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默了。這場架吵完了,想一想,好像事實真是如此。他什麼都沒說,隻是將妻子抱了抱,對她說:“對不起,我沒有考慮到你的感受,我會加倍愛你。”
他是個大度的男人,聽了妻子的話,他發現自己的妻子真的很辛苦。而他以前忽略了這一點,所以,當妻子對他發出一連串的“攻擊”以後,他沒有較真兒,而是選擇了沉默和一個歉意的擁抱。
婚姻的日子要想長久,有時候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彼此心知肚明就好,往後的日子還很長,如果單純為了洗刷清白而過於較真,反而會失去得更多。
婚姻不同於小孩子玩過家家,說散就散。它是男女雙方愛情的見證,是情感的升華。因此,對於來之不易的婚姻,我們千萬不可太過較真,否則,感情就會產生細小裂縫,日久天長,蟻穴潰堤,最終將難以修補。
聰明的人懂得如何用智慧去調整每一次二人關係的微妙變化,故而能夠安然度過或大或小的婚姻危機。無論男人或女人,切忌在這一關鍵時刻放縱自己的情緒而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對夫妻在日常生活中,能給對方帶來最大傷害的話是:“跟你在一起真虧,你根本配不上我。”在這樣的話說出口時,我們是否想過,既然他配不上我們,我們又為何與他結婚?
記住,在婚姻中,兩人是休戚與共的,如果你不幸福,對方同樣不會幸福。而我們能給予對方的最美好的禮物,就是自己的幸福。英文裏有句俗語:大凡是鍋,早晚會有一個蓋子相配。夫妻之間就是蓋子與鍋的關係。
一群女人圍坐聊天時,有些人會平和地說話,有些人則一定要擺出一副強勢的作風,總是把自己放在中心。比如,在家誰抓住了財政大權、在家誰怕誰、重大事情做決定時誰能拍板等。
通過仔細觀察這些細小的動作與氣派,我們可以大約地猜出其生活背後的隱情所在,包括她為何找不到對象、她為何離婚、婚姻中她為何要埋怨不休,等等。
幸福的婚姻絕非將軍與士兵的搭配,而是將軍與士兵角色不斷變換中的搭配。瑜伽訓練的基礎是:收放自如、陰陽結合、保持平衡、遊刃有餘……中國傳統中的中庸之道,正是幸福婚姻必備的基礎。包容與妥協並非天生就能做到的,但卻是在婚姻路上牽手一生必須學會的內容。
有一位女人剛結婚時男方家庭條件非常艱苦,但好在女方父母條件還可以,在女人嫁過來時給女人陪了不少嫁妝,所以生活過得也還算可以。但是,女人也因此從一開始就在男人麵前有一種優越感,平時說話做事都是潑辣的性格,在家裏絕對是說一不二。
男人很少做主,每次做重大決定都是聽女人的,否則女人就會指責,甚至是謾罵他。在這個家裏,女人的表現一直都非常強勢。
這位女人非常勤勞能幹,拿著“壓箱底”的本錢,開了一個水餃攤、起早貪黑,養家糊口。由於她潑辣能幹,短短幾年就將生意迅速擴大,開起了幾家頗具規模的飯店。後來,她不顧男人的反對,把攤子繼續越鋪越大,產業延伸到賓館、電子、汽車銷售等行業。
隨著掙的錢越來越多,越來越成功,她感到無比地驕傲與自豪。在公司她是說一不二的老總,回到家他同樣把自己的男人當作員工一樣使喚、訓斥。男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雖然偶爾也會做出言語上的反抗,但在表麵上還是強忍著這一切的“淩辱”。而她對這些卻渾然不知。
人的欲望是不斷擴張的。女人看到前幾年許多投資房地產的人大多都掙到了很多錢,於是也決定把全部的資產抵押給銀行,貸更多的錢來投資做房地產,男人極力地反對,因為這事他們鬧翻了,開始了分居生活。
但是,她堅信這麼多年自己的投資都是成功的,這次肯定也不會出錯,所以這一次還得她說了算!她完全沒有考慮男人的反對,如前麵的每一次投資一樣,這次還是她獨裁決策。
沒想到,這次她失算了。由於政策的調控加之市場需求的飽和,她投資房地產可謂是“生不逢時”,房價急速下滑,最後她破產了,而這時,男人向女人毅然提出了離婚。
女人非常傷心,最終也沒有想明白男人為什麼會這樣做。也許男人是因為她沒錢了,也許男人是實在承受不了她的霸道和長期以來的“淩辱”才這樣做的,但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一位事業有成的女強人曾這樣對身邊的人說:“你知曉嗎,婚姻中的順服很重要。”這樣的話出自強勢的她的口中,令身旁的人非常震驚。她解釋道,順服的理念並非源自中國傳統的三綱五常,而是更超然的包容妥協。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其實比期待對方的改變更加重要。
這是一種重要的包容和妥協的形式,因為它是陽光的,主動的、積極的,無論事業、婚姻,還是平日的交往,明白何時包容和如何妥協的人,往往是充滿自信、品格健全、善解人意的強者。其實夫妻之間,沒必要講什麼輸贏,都是一家人,吃的是一鍋飯,睡的是一張床,有什麼必要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彼此謙讓一點,包容一點,沒有過不去的橋,更沒有走不通的路。
不要販賣愛、忠誠和友誼
在人生之路上,我們一定要記住,在任何時候,你都不是一個人在奮鬥:小時候,你的身邊有父母、有老師;長大後,你有領導、有同事;在困難的時候,你有家人、有朋友……
在這裏,我們重點說一說朋友,朋友是一種真誠的互動,是心有靈犀的感應。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財富,應該用一生去珍惜。
美國學者約翰·查爾登·柯林斯說:“成功的時候,朋友認識我們。失意的時候,我們認識朋友。”《美國英語辭典》對“朋友”的解釋是:“喜愛一個人;尊重、喜歡另外一個人,並且設法使他更快樂、更幸福。”換句話說,就是願意為另外一個人做事。朋友是為你服務的人,是你的伴侶,是幫助你的人,是對你好的人。
如果一個人走到生命終點的時候,還有兩個以上的朋友願意隨時隨地幫助他,為他做任何事,那實在是太幸運了。
我們可以和朋友談生活的所有方麵——快樂、悲哀、希望、需要、勝利……在他們麵前,可以不必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麵,因為我們知道朋友永遠會為我們做最好的打算。
約瑟夫·艾迪森說:“友誼可以使快樂加倍,使痛苦減半。”
羅勃·赫爾則說:“有一個明理又有同情心的朋友,等於多了一個頭腦。”
既然朋友及友誼如此可貴,怎樣才能交到更多朋友呢?專門去尋找朋友,往往不容易找到;隻要你努力去做別人的朋友,就會發現處處都是朋友。
山繆爾·強生說:“一個人如果不繼續交新朋友,很快就會感到孤單寂寞,友誼是需要不斷發展的。”相信他的話,你就不會孤獨了。
有人說,陌生人隻是“尚未結交的朋友”。《美國英語辭典》對朋友的解釋是:喜歡一個人,願意與他為伍,或者非常樂意為他服務。
這種解釋充分表現出麥克·柯伯和他的朋友馬克·魏曼在1989年7月9日開始攀登凱普峰的情形。凱普峰是一座3569英尺高的岩壁,位於加州北部亞斯麥山。對攀岩者而言,這是最難攀登的幾座岩壁之一,即使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攀岩老手,也不一定具有足夠的體力及勇氣。
魏曼和柯伯花了七天時間才登到山頂,途中曾遇到40℃以上的高溫及猛烈的強風,為攀登增加了困難。爬到山頂之後,柯伯勝利地站著,魏曼卻隻能坐著——他是第一個不用雙腿登上凱普峰的人。
1982年,魏曼絆了一跤,從此就癱瘓了。此後,他隻能在夢中攀岩。但是柯伯努力說服他同行。當然,如果沒有柯伯帶路,一步一步幫著他往上爬,他絕對不可能完成這一壯舉。第七天,柯伯無法把鐵栓固定在山頂四周鬆軟的石頭上,他的友誼及勇氣在此時發揮到了最高點。柯伯知道,如果這時候出絲毫差錯,他們兩人都可能沒命,於是他背起魏曼,一路艱難地爬到終點。
俗話說得好,想要結交好朋友,自己就要先做個好朋友。希望你也能做個像麥克·柯伯那樣的好朋友。
“總有一天我要跟你扯平!”這是一句大家常會聽到的話,常被人拿來威脅對方,也有人真的說到做到。問題是,如果你隻能跟對方“扯平”,就永遠也贏不了對方了。
接下來講一則有關柏林圍牆當年的故事。有一天,住在東柏林的人決定送給西柏林人一點“禮物”。他們在大卡車上裝滿了垃圾、碎瓦礫、損壞的建材,以及許多毫無價值的廢物。然後把車子開過邊界,得到出關證明之後,一股腦地倒在西柏林。
西柏林人自然很氣憤,一心想跟他們“擺平”。幸好有一位智者極力勸阻,提出完全不同的建議。結果,西柏林人也同樣裝了一卡車東西——都是東柏林視為珍寶的衣物、食品及藥物。他們把卡車駛過邊界,小心翼翼地卸下貨物,並且留下一塊幹幹淨淨的牌子,上麵寫著:“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付出。”
西柏林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相信布克·T.華盛頓的一句話:“我不願意讓任何人使我恨他,因而侮蔑我的靈魂。”《聖經》上說,以德報怨就是在敵人頭上“堆炭火”。在寫作《聖經》的時代,在敵人頭上堆炭火是上帝所讚許的善行。想想看,東柏林人看到那一卡車迫切需要的物品時,心裏會有什麼感想?必然是既羞愧又感激吧!這個故事告訴大家,要以柔克剛,不要以怨報怨,要做個心胸廣闊的人。
不要忽視你生命中的貴人
在我們的人生中,要使自己的事業成功,甚至達到更高的目標,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忽視出現在自己生命中的貴人。這類人往往不是有過人的智慧,就是有你無法想象的能力,如果當他們出現在你的麵前時,你無視他們的存在,對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麼過後就是你使出渾身解數,到頭來終將折戟而歸。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加倍留意隨時會出現在你生命中的貴人,因為他們對我們的事業發展,往往是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漢高祖劉邦本來隻是一個無業遊民,他不願從事尋常百姓的工作,反倒結交了眾多遊俠,當他見到秦始皇出巡的行列時,仰天長歎道:“大丈夫當應如此。”從此廣交各路豪傑,禮賢下士,將當時的蕭何、張良、韓信等幾個出現在他生命中的貴人收於帳下,最終打敗霸王項羽,成就了帝王大業。
可以說,大到改朝換代,小到個人的成長,若不能重視自己生命中的貴人,王朝就不會興盛,事業也不會發達,人生也不會有太多的成功。
在草原上有一個放羊的人養了一群羊,令他苦惱的是,羊群總是一種很散亂的樣子,非常不好管理。
平日裏,羊群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有一隻羊在一片新的肥沃的綠草地吃到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你爭我奪,會把草踐踏掉,也全然不顧旁邊有虎視眈眈的狼,或者遠處還有更好的青草。晚上趕羊進欄時也會費很大的勁,它們總是四處逃竄,難以集中。
一個老人給他建議道:“你駕馭好領頭羊,一切問題都會解決。”
可是,哪隻才是結束這種混亂局麵的領頭羊呢?牧羊人犯了難。老人告訴他:找領頭羊要靠你的眼光,找到了,你還要會利用它,這樣你才會放好這群羊。
終於,牧羊人通過觀察,找到了領頭羊,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羊群放起來比以前輕鬆多了,不久,他成了一個有經驗的牧羊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身居高位卻使自己的“政令”不能通行的尷尬,有要及時樹立自己的威信可又怕傷害官場元老的兩難,要想打開局麵,盤活職場就先要拿準你生命的貴人,分清誰是元老,誰有後台,誰最有威信。知道他們各自的利益所在,拿準你生命的貴人,這樣就會便於拿出相應的策略來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