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心悸(心律失常)(1 / 3)

心悸是臨床一常見病,指患者自覺心中跳動,心慌不安,有時發作無時,持續不止,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常伴有氣短、胸悶,甚則眩暈、喘促,脈象或遲或數,或節律不齊。

心悸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病證,又是心係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西醫學中的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早搏、心房顫動與撲動、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組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預激綜合征、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及某些神經官能症以本病為主要表現者。西藥治療有一定的作用,但對某些患者療效欠佳。王正雨主任醫師從醫數十載,對心悸病的證治有獨特見解,現總結如下。

【病因病機】

心悸的發生多因體質虛弱,飲食因素或過於疲勞,或情誌所傷,或感受外邪,或久病傷於心,最終導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或邪擾心神,心神不寧。病位在心,與肝脾肺密切相關。如心的氣血不足,心失濡養,搏動紊亂,心陽虛衰,血脈瘀滯,心神失養,腎陰不足,不能製心火,水火失濟,心腎不交;如腎陽虧虛,心陽失於溫煦,陰寒凝滯心脈或肝失疏泄,氣滯血瘀,心氣失暢;或脾氣虛弱,氣血乏源,宗氣不行,血脈滯留;或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擾動心神;或熱毒傷肺,肺失宣肅,內舍於心,血運失常,或肺氣虧虛,不能助心以治節,心脈運行不暢,均可引發心悸。

【辨證分型】王老將本病辯證為6型,下麵分述之

一、熱毒侵心型:症見發熱,頭痛、咽痛,心悸胸悶,氣短喘咳,舌紅苔薄白,脈浮數。治宜清熱解毒,養陰安神。方用銀翹散加減。

案例:王某,女,33歲。1987年7月4日初診:自訴一周前開始有咽痛發熱,繼而心慌氣短,活動後加重,午後有低熱,舌質紅,脈細數。伴頭暈四肢無力,納穀不香。心電圖提示:心動過速,室性早搏。西醫診斷為上感,病毒性心肌炎。外感熱毒,肺衛失宣,內擾心包。治宜清熱解毒,養心通脈。擬方銀花30g、連翹20g、大青葉20g、丹參20g、北沙參15g、板藍根20g、白芍12g、生地12g、甘草10g、麥冬12g、棗仁15g、東白薇15g,5帖。7月19日二診:藥後低熱退,心慌緩解,納食亦香,但活動後仍感胸悶心悸,口幹。原方加麥冬12g,丹參改30g,繼服10帖。8月10日三診:連服上方15帖,心電圖明顯好轉,心慌氣短症狀消失,脈率每分76次,依原方又開10帖,囑其注意休息調養,以資鞏固

按:王老認為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發作,與六淫外邪有密切關係。邪毒多從口鼻而入,循經絡由表入裏,發病之初,大多由肺及心,以實證熱證為多。如患者低熱不退,又見心悸,證屬熱毒侵心。方中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蘭根解表清熱,抗禦病毒;丹參活血通脈;麥冬、白芍、北沙參養血滋陰生津,營養心肌,合而用之有解表清熱,養心通脈之效。

二、心脾兩虛型:症見心悸不安,健忘失眠,頭暈目弦,麵色無華,神疲氣短,舌淡紅,脈細弱。治宜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方用歸脾湯加味。

案例:吳某某,男,52歲,1992年3月6日就診,自訴患心肌炎1年餘,刻下胸悶心慌,早搏頻發,夜間更甚,視其麵色蒼白、乏力,納穀無味,自服胺碘酮療效不顯,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結代,予歸脾湯加減。黃芪25g、丹參20g、黨參10g、白術10g、雲苓10g、遠誌10g、茯神10g、酸棗仁15g、當歸10g、熟地10g、川芎6g、木香10g、粉甘草6g,服7劑。二診,服藥後,自覺胸悶心慌減輕,原方加苦參15g、繼服10劑,後以此方加減治療6月而痊愈。

按:脾胃虧虛,氣血生化乏源,氣不行血,血不養心則心悸。治宜健脾益氣養心安神。方中黃芪、黨參、白術、雲苓、甘草益氣健脾;丹參、當歸、熟地、川芎養血活血;佐以遠誌、茯神、酸棗仁寧心安神。全方共奏健脾養心、安神定悸之功。

三、瘀血阻絡型症見心悸,胸悶不舒,或胸部隱痛或刺痛,唇甲青紫,舌質紫暗瘀斑,脈細澀或結代,治宜活血化瘀,調理氣機,方用加味血府逐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