交家擁有良好的口才,他在人際交往方麵必定是左右逢源、受人歡迎的;一個職場人擁有良好的口才,他的事業會蒸蒸日上;一個生意人擁有良好的口才,他會憑借這一資本贏取更多的財富。然而,好口才並非與生俱來,而靠後天養成。正如美國著名的演說家戴普所說:“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令人心悅誠服的交談能力更能迅速獲得成功與別人的欽佩了,這種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養出來。”

會說話是本能,說好話是本領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但是,有的人說起話來娓娓動聽,使人聽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覺到舒服;有的人說起話來鋒芒銳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覺到十分恐懼;有的人說起話來,一開口就使人感覺到討厭。所以,人的麵貌各不相同,而所說的話和獲得的效果也正像麵貌一樣各個不同。

說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會說話是一種人的本能,而把話說好是一種高超的本領。“口齒伶俐”“三寸不爛之舌”這種讚詞,完全是對於會說話的人的稱讚。話說得好,小則可以歡樂,大則可以興國;話說得不好,小則可以招怨,大則可以喪身。

近代美國詩人弗洛斯特從說話的角度,把一般人巧妙地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滿腹經綸,卻說不出來的人;第二類是胸無點墨,卻滔滔不絕的人。弗洛斯特的觀察非常深入,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肚子學問而訥於言辭的人,也經常聽見不學無術的人廢話連篇。所以,交談最根本的條件是:既要有充實而有價值的內涵,又要善於表達,使人聽得痛快,而且回味無窮。所以“有話可說”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達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不斷學習,力求充實自己。

在當今社會,社交場合交談藝術已是處世的第一要訣,不可不細加研究。

律師出身的美國參議員,也是美國最著名的演說家之一——戴普曾經說過:“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令人心悅誠服的交談能力更能迅速獲得成功與別人的欽佩了,這種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養出來。”

的確,能夠在交談中把意思有效地表達出來的人,走到哪裏都可以出人頭地。他們不但可借口才引起旁人的重視,也比一般人擁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一個人必須了解:如何探尋事物,如何說明事理,以及如何進行說服性的言談,才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和事業上的成功。

說話是一個人素養、能力和智慧的一種綜合體現。具體地說,說話是在交談、演講和論辯等口語交際活動中,表達者根據特定的交際目的和任務,切合特定的言語交際環境,準確、得體、生動地運用連貫、標準的有聲語言,並輔之以適當的體態語表情達意以取得圓滿交際效果的口頭表達能力。

根據口語交際的構成要素和口才的含義,說一個人會說話,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在交際中必須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即能根據交際意圖和目的,熟練地運用語言技巧來展開話語,同時應具有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即對應情況而說話。《論語·選進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問“聞斯行諸”,聽到的事就馬上做嗎?孔子在回答子路時說:“有父親、哥哥在,應聽聽他們的,怎能聽到了就做呢?”在回答冉有時又說:“聽到了就幹起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回答,使在座的公西華大惑不解。孔子解釋說:“冉有膽量小,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說一聽到了就幹起來,是鼓勵他,給他壯膽;子路膽量大得超過一般人,勇於作為,所以我說,有父親、哥哥在,要壓一壓,使他有所退讓。”這件事一向被用做孔子“因材施教”的例證,其實也是說話看對象、針對不同實際情況而選擇不同說話內容的範例。

2.在交際中始終具有明確的對象意識和語境意識如果不顧場合,不看對象,誇誇其談,滔滔不絕,這種“能說會道”的行為隻會引起反感甚至厭惡,不能稱之為有口才。荀子在《勸學》中曾明確指出:“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急躁),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瞽”,就是瞎子。這說明講話應隨境而發,相機行事。

3.在交際中必須具有較高的領悟能力和反饋能力既能準確地接受和理解,又能作出恰當、必要的應付。這是與人交談很關鍵的一條。在口語交際時,說話者不僅要表達,而且還要接受,即領悟對方話語或表情動作等體態語所蘊涵的意思,同時還要作出有針對性的反饋。

在美國外交家基辛格與前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就越戰問題進行的一次會談上,正當發言時,尼克鬆總統打來電話,談了幾分鍾之後,基辛格對多勃雷寧說:“總統剛才在電話裏對我說,關於越南問題,‘列車剛剛開出車站’,現在正在軌道上行駛。”老練的多勃雷寧試圖緩和一下氣氛,接過話頭說:“我希望是架飛機而不是火車,因為飛機中途還能改變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說:“總統是非常注意措辭的,我相信他說一不二,他說的是火車。”

在這段對話中,基辛格從堅持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出發,不僅明確地理解多勃雷寧變“火車”為“飛機”的用意,而且采取“借言”的方式維護了自己的觀點,顯示出機智的外交家風采。

4.說話內容的深淺要與對方的接受能力相宜《論語·雍也篇》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中等水平的人可以講說高深的道理,對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就不可以講說高深的道理,說話的內容超過或低於對方的接受能力都不會收到好效果。

5.慎言

所謂“慎言”,就是不說過頭話。做事情要勤勞敏捷,說話要謹慎講究分寸,做不到的事情,壓根就不說,如果在言與行實在無法一致的情況下,寧可多做事,少說話,也絕不能說多做少,言過其行。

好口才必備的4種素質

1.思想素質

言為心聲。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苦樂觀、審美觀,常常支配著人的話語品位。“良好的口才”與“巧舌如簧”是兩個感情色彩不同的詞語,後者有時候可以用來作為貶義詞。我們說某人具有“良好的口才”,盡管是側重於語言技巧上的讚美,但往往也包含著對其說話所表達出來的正確的觀念、信念和人格品位的讚賞。

正確的觀念、信念、人格品位,是良好的口才不可或缺的深層基礎,當它們從“水麵”下顯露出來的時候,很可能形成語言的氣勢、強烈的感情色彩以及話語的針對性。語言的藝術性完全是受正確的觀念、信念、人格品位支配的,其中,信念又顯得特別重要,它是使精彩演講如響箭呼嘯前行的一股強勁的動力。當一個人將自己確信的觀點、原則和理論當作行為動力的時候,信念往往首先從語言上呈現出來。中國前總理朱鎔基曾經麵對中外記者莊重地講道:“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偉大的承諾,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被廣大人民稱頌不已。

2.道德素質

一個人說話的美醜優劣,與其道德素養是分不開的。人們在評論一個人的文章時常說“文如其人”。其實一個人在社會交往中的說話,更如其人。因此,說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人的道德水準。

有兩戶人家緊鄰而居,東家的人和樂相融,生活幸福美滿;西家的人經常爭吵,天天雞犬不寧。這種情形引起了一位社會學專家的興趣。

社會學專家問東家的人說:“你們一家人為什麼從不像西家人那樣經常爭吵,而能夠和睦相處呢?”

“因為我們一家人都認為自己是做錯事的壞人,所以能夠互相忍讓相安無事;而他們一家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因此爭論不休大打出手。”東家的人如此回答。

社會學家又問:“這是怎麼回事呢?”

東家人回答說:“譬如有一個茶杯被打破了。在他們家自以為自己是好人的情況下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認錯,還理直氣壯地大罵:‘是誰把茶杯亂擺在這裏的?’擺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駁:‘是我擺的,你為何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彼此間不肯認錯,不肯退讓,僵持不下當然會吵架了。可是我們家,如果誰不小心打破茶杯,就會抱歉地說:‘對不起,是我疏忽打破了杯子。’而放茶杯的人聽到也會回答:‘這不全怪你,是我不應該將茶杯放在那兒。’像這樣坦白承認自己的過失,互相禮讓,怎麼會吵架呢?”社會學家點了點頭。

說話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智慧,也能反映其素質和修養的高低。具有良好道德素質的人,說出的話也一定是文明優雅的。

3.心理素質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雖無實體可觸可摸,但卻實實在在地決定著人的表達和反應。“心慌意亂,語無倫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情緒緊張,不善於控製和調節情緒,易受周圍環境幹擾,就很可能使本來準備好了的話發生障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被德軍占領,荷蘭流亡政府在倫敦設立總部。荷蘭總理不會說英語,有一次會見丘吉爾時,他伸出手友好地說:“Goodbye?”丘吉爾愣了一下,回答道:“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會見都如此簡短而且切中要害。”這裏,表現了丘吉爾反應的迅速和善意的幽默,同時也看出了荷蘭流亡政府總理的心情有一點緊張。

香港鳳凰衛視的著名節目主持人竇文濤,上初中時還很靦腆,曾被人誤認為是女孩子,而且還有點結巴。後來經過刻苦練習,長大後居然成為著名主持人。他在《鳳凰周刊》試刊號的一篇文章中說:“人要珍惜每一個當眾出醜的機會。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教師讓我參加演講比賽,寫了演講稿,也倒背如流了,我讓家裏的人說任何一個自然段的頭一個字,我刷刷地就把下麵的給背出來了。上台的時候,底下黑壓壓的一片,我背了第一段,就想第二段開頭的字,背完了第二段,我的大腦一片空白,衝著全校師生沉默了足有1分鍾,嚇得尿褲子了,全校師生目睹我跑出校門。後來我回學校總覺得旁邊有女生笑我。老師對我說:‘雖然你沒有講完,在學校沒有名次,但是你朗誦的那兩段挺好的。你不要緊張,能背下來肯定能得一個名次,我推薦你去區裏參加比賽。’我這次答應得比上次痛快,好像覺得無所謂了,結果背下來真得了一個名次。從此之後我就有自信了……卸下這個負擔後,我覺得自己還行,也能經常在這種場合露露臉。再往後,我就慢慢總結出一個道理,隻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就要設法進入一個心理上的自由王國和無我的狀態。”

4.藝術素質

如果說思想素質在“水麵”以下,那麼藝術素質則是直接露在“水麵”上的一種素質。一個人說話的好壞,首要因素就是發音,這也是說好話的一個基本條件。一些演講者的語言特色大多都是發音清晰洪亮、吐字清楚、聲音美妙動人的。

我國老一輩舞蹈表演藝術家彭清一曾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有一次,他排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後,給青年演員做示範動作時,不幸摔傷左腿。從此,他由舞台走上了講台,開始了自己的演講藝術生涯。彭清一認為,演講必須講求藝術美,“入腦入心首先要入耳”。如果一味地宣講大道理人們不願聽,必須要有較高的藝術性,才能打動聽眾。

“我在演講時,根據報告的內容和聽眾的情緒,不時插入一段舞蹈動作,或引吭高歌,或朗誦幾句古詩,把聲音與態勢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會場的氣氛熱烈起來,能使聽眾消除疲勞,在聽眾興奮過後,再引發出一段道理,聽眾就容易接受。”麵對眾多喜愛他的聽眾,他講出了自己的心裏話。彭清一在全國的許多講台上為國家幹部、企業職工、大學師生進行演講,聽眾達200萬人次。他還被請到中南海給領導人演講。

演講吸引聽眾,因素是多方麵的,但其藝術素質起著最主要的作用。與彭清一同樣追求語言的藝術性的還有我國著名美學家張道一教授,雖然年過古稀,但音色仍然渾厚、圓純如男中音。有一年,在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的開幕式上,他的聲音如樂聲在會場內震響。其中有這樣兩句特別耐人尋味:“牛郎織女每年相逢一次,那是為了愛情,我們每年相逢一次,則是為了美學。”話語充滿感情而又具有對仗、錯綜美,再加上音色非常好聽,引來台下長久不息的掌聲。

改掉不良的說話習慣

如果一個人的臉上長有疤痕,可以從鏡中窺見,可以使用化妝品或藥品加以治療彌補。同樣,談吐方麵的缺陷也可以改變,隻要治療之前,自己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這些缺陷。如果不清楚自己說話的缺陷,也可以試著拿一麵鏡子對照自己說話的姿態:是否手勢過多,是否翹起嘴角,是否表情難看,是否過於冷漠、緊張、僵硬,是否強抑聲調……以下幾點是我們說話中常有的缺陷,我們可以對照檢查,並加以改正。

1.鼻音過重

用鼻音說話是一種常見且影響極壞的缺點,當你使用鼻腔說話時,就會發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發出的聲音就是一種鼻音。如果你說話時嘴巴張得不夠,聲音也會從鼻腔而出。在電影裏,鼻音是一種表演技巧,如果演員扮演的是一種喜歡抱怨、脾氣不好的角色,他們往往愛用鼻音說話。如果你使用鼻音說話,鼻音對於女人的傷害比對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見到一位不斷發出鼻音,卻顯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麵前具有極大的說服力,或者令人心蕩神馳,那麼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應使用胸腔發音。正確的方法是,平時說話時,上下齒之間最好保持半寸的距離。

2.聲音尖細

一個人受到驚嚇或大發脾氣時,往往會提高嗓門,發出刺耳的尖叫。一般女性犯此錯誤居多,要多加注意。因為尖銳的聲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難聽。你可以用鏡子檢查自己有無這一缺點:脖子是否感到緊張?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繩索一樣凸出?下顎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來明顯緊張?如果出現上述情形,你可能會發出刺耳的尖聲。這時你就要當機立斷,盡快讓自己鬆弛下來,同時壓低自己的嗓門。

3.語速不均

一般來講,說話的速度很難掌握,即使是一些職業演說家或政治家,有時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說話的速度。說話太快,別人就聽不懂你在說些什麼,而且聽得喘不過氣來。說話太慢,人們就會根本不聽你說,因為他們缺乏一種耐心。據專家研究,適當的說話速度為每分鍾120~160個字之間,當我們朗讀時,其速度要比說話快。而且說話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緒和說話的內容會影響你表達的快慢。說話中把握適度的停頓和速度變化,會給你的講話增添豐富的效果。

為了測量自己說話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說話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講詞,然後用秒表測出自己朗讀的時間。如果你說話的速度每分鍾不到上麵那個標準,就可以試著調整說話速度,看是否會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