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上古洪水事件(1 / 2)

弗雷德·本傑明是一位著名的英國民族學家。他在考察了大量的民族曆史傳說之後發現,幾乎所有位於北半球民族的上古傳說中,都有著內容驚人相似的“大洪水”傳說。而這種相似使人不得不掩卷深思:遠古時期真的發生過大洪水嗎?就如同我們成語中所說的那樣,“滄海桑田”的變化真的發生過嗎?連綿數月的雨水,隻不過是伴隨著洪水而出現的天氣現象,在這場將人類幾乎全數毀滅的洪水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將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汪洋的,依然是傳說中的上古洪水事件:一次巨大的全球性海浸事件。

《聖經》中如此描述那次史前洪水:“在2月17日,天窗打開了,巨大的淵藪全部被衝潰。大雨伴著風暴持續了40個白天和40個黑夜”。拯救萬物的諾亞方舟,也是在水中足足漂流了40天之後,才在一處高山上擱淺的。

在公元前3500年前所出版的蘇美爾資料則講述道:“那樣的情形是如此恐怖,令人無法接受,風在空中暴戾地尖叫著,人們在拚命地逃向山頂,大家都以為,可怕的戰爭開始了……”

古文化研究中一本非常有名的古文書-《波波卡·吳夫》中記載著:“大洪水來了,天地變得一片漆黑,到處都不停地下著黑色的雨,人們在不停地拚命奔跑……但是最終還是被滅絕了。”

據說,世界上現存史料中對史前大洪水的最完整記載在古巴比倫的《季爾加米士史詩》中,這是由於它完全是由從大洪水中逃出來的人口述而成的。在史詩中,洪水伴隨著風暴呼嘯而來,一夜之間,幾乎將大陸路上所有的高山都淹沒了,隻有那些在山頂上的人們才僥幸得以生存。

史前大洪水物證

中國關於上古時期的洪水記載更多:

《山海經·海內篇》記載:“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

《孟子·滕文公》記載:“當饒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

《淮南子·覽冥訓》曰:“望古之際,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

在各個民族的傳說中,有許多無法讓人理解的地方。

所有被提醒的人,都是在預先得知此事後準備好了船隻,並在洪水到來之際依靠船隻成功逃生的,而且最後都使用了飛鳥去一探究竟,而且都是在飛鳥銜來了新生的植物後,才離開了逃生的船隻的。聖經中的諾亞一共放飛了三次鴿子,直到鴿子銜回了橄欖枝,才讓方舟靠岸的。

其次,受到警告者都是一男一女,而且他們都在洪水過去之後承擔了種族繁衍的大任。如,希臘的奧尼恩夫婦、中國的伏曦兄妹、倫群島的比德和碧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