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癭病(亞急性甲狀腺炎)(1 / 2)

亞急性甲狀腺炎,多發於中青年女性,臨床以發熱、周身乏力、甲狀腺腫大且明顯疼痛和壓痛為特征。屬於中醫學的癭病範疇,目前多認為與病毒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

【病因病機】本病的發病與外感六淫,內傷七情以及體質因素有關,起病多由於外感時邪,失治誤治,病邪鬱久化熱,致熱毒壅盛,灼傷津液,煉液為痰,痰阻氣機,血行不暢或氣鬱生痰。痰隨氣逆,最終致氣血痰熱互結於頸前,而發為“癭病”。早、中期基本病機為肝鬱熱結,氣滯血瘀。隨著病情進展及藥物治療,大多數患者正氣恢複,毒邪消散,疾病痊愈。部分患者,由於病程遷延日久或失治誤治,加之素體陰盛,或先天腎陽不足,損傷後天脾胃,陽證轉為陰證,出現陽氣虛衰,陰寒內盛的症狀。

【辨證分型】本病王老辯證為風熱犯肺、膽經鬱火、氣鬱痰凝,鬱血阻絡二型

一、風熱犯肺、膽經鬱火型:症見平素性躁易怒,口苦咽幹,加之感受外邪,出現頸部不適,明顯疼痛,遷延致耳部疼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治宜:祛風清熱,疏肝理氣兼解毒活血。方用:小柴胡湯加減。方藥:菊花20g、陳皮10g、夏枯草15g、浙貝10g、生甘草6g、公英20g、牡蠣25g、黃芩10g、柴胡10g、黃藥子10g、地丁20g、香附20g。如瘀血重加山慈菇10g,穿山甲5g;疼痛較重加製乳沒各10g。

案例:李某,女,35歲,安徽省人事廳幹部,1989年5月初診,自訴反複發熱三周,兩側頸部疼痛2周,先右頸部後左頸部,遷延至耳後部疼痛,體溫37.5℃,心煩心慌,易發脾氣,舌質紅,口幹,苔薄黃,脈弦數,之前有感冒病史。在外院查:T3↑、T4↑、TSH低,吸131I實驗:異常升高。考慮亞甲炎,西醫予強的鬆治療2周,療效不顯,轉來中醫就診。辨證為肝膽瘀火型,治宜疏肝清熱,解毒散結,方用小柴胡湯加減。藥用:野菊花20g、陳皮12g、昆布20g、夏枯草10g、浙貝10g、生甘草6g、公英20g、牡蠣25g、黃芩10g、柴胡12g、地丁30g、香附20g,7帖。1989年6月7日二診,自訴服中藥後,疼痛減輕,但每於下午,兩側耳後部灼熱疼痛,舌脈同前。原方加地骨皮40g、山慈菇10g,繼服10帖,病情好轉。之後以此方加減治療月餘,病情痊愈。

按:該患者發病於亞甲炎的早、中期,以發熱疼痛為主證,屬肝膽鬱火夾風熱邪毒,但單用清熱解毒藥療效欠佳,王氏常加用疏泄肝火、消散鬱結、清熱解毒之藥,方中柴胡、黃芩清少陽之火;夏枯草清三焦鬱火;重用公英、地丁、菊花清熱解毒;生牡蠣、山慈菇軟堅散結,活血化瘀;陳皮、浙貝理氣調中,化痰散結;地骨皮清退內熱,。全方共奏疏肝清熱、解毒瀉火,化瘀散結之效。

二、氣鬱痰凝,瘀血阻絡型:症見胸脅脹滿隱痛,頸部脹痛及甲狀腺腫大,可隨吞咽上下活動,伴有心慌,或心胸痞悶,全身不適。舌質偏紅,苔黃膩,脈弦細滑。治以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方用自擬祛痰散結方。方藥:甘草10g、浙貝母10g、夏枯草10g、山梔子10g、枳殼10g、柴胡12g、地骨皮30g、懷牛膝30g、地丁20g、蒲公英50g、清半夏20g、丹皮10g、製乳沒各10g,疼痛明顯加製乳沒各10g、穿山甲10g;後期出現甲減屬脾陽不振,水濕痰飲者,常選用苓桂術甘湯加減治療。

案例:劉某,女,35歲,2003年6月5日初診,1月前患感冒,之後出現發熱,體溫37.5-37.8℃,頸部疼痛明顯,並向耳後、枕部放射,吞咽食物時加重。查血沉40mm/h,血Rt正常,超聲檢查:雙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指標正常。舌質暗紅、唇紫紺,脈細澀,考慮亞急性甲狀腺炎,西醫予強的鬆10mgTid,吲哚美辛25mgTid,用藥2周,療效不顯,刻下頸前疼痛,時有心慌不適,故轉入我院門診。辨證為氣鬱痰凝,瘀血阻絡型,予自擬祛痰散結方:甘草10g、浙貝母10g、夏枯草10g、山梔子10g、枳殼10g、柴胡12g、地骨皮30g、懷牛膝30g、地丁20g、蒲公英50g、清半夏20g、丹皮10g、製乳沒各10g,10帖。2003年6月18日二診,訴服藥後疼痛減輕,但睡眠差,頸部時有疼痛,原方加棗仁10g、生牡蠣20g、虎杖20g,去牛膝,繼服10帖,三診腫痛全消,睡眠改善。後改為2日1劑,以原方調整2月餘而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