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機會啊!把詩賦搞定,憑借前麵的答題,就算成不了會元,成為貢士也好啊,以後得到朝廷認可,派出為官也不錯,最起碼有個金飯碗!”張浩然思量想來。
拿定了主意,張浩然動力十足,就像初次爬上女朋友的床,那激動、緊張的感覺,讓張浩然很久沒體會過了。
他深吸一口氣,開始思考詩賦的題目。
詩賦的要求是根據題目寫出三首詩或詞,就像命題作文,很簡單。但是這次的命題很古怪,隻有兩個字“耄耋”,其他便沒有提示了。
單靠揣摩這兩個字便要寫出符合要求的詩詞,而且契合考官心思,這可不容易,以往詩賦的題目解釋的非常詳細,就算有些含糊,但也隻是一個彎,轉一下就明白了,根本就不用抓耳撓腮的冥思苦想,這哪裏還是詩賦啊!
懂詩、懂詞的人都是那種感情細膩之人,可以有感而發,而死者張浩然比較木楞,喜歡鑽研書經,對詩詞涉獵較少,所以被難住了。
張浩然倒是聰明,從小到大就是機靈鬼,所以看到這“耄耋”兩字,他沒有被愣住,反倒是想了很多。
因為融合了死者的記憶,張浩然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如同自己生存了十七年一般,對這個時代還算了解。
本次會考命題的總考官是禮部侍郎周廣義,此人乃是鼎鼎大名的大文豪,位高權重,深得老皇帝重視,不然也不能主持科舉大考。他的年紀不小,估計七十有八,隻比老皇帝大了十歲,都是老壽星一般的存在,而且精神矍鑠,走起路來風聲赫赫。
他將詩賦的題目命題為“耄耋”,這沒有深意是不可能的。
左傳上說:“老夫耄矣,無能為也”,講的是人老了,很多事不能做了,體力、精力都不如年輕人,所以很多老家夥都告老還鄉。但是周廣義是這個意思嗎?
前不久,京城內鬧出了不小風波,起風波的源頭便是周廣義向皇帝上奏要告老還鄉,最後被皇帝駁回,反而被命為本次科舉的主考官。所以這“耄耋”一詞,很可能會哄騙太多的考生,都認為周廣義是表達還鄉之意。
若是這樣想,那絕對大錯特錯。
人生無奈老來何,日薄崦嵫已不多,這個道理是沒錯,但對於周廣義這樣的硬老頭,他會嫌自己老嗎?他若是嫌棄的話,豈不是連帶著說老皇帝也年邁不中用了?常言道,耄期不倦於勤,就算年邁,也能迸發第二春,所以張浩然敢肯定,這“耄耋”一詞,是周廣義抒發心意,用來證明人老心不老的。
搞明白這些,張浩然嘿嘿一笑,便研磨提筆。
穿越古代有個好處,尤其是不存在的時代,那就是能大膽的盜用聖賢們的文學,不過抄襲是種罪,罪過,罪過!張浩然曾是文科高材生,進了機關部門後,也樂得附庸風雅,所以肚子裏有不少墨水。如今要寫老兒壯誌的詩詞,倒也是信手捏來。
隻不過這答題也是有規矩的,如何寫,先後如何關聯,那是有著很大的關係,在機關內廝混這些年,張浩然深知點滴見本領的重要性。
略微一思索,張浩然下筆了。