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5章 告文友書(2 / 2)

但我並不認同李先生的“觸礁”一說。李展認為,《逐日》第二部分用了過去曆史小說政治鬥爭的方式,來演繹成長,“說明作家已經觸礁,沒有升華出新的文學史觀和人生觀”。我想事實並非如此。在我看來,“用了過去曆史小說政治鬥爭的方式”,恰恰使得小說的理想主義不僅沒有喪失其現實性地基,反而找到了真正的“文學地平線”。我堅持認為,這是一部符合傳統價值取向和審美標準的現實主義佳作。

在這裏,我特想說說李展先生所不齒的“金庸小說式的傳奇風格”和“湖北曆來政治曆史文學傳統”。諸君細細回想一下,中國“純文學”的沒落,全國期刊發行量的整體銳減,正是屬於小說的“傳奇要素”在當代小說“純文學”文本中的集體隱身。小說不是散文,必須有“故事”,必須“好看”。“傳奇性”或者說是“故事性”,是小說的本質屬性。在此意義上再回過頭來考量古冰的《逐日》,毫無疑問,這是一部佳作。而且在我看來,這部小說最出彩處,正是“用了過去曆史小說政治鬥爭的方式來演繹成長”。如果沒有了這個,《逐日》的藝術性則大為降低,也就不會如此打動讀者了。

在現在讀書網上,還有一批如《逐日》般直麵現實的作品值得一讀。表現國企改製的長篇小說《新瓶》,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表現官場人生的《紅塵鴻程》,直擊教育弊端......

無巧不成書。“奇”是小說的特色。現在網壇上,已經彙聚了一批“出奇製勝”的佳作。在我看來,楊子恩平的長篇《追影人》特別值得推薦。小說主人公馬青自從和影子分離後,時而怨恨父母,時而又變得和自己以往一樣油嘴滑舌。他在追尋影子的過程中,經曆千辛萬苦,終於與自己的影子重合在一起,而他的父親因為尋找兒子流落街頭成為乞丐,讀來令人感慨,堪稱一部不可多得的“童話教科書”。

以“奇”見長的,還有冰兒的《偏哨》,佳音的《遺情楚國》,陳剛的《龍山奇鳴》,風雲浪子的《魂斷烏托邦》,龍小蝦的《黑道風雲》,一柱擎天的《風流尊者》,童心的《風雲奇少年》,陳傳龍的《裸女》,巴克大俠的《鬼謎族》,以及莫曉笛的《蒼嵐之葉》等等,值得收藏和閱讀。

人生於世,愛情是個永恒的主題。讓我喜歡的是,在現在讀書網上,一批能夠打動心靈的作品,同時將筆端伸向了愛情領域,通過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詮釋著青春期紅男綠女無法回避的成長之痛。筆墨生香的《祈願燈下的愛情》,落客的《鄉間韻事》,王作林的《愛在冰封冰破中》,艾寶寶的《你我》,清風嵐淚的《傾城淚清晨淚》,佳音的《犯錯》,墨柳的《lover,畢業後不再相戀》,岩波的《男上司與女上司》,尚攀的《假如愛有天意》,雲天的《流星雨是我想你的眼淚》,豐子羽的《芻狗》等等,都是很有看點的小說。

一批極具青春氣息的小說,成為現在網壇上的一大亮點。謝一一的《帥哥別擋道》,秋蟬的《多倫多秋天裏的楓葉》,水袖的《劣根》,徐栩的《龍塵》,夏正蘭的《觀瀾清夢》等等,都是值得一讀的小說文本。特別是九零後作家魏榮凱的《蒼淩劍》,筆法老到,大氣磅礴,頗有大家手筆,讓我生出“後生可畏”的感歎。

最後,我想說說我的小說《周董模仿秀》。我從未敢言自己是“作家”。我這個省作協會員是業餘的。我隻是一名愛好文學的業餘作者。我的小說,完全不具備“經典”的品質。但我同時要說,我的小說也決然不像個別人所斷言的那樣一無是處。我不想對那種以詆毀同道作品來吸引眼球的下三爛做法作出回應。小說擺在那兒,讓事實說話。因為初次上網連載,下卷的寫作又急了些,開始上傳時確有一些打錯了的字,但決非像某人說的“錯別字滿天飛”。不信大家看看,找一找,看還有沒有。這篇小說凝聚著是我對社會諸多問題的思考,下筆之前進行了反複考量,雖說不上是碧玉一塊,但也決非是“邏輯混亂”之作。如果硬要說成是“邏輯混亂”,隻能說是某人沒有看懂(如下卷中的“華哥”,如不細細揣摸,難定其真實身份)。小說涉及考前退學、明星包裝以及反華勢力對我實施的顛覆肢解等諸多尖銳問題,決非“故事情節毫無新意”。我曾委托白老師,取消小說後麵的付費閱讀設置,旨在讓更多的人來評判我的這部作品。我非常歡迎諸君對《周》提出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