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海豚的壯舉(1 / 1)

海豚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被人們稱為見義勇為的海上救生員。海豚有很多搭救人類的壯舉。

1966年,韓國有一艘漁船在太平洋海麵上捕魚時不幸沉沒,16名船員中有6名當即喪生。其餘的10名船員在水中遊了近10個小時,一個個累得筋疲力盡。就在他們求生無望之際,一群海豚匆匆趕來,圍在他們周圍,好像是來營救他們。這10名船員喜出望外,抓住海豚胸鰭就往海豚背上爬。這時海豚卻主動把身子往下沉,方便船員們爬上它的背,就這樣,海豚們馱著10名船員,一直遊了46海裏,然後猛地一使勁,把他們安全地甩到了誨岸上。

1972年9月,一位23歲的南非姑娘伊瓦諾所乘的船被海浪打翻在離海岸40公裏處的海麵上,她拚命往岸邊遊,這時有一頭鯊魚向她遊來,她甚至已經清楚地看見鯊魚猙獰的麵目了,不由得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呼吸都快停止了。可是否就在這個時候,有兩頭海豚出現在她身邊,先是把鯊魚趕跑了,而後又護送她到靠近港口的安全地帶。

1992年,在大西洋航行的一艘印尼貨輪上,有兩名海員不小心掉入海中。就在危急時刻一群海豚趕來並圍成一個圓圈,把落水的一人托出水麵,直到被救起為止。另一名船員正在水中掙紮,突然感覺腰間被撞了一下,原來也是一隻海豚。這隻海豚一直陪伴著他,直到船員安全遊到船邊。

20世紀初,瀕臨大西洋毛裏塔尼亞的地方有一個貧困的漁村艾爾瑪哈拉,這個漁村很窮連飯都吃不上,而大西洋上的海豚似乎知道人們在受饑饉煎熬之苦,常常從公海上把大量的魚群趕進港灣,來幫助漁民撒網捕魚。

可是有時候海豚的這種救人的舉動卻顯得很盲目,凡是在水中不積極運動的物體,幾乎都會引起海豚的注意和極大的熱忱,成為它們的“救援”對象。有人曾做過許多試驗,結果表明,海豚對於麵前漂過的任何物體,不論是死海龜、舊氣墊,還是救生圈、厚木板,都會做同樣的事情。195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洋水族館裏,有一條海豚為搭救它的宿敵一條長大約一米多長的年幼虎鯊,竟然連續8天把它托出水麵,結果導致這條小鯊魚因此而喪了命。

有人說海豚救人的壯舉,是來源於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作為這種本能的基礎,就是一種非條件性的泅出反射。就是每當海豚的頭部露出水麵時,就會自動地打開噴水孔,並完成呼吸動作。它喜歡推動海麵上的漂浮物體,也愛把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幼仔托出水麵,或者抬起生病或負傷的同伴。它的這種本能是在長時間自然選擇的過程中形成的,因為這對於保護同類、延續種族是十分必要的。而這種行為也是不問對象的,所以一旦海豚遇上溺水者,就會誤認為是一個漂浮的物體,也會產生同樣的推逐反應,本能地把其推到岸邊去,從而解救了人類。

也有人說在過去幾個世紀,海豚與人類的許多相似之處一直為人所談。海豚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它的救人“壯舉”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海豚都是將人推向岸邊,而沒有推向大海。當海豚可能感覺到人類處於危險中,就會馬上行動起來保護他們。海豚有時為了保護人類和自己的幼仔不惜與鯊魚“搏鬥”。

還有人說海豚天生好動,把所有被碰上的東西都成了它們的玩具。海豚為什麼會把人推向岸邊,而不是將人當作玩具那樣一直在水中戲弄呢?這可能與海豚的習性有關,海豚喜歡在深水和淺水中來回巡遊。如果人在深水區落水,正好碰上一群向淺水區遊擊的海豚時它們就會順水推舟把人半推半玩弄地帶到淺水區,或把落水者推到岸邊。如果遇到鯊魚前來,而此時有一群海豚正好在嬉戲落水者,那麼海豚就會認為鯊魚是來搶奪它們的“玩具”而與之格鬥。鯊魚一般是單獨行動,而海豚則是成群結隊的,結果自然是鯊魚被趕跑了。

這些也都隻是幾種不同的推論,對於海豚為什麼救助人類,甚至在鯊魚麵前,不顧生命瘋狂的擊殺,而且最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就算人們殺死一條海豚的時候,其它在場的海豚也隻是一旁靜觀,絕不會以牙還牙傷害人類。它是可以易如反掌攻擊人類,但卻從來沒有海豚傷人的報導。對於協作精神很強的海豚會有這樣的表現,實在令動物學家及人類深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