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分渴望得到一次好成績來振奮精神,但上天從不眷顧他,他每天鬱鬱寡歡。於是,他想到了作弊。在一次考試前,他以高昂的代價買到了一份答案,他喜出望外,好像撿到了一個大便宜,他覺得他可以藉此變得與眾不同。
那次成績,無翼於一顆原子彈,在校園裏炸響,輻射的放射線電波震動了一個多月時間。他自豪無比,他覺得老師看他的目光也溫柔了許多。
但東窗事發,有人舉報了他,說他是“竊題大盜”,不僅如此,賣題的同學也受到影響。他麵臨著一次致命的選擇,因為按照慣例,結局隻有一個,就是被開除。
想起家中病弱的母親以及外出務工的父親,他頭一次淚流滿麵,是發自肺腑的。由於認錯態度良好,他得到了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成功則無法回頭。
他的基礎太弱了,於是,堅持一段時間後,他想到了退學。班主任叫他進辦公室,沒有指責,隻有簡單的開導之語,老師最後說道:
“看似壞事,其實未必。壞消息與好消息從來不是絕對的,竊題事件發生後,對你來說是壞消息,同時也算是好消息,你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缺點,現在還來得及,沒有哪個消息比這個更糟了。好消息是寶,大家都喜歡,但壞消息也是貝呀,眾所周知,貝中有黃金,有水晶,它平日裏以默默無聞的態度生存,隻要你努力了,堅持了,總有一天,能夠摘取藏在貝中的黃金。”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一次磨難可以讓人醍醐灌頂,一次打擊可以讓人破釜沉舟。
好消息是寶,寶誰不喜歡?但壞消息通常是好消息的前兆,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錯與對。
壞消息愛雪藏自己,藏得夠深,你不靠勤勞、勇敢、智慧和愛,根本無法驅趕壞消息。
燈是善,光是心
深夜時分,一個下班回家的農民工,路過一條窄長的小巷。小巷窄,有風掠過,但更有危險降臨。沒有燈光,車子掉在裸露的窨井裏,車子瞬間成了麻花,農民頭碰在旁邊的牆壁上,血流如注。
小巷偏僻,隻住著幾戶快要拆遷的人家,這兒要進行城網改造,到處寫著大大的“拆”字。
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兒,正在深夜的涼風中等待父母回家,他做完了作業,熱好了飯菜。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父母給了他全部的愛,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做一道可口的菜,家是父母的港灣,也是他的全部依靠。
外麵有動靜,也許是父母回家了。
小男孩兒興奮不已,破爛的圍牆外,借著手電筒的光芒,他看到路上趴著一個人。他有些恐懼地回到屋中,將電視機的聲音開到最小,後來幹脆關掉了燈。無邊的黑暗,是送給自己的最好安慰。
他驀地想起了那個可怕的窨井,顧不得害怕了,他著急忙慌地出了門:果然,有人受傷了!
電話線早斷了,他跑了三條街,終於找到一個陌生的路人,那人幫忙打了急救電話。
小男孩兒拐回弄裏,從家中拿出各種各樣的藥,止血藥敷在那人的傷口上,無濟於事。小男孩兒想到了冰,白天他調皮時凍的冰,冰可以止血,他一股腦兒地搬了一大堆,那人的血止住了。
小男孩舉著手電筒,沿著小巷的兩邊來回照射。他這樣做,一是生怕有人過來,這兒危險:二是燈光是警醒,可以讓自己不要害怕。
急救車迷了路,並沒有及時趕來,小男孩兒堅守了一個多小時。
他多麼盼望父母可以早早地下班,但父母並沒有準時回家。他們每晚都是這樣,父親是農民工,在工地上勞累;母親上夜班,在超市裏工作。
他們都是這個城市孤獨的守護者。
好不容易,急救車趕來了,醫護人員按部就班,詢問相關情況,小男孩兒講了個大概。護士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血止住了,生命無大礙,好神奇的小子。
讚揚聲是對小男孩兒最大的鼓勵了,傷員走了,他並沒有走。麵對沒有蓋子的窨井,他的任務仍在持續,為了他人的安全,他不能袖手旁觀。
父母回來時,小男孩依然在風中等候,手電筒換了兩次電池,當他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摟著孩子稚嫩的雙肩淚流滿麵。
沒有過多的褒獎,這世上做好事的人不計其數,小男孩兒像一粒塵埃,沒有掀起絲毫的波瀾。
但醒來的農民工告訴家人:“昏迷時,我看到了燈光,是燈光救了我,它一直在遊動著,這是一種力量,我告訴自己:我不能離開這個世界。”
這應該是最簡單卻最真實的表揚了。
燈是善,你見過沒有光的燈嗎?它們隻要點亮了,便會激發起愛的力量,光芒四射,無邊無垠。
光是愛,是心,是德,更是芸芸眾生與大千世界。
比雲更高的,還有山
2000年12月的一天,日本東京國立中學的一間教室內,正在進行一年一度的作文測試,一個矮瘦的男生此時正緊張地在抽屜裏搜索著一本作文書。他體弱多病,最討厭的課程便是作文,最喜愛的事情是戶外運動,攀登珠峰是他最大的夢想。
作文老師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他的麵前,使他手上的動作暫時停歇。當老師拿走他的作文書時,他感覺有一種失落感,在失去依賴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借助自己的空想完成今天的考試。
他憑空設想了自己的將來:自己可以在雲朵上翩翩起舞,原來雲朵上也是一片平坦,在地麵上能做的事情,在雲朵上也可以完成。你可以唱歌,可以種一片莊稼,更可以與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隻是你需要注意雲朵的間隙,那是整個雲最薄弱的部分,一不小心,你就會從雲朵的縫隙裏掉下來。
這篇作文被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上朗誦,老師的點評結果是:文采並不出眾,但想象力豐富,隻是缺乏可以實現的基礎。
同學們嘲笑他的空想,說雲朵是虛幻的,怎麼可能上去?他下課時,帶著疑惑找到作文老師,問他這樣的夢想是否可以實現?
作文老師被這個小家夥的執著感染了,作文老師低下身去撫摸他的頭,說道:科幻是不可能實現的,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在雲朵上跳舞。
這個叫栗城史多的小個子聽完後,一陣沮喪。他每天傍晚時分,便站在村口的山坡上,看著天上的朵朵白雲,他好想自己長一對像雄鷹一樣的翅膀,飛越蒼穹,跨越雲朵。
18歲那年,他開始攀登日本的富士山,體弱多病的他受盡了折磨與白眼,在無數人奚落的眼神裏,他選擇了堅持。富士山並不高,他卻登了兩次才成功。第一次他的腿抽筋,打了急救電話,醫生與護士風風火火地將他抬下來,醫生告誡他不要玩火自焚,他卻賭氣地從病床上爬起來,逃回家中;第二次他準備了很長時間,成功後,他不知足,覺得應該挑戰更高的山峰,他的目標瞄準了珠穆朗瑪峰。
這簡直就是一個幻想,醫生聽完他的宏圖偉業後直皺眉頭,因為無論是身體素質、心髒搏動情況,還是握力、腳力、肺活量及肌肉發達程度,他都低於成年男子的平均水平,先天不足的人如何挑戰人類的極限?
但他是個不服輸的家夥,他認為自己有登頂富士山的經驗,況且自己的心理狀態極為優秀,即使不成功,也可以積累登山方麵的經驗,哪怕真的失敗,結果也不過是永遠與高山葬在一起。
在攀登珠峰前,他加強了體育鍛煉的強度,希望提高自己應對各種困難的決心和經驗。他在經曆了生死考驗後,成功地登上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裏峰。
2008年,他第一次登珠峰失敗,他的身體支持不住,出現短暫性的休克,視力模糊,嚴重的缺氧反應差點兒讓他魂斷珠峰。第二次,他總結了經驗,在自己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出發,但事與願違,珠峰發生了嚴重的雪崩,當一位遇難者的遺體出現在他的麵前時,苦難、死亡的考驗襲來,他的心理接近崩潰,他退縮了。
在兩年的調整期中,他選擇了沉默與堅強。親人與家人的不理解,愛人的離開,一係列變故傾軋過來,他並沒有被擊倒,而是痛定思痛,暗下決心,從頭再來。2011年11月,在經曆了兩次失敗後,他成功地登項珠峰。在他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看到無數的雲朵在自己的腳下遊蕩時,我感到自己勝利了,小時候的夢想實現了,原來,比雲高的,還有山。
雲時常用一種高傲的姿態麵對著世間萬物,讓你無法企及。但是既然我們無法在雲朵上起舞,無法用自己的身軀去征服它的虛幻,我們何不換一換思路——我們要超越雲的身軀。
比雲高的還有山,當你有一天登上偉大的巔峰時,你會發現,雲不過是虛幻地在你的腳下徘徊、遊蕩,而你腳下所踩的,是實實在在的勝利。
比路更長的,還有腳;比雲更高的,還有山。
先受傷,然後再開花
6歲的小姑娘塞隆由於膝蓋受傷,不得已暫時告別了鍾愛的芭蕾舞舞台,在家裏養傷,母親是她唯一陪伴她的親人。
在南非的豪登省,母親經營著一家大型的莊園,除了種植莊稼外,她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鮮花。每日,塞隆心情鬱悶地躲在屋裏,母親則在花園裏收拾鮮花,小姑娘偶爾會走出去,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歎口氣,母親則回眸一笑,送給她明媚的笑臉。
塞隆喜歡芭蕾,但在幾天前的一次訓練中,她的膝蓋跌在地板上,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醫生檢查後無奈地告訴她:“你改行做模特兒吧,芭蕾舞對腳尖的柔韌性要求太高了。”
醫生婉轉的話語是在提醒她:她可能要永遠離開芭蕾這個舞台了。跳芭蕾的夢想一直沒有開花,塞隆幼小的心靈受到了重創。
為了練習自己的腳部,她開始在院裏的石板路上學習模特兒走步,她的身材嬌小,體態優美,惹得莊園裏的打工仔不停地張望,母親也時而給予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